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華接連示好,中方為何不搭理?魯比奧不準中國替代美國,這又是怎么回事?
特朗普先是提出想和中方進行通話,但中方沒有進行回應,隨后美方就取消了這一通話安排,特朗普又拋出自己的訪華意愿,并表示可以“隨時動身”,對此,中方還是沒有搭理。那么一心想著打壓中國的特朗普,現在為什么卻要接連對華示好呢?
特朗普最近像熱鍋上的螞蟻,又是要打電話又是想來北京,結果中方壓根不接茬兒,急得他上躥下跳。
而他的頭號馬仔魯比奧更搞笑,一邊砍自家外交經費,一邊嚷嚷著"中國別想替代美國",活脫脫像極了菜市場里砍完價還嘴硬的大媽。
美國人不習慣失去主導權,更不習慣被冷淡對待。于是,僅僅過了幾天,美方便自行宣布:取消通話安排。不難想象,這一幕在特朗普陣營內部是怎樣的氣氛。
特朗普不是突然變好,而是無路可退。
如今,美國的國債已逼近37萬億美元,利息支出沉重,財政赤字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面對民眾的不滿,通脹的壓力,以及經濟增長的乏力,特朗普的“示好”更像是一場無奈的妥協。但中國并不吃這一套。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敗”,這話沒錯,但聽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兒。真要探究特朗普政府那點小心思,還得從美國自家后院說起。
別看美國塊頭大,內里卻有點“虛胖”。想當年,美國也是響當當的制造業大國,可如今,“鐵銹帶”的落寞大家有目共睹,“去工業化”可不是說著玩的。資本這東西,天生就愛往熱錢快錢的地方鉆,工廠搬走了,本土的實體經濟自然就空了一塊。
金融、房地產倒是玩得風生水起,GDP數字也漂亮,可這更像是吹起來的泡泡。更要命的是,美國是靠借錢過日子的主兒。
國債都快突破37萬億美元了,每天光利息就得多少錢?簡直不敢想。這么個玩法,政府只能拆東墻補西墻,不斷發新債還舊債,美元的信用還能扛多久,誰心里都沒底。這種時候,特朗普能不急嗎?他得找個能穩住局面的幫手啊。
這種節骨眼上,中國市場的魅力和中國供應鏈的分量,那可是實打實的。不信?你去沃爾瑪轉轉,貨架上十有八九是中國貨。這些物美價廉的玩意兒,早就像空氣一樣融進了美國人的生活。真要斷了頓,老百姓的開銷立馬就得往上漲,哪個總統敢不當回事兒?這可是直接關系到選票的民生大事。
光日用品還不夠,美國中西部的農場主們,眼巴巴盼著中國的大豆訂單呢!航空巨頭波音的生產線上,中國市場那也是一塊大蛋糕。更別提,中國以前可是美債的大買家之一,手里攥著幾千億美債,跺跺腳,華爾街也得跟著晃三晃。
還有硅谷那些芯片大佬們,據說差不多三成的錢是中國市場貢獻的。你說,“美國優先”這口號喊得再響,碰上這種現實,也得掂量掂量不是?
就在白宮那邊廂想跟中國套近乎的時候,美國自家院子里卻總是鬧哄哄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拿那個國際開發署削減經費的事兒來說吧,本來是特朗普政府的內部操作,可偏偏被扯上了中國。民主黨那邊不樂意了,說你這不就是把外交陣地拱手讓給中國嗎?這理由找得,真是滴水不漏。
共和黨這邊,像鷹派政客魯比奧這類人,趕緊出來滅火,說就算錢少了,美國外交照樣牛,中國壓根兒沒那本事取代美國。你看,中國又成了他們國內政治口水戰的“萬能擋箭牌”。這么一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一會兒晴一會兒雨,誰看得明白?
那個國際開發署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燈,又是給媒體塞錢搞宣傳,又是網站出問題,透明度早就讓人打上問號了。這不,一聽說要砍預算,幾百號外交官聯名抗議,生怕海外老巢不保,真是亂成一鍋粥。跟美國那邊的火急火燎、雞飛狗跳比起來,中國這邊可就淡定多了。這份淡定,靠的是什么?說白了,就是經濟上的“實誠”和發展上的“自主”。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堅持靠實體經濟吃飯,靠勞動創造真金白銀的財富。這“世界工廠”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聯合國都認證了,全球唯一一個啥都能造的國家。全世界超過三成的工業品,都刻著“中國制造”的印記。
這套完整的家底和強大的生產力,就是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有韌性,也不太看別人臉色。有人分析得挺到位:就算沒了美國市場,中國靠著自己巨大的國內需求和遍布全球的貿易伙伴,照樣能過得滋潤。
反過來,美國要是突然沒了中國供應鏈,那樂子可就大了,整個社會運轉都得打哆嗦。再加上科技創新越來越給力,中國在國際上玩的是“你來我往,平等互利”那套,手里的牌還多著呢!
說了半天,那部始終無人接聽的電話線,究竟卡在了哪里?其實答案也簡單,就藏在美國一些官員的嘴巴里和行動上。中國這邊反反復復強調,想對話?行,但得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可從美國那邊傳過來的信號呢?說好聽點是缺乏誠意,說難聽點,就是骨子里的傲慢和掩飾不住的敵意。
就拿那位魯比奧來說,身為特朗普的得力干將,他的話多少能代表白宮的一些想法。他公開嚷嚷“不準中國替代美國”,還斷言中國“沒能力也沒意愿”那么干。這種高高在上的口氣,誰聽了會舒服?
提到“一帶一路”,他又開始老調重彈,什么“掠奪性貸款”、“債務陷阱”,這些早就被澄清八百遍的瞎話,還在那兒起勁地抹黑。這些話,聽在耳朵里,心里能不犯嘀咕嗎?特朗普的那些示好,在不少人看來,更像是沒啥誠意的“甜言蜜語”。可他手下這幫核心人物呢,卻一個勁兒地潑冷水、拆臺子。這么一來,那點“甜言蜜語”誰還信?
中國顯然不想在這種缺乏基本信任和尊重的情況下,陪著演一場沒啥實質內容的戲。畢竟,對話是為了解決問題,增進了解,不是為了配合表演,更不是單方面聽你訓話。國際關系這盤棋,從來都是錯綜復雜,變幻莫測。“合則兩利,斗則俱敗”的道理誰都懂,可真到了具體操作層面,國家利益、國內政治、領導人的算計,一層層裹挾在一起。
美國帶著滿肚子的“小九九”想往前湊,中國則穩坐釣魚臺,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那部始終無人接聽的電話,恐怕還會繼續在寂靜中嗡嗡作響。這出大戲最終如何收場,且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時間自會給出答案。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為削減人道援助辯護,魯比奧急了:美國沒有退出世界,也不會被中國代替》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691900404889627&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