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驅逐艦最近跟下餃子一樣,然而步子邁太大也容易扯著胯。
5月21日,一艘被譽為“崔賢”級二號艦的5千噸驅逐艦正式下水,就連金正恩也來親自觀看下水儀式。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場備受矚目的下水儀式卻成了“翻車”現場,因為操作失誤導致船尾擱淺、船底凹陷,甚至可能艦體扭斷。
這讓現場觀看的金正恩火冒三丈,當場斥責事故為“犯罪行為”,下令徹查并嚴懲相關責任人,就連朝鮮媒體都罕見的自曝家丑!
下水儀式是軍艦建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標志著船體結構基本完成,從建造階段過渡到海試和裝備階段。
所以這次朝鮮最新型的5000噸級驅逐艦——被譽為“崔賢”級的二號艦就連金正恩也親自到場觀看,然而在現場領導和官兵注視之下,這艘軍艦卻“翻了車”。
據報道,由于現場指揮失當,下水平臺的轉向架移動不均,導致艦尾滑板先脫落,船體出現嚴重傾斜,部分船底直接觸地甚至發生變形,艦首因此卡在船臺上無法順利脫離。
簡單來說,就是尾巴先掉了,肚子砸地上,頭卡住了。
對一艘重達5000噸的大型艦艇來說,這種強烈的應力失衡,極可能造成結構性損壞。
最輕的結果是船底劃傷、龍骨局部變形,最重的可能是船體承重結構斷裂、不可修復。
金正恩在現場全程目睹事故發生后直接震怒,當場下令徹查此事,點名要追責軍需工業局、國家科學院動力研究所、金策工業大學、中央船舶設計院以及清津造船廠等多個責任單位。
他嚴厲指出,這次事故不僅造成了軍工損失,更“嚴重損害了國家尊嚴”,這是金正恩少有的公開“雷霆震怒”,而且這次動真格的,“拉清單”處理,可謂極為罕見。
根據報道金正恩要求在6月即將召開的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之前,必須完成對事故的調查,并盡快修復受損艦艇。
可以看出,他并非簡單“一怒之下問責”,而是對事件非常重視,想通過這次挫折倒逼體制改革和管理強化。
除此之外,就連鮮少報道負面事件的朝鮮媒體都憋不住了,這次不僅正面承認了事故的發生,還用了“嚴重的犯罪行為”來定性,足見事態之嚴重。
這次發生事故的驅逐艦,是繼今年4月底成功下水的“崔賢”號之后的同級艦——即二號艦。
按理說,有了一號艦的成功經驗,二號艦下水應更為順利。
事實上“崔賢”號不僅順利下水,還進行了多次導彈試射,外界普遍認為該艦建造質量較高,是朝鮮近年軍工水平躍升的體現。
可惜這次朝鮮顯然犯了“欲速則不達”的錯誤,據朝鮮媒體透露,從開工到下水,僅用了約400天,這種建造速度在世界造艦史上都稱得上“驚人”。
然而這種超速推進的背后,往往也意味著更多潛在問題:施工環節是否壓縮了檢測時間?人員是否足夠專業?流程是否被人為簡化?
更重要的是,雖然朝鮮可能從俄羅斯等國家獲得了部分技術支持,但造艦并非一蹴而就的“流水線作業”。
尤其是下水環節,對操作團隊的配合度、經驗與系統調控能力要求極高,顯然在這方面,朝鮮還沒準備好。
近年來,朝鮮在導彈、艦船、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快速突進,但這些成果更多是“點突破”,在系統集成、流程管理和實戰應用上,基礎依然薄弱。
下水事故不是設計問題,而是操作失誤,說明即便圖紙沒有問題,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嚴重偏差,責任更多在現場組織與協調上。
最后就是軍艦下水不是簡單“放水漂”,對各類技術人員的實操能力和應變能力要求極高,朝鮮雖然有較高的政治動員能力,但專業化訓練體系仍需加強。
故的發生讓人想起一句老話:“欲速則不達。”朝鮮想學中國“下餃子”,但底子薄、經驗少,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車”。
但“翻車”的代價也不小,原本計劃與“崔賢號”同期服役的二號艦,現在得先去“修理廠”待著,服役時間肯定得推遲。
這對急于提升海上戰斗力的朝鮮來說,無疑是個打擊,畢竟朝鮮近年來在地緣政治中頻頻“秀肌肉”,海軍力量是重要籌碼,少一艘主力艦,底氣就弱幾分。
更麻煩的是,船體受損可能帶來的長期隱患,軍艦不像民船,結構強度和穩定性要求極高。
如果修復不到位,未來在高海況下,這艘艦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比如裂縫擴大甚至斷裂,這樣的軍艦上戰場,誰敢放心?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事兒也算給朝鮮提了個醒,任何國家發展軍工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摔跟頭、交學費是必經之路。
中國當年造航母,美國早年造戰艦,不也踩過不少坑?朝鮮這次雖然丟了面子,但如果能從中吸取教訓,優化造船流程和管理,或許還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畢竟在強軍路上,每個國家都要交“學費”,只是有些學費太貴,交不起太多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