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那張熟悉的臉?不怒自威,卻又溫柔親切。曾經天天在電視上見,如今卻突然消失在熒屏上。
不是被換掉,也不是退休,而是——她,選擇了轉身。海霞,這位被譽為“國臉”的央視主持人,如今過得怎么樣?
她過得很穩,很幸福。沒有被時代淘汰,也沒有被生活壓垮。
反而活出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模樣:名聲有,地位有,愛人更有。
01
河南姑娘,一路拼出來的主持夢
1972年,海霞出生在河南鄭州一個普通教師家庭。爸媽是那種說一不二的嚴厲型,每天放學回家,不是寫作業就是讀書,玩?不配有姓名。
但也正是這種嚴謹的家庭教育,把她磨成了一個“有狠勁兒”的女孩。
她小時候就喜歡看新聞,別的孩子還在追動畫片,她卻愛模仿新聞播報員說話。一本正經地拿著遙控器當話筒,一站就是半小時。
高考那年,她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考官一聽她的播音,眼睛都亮了:聲音穩,氣場強,語速準,一開口就是一張王牌。
順利考上,成績還排第一名。
四年后,她進入央視。剛開始是播《早間新聞》,鏡頭一轉,天還沒亮,她已經坐在化妝間。別的新人還在試水,她已經穩穩站住腳。
她主持過的節目太多了,從《晚間新聞》到《新聞20分》,從《現在播報》到《新聞聯播》,都留下了她清晰洪亮的聲音。
她播報時一字一句都像刻出來的,標準到挑不出毛病。觀眾喜歡看她,不光是因為專業,更因為她看起來“讓人放心”。
央視那些年流傳一句話:“地球不爆炸,海霞不放假。”說的是她從不請假,從不失誤,穩得像一口鐘。
02
相差11歲,他為了她放棄事業
她事業如日中天時,感情也悄悄地開了花。
1999年,一次朋友聚會,她認識了一個男人。
不是同行,是學術圈的。叫羅永章,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曾在海外搞研究,回來創業,搞的是癌癥藥物的研發。
他比她大11歲。頭發微卷,說話有點書卷氣,整個人透著一種“不屬于喧囂”的沉靜。
她第一次見他,就覺得這人有意思,不油膩,不急躁,像是一杯溫水,喝著不熱,但下肚舒坦。
他們聊得投機,一來二去就走在了一起。
兩人結婚后,很快生下一個女兒。
可好景不長,問題來了。
她在北京,天天直播,稿子改到半夜;他在山東,帶著團隊搞科研,經常一走幾周不回家。
聚少離多,吵架就成了日常。為孩子教育、為父母養老、為誰洗碗都能吵。
一度,他想讓她退出央視,她也猶豫過。但她實在太熱愛主持了,放不下。
最后,是他選擇了妥協。放棄了公司,辭了職,回到北京當大學老師,還成了清華的教授。
他說:“你去飛,我來守。”
那時候他才四十出頭,正是拼事業的年紀。他卻為她退了半步,把家穩穩托住。
從那以后,她再沒為家庭分心過,安心當好主持人。
她也不是沒感激過,2020年,她在一次節目中動情地說:“我愛你,謝謝你一直在。”
這一句話,抵得上一千句情話。
03
從前臺到幕后,她依舊在發光
歲月不饒人,主持人也是人。
2021年開始,海霞漸漸淡出《新聞聯播》。觀眾發現她不在了,一時間各種猜測都有。
有人說她退休了,有人說她離職了,甚至還有人陰陽怪氣,說她“被換掉了”。
其實都不是。
她只是選擇從臺前退居幕后,換一種方式繼續做自己熱愛的事業。
現在的她,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還是河南大學的學術副校長。講課、帶學生、搞研究,一點都沒閑著。
她也偶爾出現在媒體,接受采訪時依舊溫文爾雅,只是比從前多了一點“松弛感”。
她說:“前半生太緊張了,現在想慢下來。”
丈夫還在清華教書,女兒也出落得亭亭玉立,長相甚至比媽媽還漂亮,一家三口低調而幸福。
尾聲
曾經,她是被燈光照著的那一個;現在,她是站在背后,把燈光打向別人的人。
但她的光,從沒暗淡。
從鄭州小城女孩,到央視頂流主持;從新婚爭吵不斷,到如今舉案齊眉。
海霞這條路,沒有捷徑,也沒靠運氣,全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
而她的丈夫羅永章,用沉默和退讓,撐起了她的天空。
有人說,這叫“嫁對人”。但更重要的是,她配得上這樣的好人生。
她不是被幸運砸中的那種人,她是那種,即使一路風雨,也能把日子過成春光的人。
她退了,但沒輸;她慢了,卻更穩。
真正的人生贏家,從來不是看你站在哪個位置,而是看你走成了什么模樣。
海霞,確實走上了屬于她的康莊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