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布無條件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拋出了震撼彈。就在本月初,美國還在對敘利亞新政權態度猶疑、謹慎,究竟是什么讓原因讓特朗普政府突然轉向?數十年的經濟制裁一朝消除,會如何改寫中東的利益格局,臺前幕后的角力和大國博弈又會如何轉捩?
Part.
1
2025年5月14日,敘利亞大馬士革大批敘利亞市民走上街頭進行狂歡慶祝制裁的解除。市民在采訪中提到,“制裁只會傷害敘利亞人民,而不會傷害政權。解除制裁是一件好事。感謝所有幫助解除制裁的人。”
就在一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了為期四天的中東三國訪問之旅,此次中東之行特朗普化身“超級銷售員”,收攬數萬億美元的生意,而另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就是特朗普宣布全面解除對敘利亞自2011年以來實施的所有經濟制裁。特朗普認為,敘利亞新政府“有望成功穩定國家局勢,維護和平”。
此舉不僅是一次外交行為,更是一場戰略地震,一場地緣格局的深層裂變。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將此稱為“歷史性決定”。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敘利亞新政府已通過多渠道與美國商界、政界及高層展開廣泛溝通,并由沙特作為中間人斡旋,推動美國領導人特朗普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舉行會談。在此之前,雙方已進行了大量外交接觸與游說工作。
5月14日,沙特王宮會客室內,沙拉大步上前與座位上起身的特朗普禮節性地握手,雙方四目相對洋溢著政治人物標志性的微笑。這歷史性的一幕被攝影師精準記錄——25年來美國總統第一次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進行會面。
沙拉西裝革履,與特朗普共進點心,而在不久前,此人還曾領導“沙姆解放組織”,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通緝犯,背負著1000萬美元的懸賞令,而七年后曾被美通緝的沙拉已成座上賓。
隨后,特朗普、沙拉、薩勒曼進行多邊閉門會談,據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過連線也參加會談。這次會談持續了大約半小時,事后特朗普對媒體表示會談進展順利,并稱贊沙拉是一位“優秀且有魅力的年輕人”,鼓勵他在敘利亞做出歷史成就。與此同時,特朗普也提出要求,其中包括與美國盟友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
沙拉則承諾打造“自由且包容”的敘利亞,希望敘利亞成為促進東西方貿易的關鍵紐帶,并邀請美國公司投資敘利亞的石油和天然氣。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迅速回升,再度成為該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受此影響,中東“抵抗軸心”分崩離析:真主黨元氣大傷,敘利亞政權更迭,哈馬斯面臨生死存亡。以色列安全環境因此重塑。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在敘利亞問題上加大外交攻勢,更易取得成效,故其選擇此時尋求在該問題上實現重大突破。
多年來,敘利亞經濟一直受到西方制裁的重創。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至2020年間,敘利亞經濟萎縮了一半以上,國內可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特朗普解除制裁的決定,無疑為長期陷于經濟困境的敘利亞帶來一線曙光。
制裁解除的消息一經傳出,早已崩潰的敘利亞鎊飆升近30%,黑市上敘利亞鎊對美元匯率升至8500:1,創下2023年以來最高水平。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特朗普談到解除對敘制裁后,期望敘利亞在打擊恐怖主義、處理外國戰斗人員及推動族群融合上取得進展。當前經濟制裁使國際機構與外國難以在敘開展經濟活動,這成為敘政治過渡的重要阻礙。
Part.
2
美國對敘利亞的制裁可追溯至46年前,1979年,美國以“資助恐怖主義”為由開始對敘利亞實施制裁,之后不斷擴大范圍。2003年美國國會通過《清算敘利亞法案》和《敘利亞責任及黎巴嫩主權法》,次年通過各種行政命令實施進一步制裁,包括限制更多武器出口和限制敘利亞與美國的經濟往來。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奧巴馬政府先后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對敘利亞政權核心人物及其商業網絡實施資產凍結、旅行禁令和貿易限制,并凍結敘政府在海外持有的資產、禁止美國在敘投資以及限制石油進口。2019年12月,特朗普簽署《凱撒法案》,擴大對敘經濟和政治制裁范圍,幾乎覆蓋了敘利亞所有國計民生的行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制裁給敘利亞帶來深重災難,直接導致其經濟崩潰。民生方面,近千萬民眾流離失所,半數流落鄰國。國內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多座城市滿目瘡痍,半壁江山淪為廢墟,堪稱山河破碎。
解除對敘利亞長達46年的制裁禁令,對于敘利亞本身來說,實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敘利亞境內25億桶石油、8.5萬億立方天然氣資源如同沉睡的金礦,白宮力推的“大陸架天然氣聯合開發計劃”浮出水面。
由于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解除制裁是向世界發出信號,可以在敘利亞開展業務。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敘利亞對美國而言,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與博弈焦點。美國想保留駐軍,期望敘利亞在中東博弈中繼續充當有利“棋子”,畢竟美國掌握著解除對敘制裁的關鍵籌碼。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宣布該決定的同時,強調這是與沙特王儲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協商后的結果。這種“中東協調”模式釋放出一個信號:美國正在與遜尼派核心盟友協調地區政策。
美國希望借由解除制裁,鼓勵敘利亞遠離伊朗軌道,納入“溫和遜尼派國家圈子”。通過解除制裁換取敘利亞新政權在反恐、能源合作等領域的配合,為美國介入中東事務打開新切口。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美國無意讓敘利亞完全倒向己方陣營,更希望通過對話溝通,達成自身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訴求。敘利亞新政府已作出相關承諾,即便無法完全滿足美方條件,也愿迂回達成其訴求背后的利益。如今美敘利益漸趨一致,未來合作空間或擴大,雙方關系緊密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此次突破反映了特朗普“交易主義”外交的特點,把一個原本復雜的地緣決策包裝成一場政治表演,用最小的外交動作,制造最大的國內影響。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在口頭上“甩鍋”民主黨——敘利亞是拜登和奧巴馬留下的爛攤子,而他“只用幾通電話就解決了問題”。這為他積累了一筆外交政績,不需要駐軍,不需要國會預算,只需要一個對沙特的讓步和一紙解除制裁的聲明。
Part.
