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封面 I 雷軍微博
作者 I 李東陽
報道 I 李東陽朋友圈
這或許是小米15年來意義最重大的發布會,沒有之一。
萬眾矚目的小米自研SoC芯片“玄戒O1”;承載小米汽車夢想的首款SUV小米YU7;全新旗艦小米 15S Pro 與小米平板 7 Ultra等芯片,喊一句科技春晚也不為過。
可惜的是,雷軍已提前告知不會公布小米YU7價格,也不會開啟小定。
圖源:微博@雷軍
這出好戲想必出乎很多人預料,有種看得到吃不著的急迫感,要不說雷總在營銷這一塊遙遙領先,不但搶過了話題和關注度,還將這一趨勢延續了下去,其他廠商心中估計在罵街。
當然了,或許小米內部仍然沒有敲定好價格,需要再度審視整個車圈后,用價格策略掀翻全網,畢竟后發制人小米已經玩的很嫻熟了。
其實,在發布會之前,大眾的期待值已經在各種路透以及提前爆料中拉到了最滿,其中雷總本人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從一開始喊話消費者“不著急的話可以等等小米YU7”,再到最近回應能否突出重圍“我相信,YU7 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
直到今日,接連見證小米SU7、小米SU7 Ultra走向成功的網友們或許不會再懷疑小米為何要造車,唯一有疑問的是這個車圈新人究竟會走到何種高度!
這次小米YU7的到來算是徹底宣告小米汽車步入成熟階段,多品類戰略還將繼續貫徹。
你可能會疑惑小米汽車哪來這么大勇氣,要將大多數車型顛覆個底朝天?
要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現在是新勢力品牌的創新階段,花1000億甚至更多去砸汽車,其實拼的是將來換賽道的機會,在這個階段趕上來,才不會掉隊。
一個聽起來有些瘋癲的事實:如今各位還有些看不上眼,在全球排不上號的小米、問界、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是最有可能活到最后的公司,取代的正是現代、日產、通用、豐田的位置。
所以小米勢必要抓住每一次機會,雷軍的那一句“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往后會漸漸咂摸出味道。
而今夜,聚光燈與話題是屬于小米YU7的,瑟瑟發抖的可能是整個車圈。
在小米最近幾場發布會上,“高端”不僅是個高頻詞,更是一個關鍵詞。
一直以來,“小米=性價比”的品牌標簽已經被澆筑進了企業成長的鋼筋混凝土中,這一招幫助小米萬丈高樓平地起,但某種程度上也封印住了天花板。
所以向高端進發是小米一直以來踐行的,雷軍曾說“小米SU7 Ultra的初衷,就是打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豪車?!?/p>
如今接力棒遞到了小米YU7手中,靠著汽車彎道超車上高端這一招的確奏效,但僅僅只有還不夠,只有搞出來人無我有的東西,才是真正的高端。
于是小米拿出了令整個市場瞠目結舌的狠貨:3nm的玄戒O1。
圖源:微博@雷軍
中國半導體行業最近有兩個好消息,除了小米這個捅破天的芯片,還有華為帶來的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自研“鴻蒙電腦”,據媒體報道,其配備的CPU或已實現自主可控。
華為鴻蒙電腦的厲害之處在于,這次鴻蒙+PC,讓華為的整個生態融為一體,打破了只有windows和macOS壟斷的系統,把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就是高端的魅力,通過創新研發把未來攥在自己手中,擁有與行業頭部比肩的實力,讓消費者打心眼里認可。
小米這次正是帶著這樣的目的,如果小米3nm芯片被業內認可,這將代表國產芯片的制造技術已經追平了當前國際最先進設計水平,遠超市場預期。
填補了先進芯片的設計空白,是中國科技行業的里程碑事件,對于小米而言,其將成為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第四個擁有自研設計SoC芯片能力的手機廠商,硬實力拉滿。
從2014年,正式開啟“澎湃”芯片計劃,開始探索深水區,如今走過了11個年頭,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試錯,終究照亮了前路的光。
小米YU7亮相,但價格仍舊成謎,頗有猶抱把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這個操作是否合適是個問題,畢竟網上已經響起了一片“贊揚”雷軍營銷無敵的聲音。
如果按照以往來說,這個操作又是值得友商學習,全網復誦的,可YU7問世的這個節點,小米汽車已經因為宣傳問題惹上了麻煩。
圖源:圖注
典型案例就是SU7 Ultra被車主怒斥“4.2萬買個帶孔的蓋子!”
再加上小米新出臺的“退訂遭遇60天冷靜期”,又成為了全網新的談資,小米汽車工作人員回應稱:“基于當前現狀,您的訂單我們不會繼續生產,原預計交付周期作廢。如您想繼續提車,您可在60日內,聯系我們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您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您確實無提車意愿,我們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p>
毫無疑問,這起事件的糾葛已經讓小米汽車吃盡了苦頭,染上了些不信任情緒。
再加上前段時間小米SU7被質疑前保險杠靠近大燈處出現一些形變,同樣是朝質量方面開了一槍。
汽車質量出現問題并不少見,但消費者憤慨的是這與之前的宣傳并不符合,還記得小米SU7上市時,從工廠到交付到用戶手上的那一刻,每一處使用體驗和細節展示,都可能成為反復滾動的熱搜話題。
事實證明,流量拔高了消費者對小米汽車的期待,一旦出現問題會被無限放大到臺前。
而小米YU7已經被視為了車圈下一代頂流,在營銷法則已經出現動搖的時候,還能否復刻小米SU7的奇跡是個問題。
現在產品力情況已經擺在了眼前,看到實車的那一刻,米粉們大抵是興奮的。
但在價格沒有落地的那一刻,這樣的興奮始終是提心吊膽的,究竟后續能否完美收場,還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有雷軍的地位就有流量,有對新產品的期待投射,沒人會懷疑雷軍作為互聯網教父的身份。
這次發布會就是說明,不僅強勢轟炸各大社煤頭條,還帶來玄戒O1、小米YU7等關注度拉滿的產品。
這些都是小米用互聯網模式加持不同行業下的產物,實事求是的講,過去十幾年里小米確實貢獻了不少高性價比的產品,消除了一些行業信息差和產品差。
圖源:微博@雷軍
雷軍大名鼎鼎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口碑”“極致”“快”,你應該不陌生,但你或許不知道的是,雷軍是如何將這幾個方面發揮到了極致:
在互聯網世界里,專注是守住邊界、積極開拓;極致不等于死磕,而是追求最優解;好和便宜不等于好口碑,而是超越預期;快不是搶機會點,而是一種公司內部的響應機制。
以至于到現在,在雷軍評論區里許愿各類產品,已經成了互聯網一個熱梗。
只是到了后互聯網時代,流量打法或許前期能戰無不勝,但弊端是積累的頑疾很可能在后期集中爆發。
尤其在汽車領域,安全問題往往會帶來更嚴重的風險,這是手機行業的經驗無法覆蓋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小米正踩在一條喜憂參半的路上。
這次發布會,小米大概會成功向全網秀肌肉,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畢竟只有產品的不斷革新才能承擔起流量的饋贈。
現在產品落地了,故事也落地了,剩下就只能等,等一個春暖花開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