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 法新社5月20日刊登題為《歐盟-英國協議的意義》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英國將5月19日與歐盟達成的“戰略伙伴關系”協議稱為“新時代”的開端,但這一協議在防務和貿易領域的具體影響仍不明朗,因為諸多議題仍未解決。
這份協議是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主張與歐盟緩和關系的主要論據之一。這位工黨領袖5月20日在議會再次夸口稱,這項協議與5月初同美國、印度達成的協議,“將幫助我們把握未來的機遇”。
2021年簽署的脫歐后貿易合作協議雖未重啟歐盟與英國間的關稅,但設置了新的貿易壁壘。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與阿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關于食品飲料進出口獸醫檢疫規則的放寬可能使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超22%。本次協議還規定英國企業可免繳歐盟碳關稅,唐寧街稱此舉每年可節省超8億英鎊(1英鎊約合9.54元人民幣——本報注)。代表鋼鐵行業的英國鋼鐵協會認為這是“減少貿易摩擦的重要一步”。
倫敦預計,到2040年它將獲得“近90億英鎊”的經濟收益,但這不到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3%。
倫敦和布魯塞爾還簽署了一項旨在深化防務合作的協議,主要包括建立強化對話機制。雖然促成這一合作關系的動因(俄羅斯對歐洲安全的威脅、對美國撤軍的擔憂、網絡威脅)至關重要,但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專家埃德·阿諾德指出,“除了加強對話的模糊承諾外,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或實施步驟”。
歐洲改革中心副主任伊恩·邦德也補充說,“關鍵的一點”,即把英國納入歐洲防務工業基礎的資助計劃,“仍有待落實”。
協議還規定英國可以“考慮”應歐盟邀請參與軍事行動,但阿諾德強調“這并不是一項出兵承諾”。
英國保守黨及疑歐派的英國改革黨指責政府向歐盟讓渡主權。保守黨反對派領袖凱米·巴德諾赫5月20日抨擊稱,這是“背叛與失敗”。
5月19日的峰會結束后,仍有多項議題未完成,包括青年流動計劃和英國重返學生交換項目“伊拉斯謨計劃”。但雙方同意每年舉行一次雙邊峰會。
部分觀察人士因此認為,英國可能會效仿瑞士與歐盟的關系模式。瑞士已經與歐盟27國達成多項協議,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邦德分析稱,就像人員流動方面一樣,這種做法將在符合歐盟利益的領域達成多種“特定安排”。(編譯/舒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