3
敘利亞的“解禁”不僅意味著一個國家重返國際體系的開端,更成為中東權力秩序重塑的引爆點。
特朗普拉攏敘利亞新政權,目的是在影響伊朗和俄羅斯在區域內的勢力范圍,作為幕后支持沙拉政權的關鍵力量,將沙特推上了重建主導者的位置,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中東“秩序塑造者”的地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美國想要以最低成本重塑中東秩序,維持其在該地區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并使中東戰略服務于印太戰略,即從中東整合資源以助力印太布局。為此,美國有塑造地區格局的動機與舉措,正推動以色列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建交,擴大“亞伯拉罕協議”的覆蓋范圍。
傳統美國中東政策強調的是“以色列優先”,但此次特朗普的海灣之行沒有安排訪問以色列,他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施壓,要求其就已持續19個月的加沙戰爭達成新的停火協議。
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安全焦慮正在加深,原指望敘利亞南部成為安全緩沖區,如今算盤落空。特朗普對敘利亞制裁的解除更是進一步加劇以色列的邊緣化,并削弱以色列作為美國在該地區盟友的關鍵作用。雖然這些舉措并不代表特朗普徹底放棄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支持,但也給以色列敲了一記警鐘。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更多的是以美國需求為先。沙拉提出不攻擊以色列,承諾不收留或縱容巴勒斯坦派系在敘境內活動。在阿聯酋斡旋下,敘以溝通中明確表示愿建交,且公開場合不再提及戈蘭高地問題,這些都是重大讓步。在此背景下,美敘關系走近實屬必然。
敘利亞制裁的解除,讓土耳其陷入兩難的境遇。過去數年,埃爾多安通過軍事干預在敘北部建立“安全區”,試圖壓制庫爾德勢力、掌控邊境局勢。然而,隨著特朗普呼應沙特推動沙拉政權合法化,土耳其的地緣影響力正遭遇雙重壓力。一方面,沙特主導的敘利亞新政府可能要求“收回主權”,削弱土軍存在的法理基礎;另一方面,庫爾德武裝一旦被納入新政權或獲得更多國際支持,將嚴重挑戰土耳其的國家安全底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客觀而言,解除對沙拉政權制裁對土耳其有利。敘利亞政權更迭,土耳其既是主要推手,也是最大獲利方。庫爾德人對沙拉政權存防范心理,擔憂其壯大后或對己不利,且若沙拉政權扛不住土耳其壓力,也可能對庫爾德人采取行動。總體來看,土耳其對沙拉政權影響力最大。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土耳其與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戰略利益多有契合。土耳其希望投資敘利亞、鞏固新政府、發揮主導作用,而敘利亞經濟發展是前提。在具體問題上,如庫爾德定位,美國支持其政治軍事力量,土耳其則希望予以打擊,但這些都將通過敘利亞新政府來界定。
Part.
4
戰爭結束不等于重建開始。十余年內戰讓敘利亞幾近廢墟,GDP損失高達8000億美元,貧困率從33%飆升至90%,四分之三的人口依賴人道援助維生,基礎設施支離破碎,國家幾乎停擺。
解禁之后的敘利亞,既要面對經濟重建的現實困局,也要在合法性危機中尋求政治突破。信任的缺口,遠比廢墟更難修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從沙拉政權控制區域看,民眾無力反抗,且因大國拉攏沙拉政權,認為他們的國家還有希望,故而接受現實并對沙拉政權有所期待。民眾歡迎美國解除對敘制裁,也盼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國在經濟上援助敘利亞。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目前,正式承認敘利亞新政府的國家極少,多數國家對其政策走向及能否統一全國存疑,能否獲國際社會承認,取決于其未來政策。
特朗普輕描淡寫地解除了對敘利亞的制裁,卻悄然撬動了整個中東的力量天平。沙特接過重建主導權,伊朗與俄羅斯被系統性邊緣化,以色列地位動搖,土耳其遭遇牽制。而敘利亞在“重獲新生”的同時,也成為地緣博弈的試驗場。
這場看似區域內的政治重構,其實是一盤牽動多國戰略的棋。美國,是在借盟友之手重塑中東,還是在悄然轉移自身的戰略負擔?留下的,不只是一個被解禁的敘利亞,更是一道難以回避的全球命題。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制裁能否全部解除、何時解除存疑。部分制裁經美國國會立法實施,取消需國會通過新法案,參議院能否快速通過尚不可知。且特朗普態度多變,今日解除制裁,明日或因他故反悔,這種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西北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晉:
未來敘利亞或成重要“橋梁”。此前它是各方爭奪的戰場,未來敘利亞將成為中東局勢和平與沖突的重要影響因素。若各方在敘問題上積極作為,敘利亞及中東局勢或向好;若仍秉持對抗立場,敘局勢恐面臨新挑戰。未來,敘利亞或迎來重大歷史變局,值得持續關注。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警告說,敘利亞可能在幾周之內就會陷入重新的全面內戰,并說美國突然改變策略、放松制裁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歐盟也緊隨美國宣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不過制裁已久,要想消除,仍有眾多的技術難題,能不能避免敘利亞的新動蕩,仍然是個未知數。敘利亞和中東棋局,博弈仍然劇烈。
制片人:王瑞雪
編導:易晏
編輯:王津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