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月的晨霧還未散盡,日照嵐山的茶園已泛起層層綠浪。新芽在枝頭探頭時,綠盲蝽等“小惡魔”悄悄張開了“嘴巴”。山東省婦聯(lián)巾幗科技助農興農直通車駛入茶園,帶著山東省農科院茶葉專家田麗麗的“生態(tài)防控秘籍”,和茶農一起打響這場“蟲口奪茶”保衛(wèi)戰(zhàn)!
眼下,正是茶葉采收的時節(jié),采茶女們正在茶園里緊張忙碌著。被綠盲蝽啃食的葉片讓大家心痛不已。山東省農科院副研究員田麗麗表示,在有機茶園里對付害蟲得用生態(tài)戰(zhàn)術。開花植物(如波斯菊、向日葵)為寄生蜂、食蚜蠅提供花蜜和棲息場所,抑制蚜蟲、葉蟬等害蟲。樟樹、山蒼子的揮發(fā)性物質可降低茶尺蠖、綠盲蝽的產卵偏好,減少成蟲交配成功率。間作植物(如大豆)可吸引部分害蟲(如茶蚜)轉移危害,形成“誘集植物帶”,便于集中防治?;顒硬扇【€下培訓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廣大網友通過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鄉(xiāng)村季風》欄目的抖音、快手、視頻號,山東鄉(xiāng)村廣播的直播平臺同步學習相關技術。直播間人氣爆棚,點贊和留言不斷,不少種茶的朋友表示收獲滿滿,直播瀏覽量將近24萬人次。
為深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巾幗行動”,山東省婦聯(lián)重點面向“婦字號”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開展“巾幗科技助農興農直通車”活動,帶領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服務,解決農業(yè)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組織結對幫扶,推動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增強“婦字號”涉農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助力廣大婦女科學種糧、穩(wěn)產增收。自2021年實施“巾幗助農興農直通車”項目以來,組織專家走遍了16市,50多位企業(yè)負責人與省級專家簽署了結對幫扶卡?;顒蝇F(xiàn)場,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田麗麗與巾幗帶頭人、山東瀏園生態(tài)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牟麗云結成幫扶,這不僅是一張卡片,更是把 “專家智囊團”請進了日照茶園。
日照嵐山,一城茶香半城海,山海之間盡藏鮮韻。日照市嵐山區(qū)婦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單益菊化身“巾幗好品推薦官”——這里的綠茶浸潤著黃海的霧靄,葉片厚潤如翡翠,沖泡時湯色黃綠透亮,板栗香裹挾著海風的清爽直入心脾;漁港清晨的喧鬧里,鲅魚、梭子蟹帶著潮水的咸鮮剛上岸,轉身便化作食客舌尖的“嵐山味道”。最吸睛的要數(shù)“指尖上的嵐山”:繡著茶樹與海浪的印花布、貝殼制作而成的工藝品、海邊石頭上創(chuàng)作的石頭畫、不同木材加工而成的手工擺件都在講述著“茶香、魚鮮、海闊”的嵐山故事。
從葉面到土壤,從茶園到展臺,山東省婦聯(lián)巾幗科技助農興農直通車把科技 “揉” 進每一片茶葉。當茶葉專家田麗麗的生態(tài)理念遇上茶農的巧手,當漁家女的智慧撞上制茶工藝,日照嵐山的茶園里,正生長出比茶香更濃的希望,那是科技賦能的 “她力量”,也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金葉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