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風起,雨落菌生
云南的夏天
總在第一場透雨后被菌香點燃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山林間
青頭菌頂著翡翠帽鉆出腐葉
見手青被碰一下秒變“藍精靈”
谷熟菌成群結隊在松針下開派對
而在市集里
竹筐與冰柜已備好今夏的第一口鮮
是的
云南人翹首以盼的吃菌季
來了!
但山林的饋贈
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索取
從如何循雷聲識菌窩
到怎樣辨毒鮮、掌火候
這場與菌子的“年度約會”
藏著太多學問
若不想讓美味變“冒險”
這些知識點
是時候跟著雨季的節奏
再溫習一遍啦!
【拾菌篇】
一到菌季,滿山的菌子紛紛翹首以盼,幾乎不用費太多力就能找到。云南人最開心的事情,一定就是上山撿菌子!
都說撿菌要趕早,去晚了只能“撿個寂寞”,可若不懂門道,不僅會空手而歸,還可能會遇到危險。
首先,天氣是關鍵。老練的采菌人專挑雷雨初歇的清晨進山,這是菌絲趁著雨意瘋長的信號。此時腐殖土含水量適中,是菌子破土的黃金時段。
其次,行頭里可藏著大學問。建議穿戴長袖衣褲、防滑水鞋和手套,既可防止荊棘劃傷,又能避免蛇蟲叮咬。
結伴出行是重要的安全保障,需與熟悉山路的伙伴同行,提前告知家人行程路線,攜帶充足的飲用水、食物、藥品等應急裝備。此外,建議準備竹籃或帶孔塑料箱存放菌類,使其保持透氣性。
行進路線應優先選擇森林覆蓋率高、土壤肥沃區域,這些區域菌類資源豐富且路徑清晰,但需主動避開懸崖、陡坡、沼澤等危險地形。沿山間小路或林緣行進時,可用木棍“打草驚蛇”探路,既可防止踩空又能驚擾潛在危險動物。
撿菌時還需保持高度警惕。不采食陡坡、密林深處或形態奇特的菌類,對陌生菌種堅持“寧錯過,不冒險”原則。與此同時,還需要留意菌子的共生關系。比如,雞樅菌常生長于白蟻巢穴旁;松茸需要與50年以上的松樹根系共生……
【購菌篇】
去不了山上沒關系,去市場選購野生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要買到新鮮優質的野生菌,需牢記“天時、地利、人和”的挑選法則。
清晨,菌農剛從山間林地歸來時,是選購的黃金時段。此時菌子還帶著晨露,菌柄挺括、菌蓋內卷,輕輕一掐能滲出清亮的汁水。若起不了大早,傍晚收攤前也可碰碰運氣,但需格外留神——菌褶泛黃、菌體發蔫的多是隔夜貨,再便宜也不能要。
挑選時,不同菌類各有門道。松茸要選菌柄粗短如拇指、菌蓋未裂的“童子茸”;雞樅菌則需認準菌蓋內卷未開傘,菌柄無空心的;干巴菌得挑菌朵緊實如珊瑚、無泥沙碎葉的,顏色墨黑中帶點灰白為佳……
此外,避坑也是門技術活。菌褶濕漉漉、滴水的,多是泡水增重,買回家極易腐??;菌柄過長或中空的,內部易生蟲;菌蓋完全展開的,口感老且營養流失。若實在拿不準,可悄悄觀察本地人扎堆的攤位。
當然,砍價也需講究策略。先跨攤比價,摸清行情后,再對著心儀的菌筐大膽砍價。若想長期保存,可以切片焯水后冷凍,或曬成干菌,冬日里熬湯時加一把,鮮香不輸鮮貨。
最后請記住:買菌子這件事,懂行的人買的是“山魂”,外行人買的是“鮮味”。帶著這份謹慎與摸索,你也能把云南的雨季封存進廚房。
【烹菌篇】
菌子到手,焯水還是爆炒?在線等,挺急的!
其實,云南人吃菌,講究“以鮮就鮮”,不同菌子各有其味覺密碼,烹調方式稍有差池,便辜負了山林的饋贈。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截圖
松茸是菌中貴族,最忌濃油赤醬。老饕偏愛兩種吃法:一是炭烤,將切成片的松茸放在炭火上烤至兩面發黃即可食用,菌香混著炭火氣直竄鼻腔;二是刺身,選未開傘的“童子茸”,切薄片蘸芥末醬油,入口如鮑魚般彈嫩。
雞樅的鮮甜藏在菌絲里,云南人常用油浸法封存這份鮮美。將雞樅撕成細條,下豬油鍋小火慢煸,加干辣椒、花椒熬至金黃,冷卻后裝瓶,吃面時挑一筷頭,比雞湯還鮮。
干巴菌像味覺炸彈,需用猛火逼出香氣。將撕成小朵的干巴菌洗去泥沙,再配青椒、火腿大火快炒,菌香混著煙火氣,用來拌飯能吃三碗。
圖源:德宏州委宣傳部
牛肝菌家族龐大,見手青等必須徹底煮熟,切片汆燙后加蒜瓣、臘肉爆炒,菌肉脆嫩,蒜香解膩。
青頭菌是菌中清流,最適合燉煮。加火腿高湯小火煨半小時,菌湯清甜?;蚴乔袎K燉豆腐,白綠相間,鮮得掉眉毛。
記住,再饞嘴也要等菌子徹底煮熟——當滿屋飄起混合著泥土、松針與肉香的神秘氣息時,那口鮮嫩才真正值得等待。
【安全篇】
云南人吃菌有三怕:怕見小人跳舞、怕躺ICU、怕上社會新聞。
▲往年患者食用野生菌后中毒癥狀
若要守住舌尖上的安全,需牢記“三熟四不”法則。
①對菌子種類要熟 對毒菌特征要了如指掌,此外,民間土法如銀器試毒、大蒜同煮皆為謠言,唯一鐵律是“不認得的,堅決不吃”。 ②菌子一定要煮熟 烹調加工時一定要燒熟煮透,翻炒均勻。生吃涼拌不可取,盡量延長加熱時間,注意不能炒煳,一定不能邊嘗邊炒。 ③去醫院的路要熟 若餐后2小時內出現頭暈、嘔吐、幻覺等癥狀,立即大量飲用溫鹽水催吐,保留嘔吐物或剩余菌子供醫生化驗,并火速送醫。
此外,還需要守住“四不”底線:
◆不混吃:一次只吃一種菌,避免毒素“組團作案”。 ◆不飲酒:酒精加速毒素吸收,易引發中毒反應。 ◆不剩湯:菌湯隔夜易滋生細菌或產生毒素。 ◆不迷信“經驗”:每年因“往年吃過沒事”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
▲5月15日,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通告》。
總之,在云南,吃菌要像對待愛情——既要有冒險的勇氣,更要有守住底線的理智。
雨季到,菌子俏
預計6月中旬
云南各地的野生菌將大量上市
價格也會逐步回落
圖源:新華社
這個夏天
歡迎背上行囊
帶上攻略
一起共赴云南
品菌香、話山野
不辭長作“菇”勇者!
開屏新聞記者 何丹 整理報道
部分內容綜合自央視新聞、云新聞、新華社、云南疾控等
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為開屏新聞資料圖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呂世成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