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好水鄉永豐村設施蔬菜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排列,村民任剛正小心翼翼地采摘著菜苔。任剛的兒子身有殘疾,他和老伴在蔬菜基地務工,這里干活離家近,既能照顧家庭,又能通過勞動增加收入,補貼家用,讓他實現了顧家與增收的雙重愿望。
近年來,隆德縣好水鄉因地制宜,在設施農業建設、科技成果應用、產業輻射帶動等多個關鍵環節持續發力。通過引入現代化產業管理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村民以土地入股、務工就業等形式廣泛參與產業發展。如今,蓬勃發展的“大棚經濟”不僅為當地村民拓寬了就業增收渠道,更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強勁“新引擎”。
冷涼蔬菜產業是隆德縣的特色產業,蔬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為周邊群眾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隆德縣好水鄉永豐村共種植蔬菜大棚148畝,主要種植西蘭苔、豌豆苗、龍牙白菜,帶動村民45人就近務工,人均工資每天120元,年發放務工工資40萬元左右。“我們種植的西蘭苔已全面上市銷售,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按照目前行情,今年預計收入在100萬元左右。”寧夏康碩果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柳斌說。
下一步,隆德縣將緊扣“興產業、促就業、帶民富”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發展高標準的設施蔬菜產業,把產業興旺的“幸福路”鋪到村民家門口,讓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來源:隆德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