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的上午,演員朱媛媛,在丈夫辛柏青的懷中,
輕輕闔上了雙眼,走完了她51年的人生旅程。
消息傳來,伴隨著一份公開的遺囑,讓無數(shù)熟悉她、喜愛她的人們,心中五味雜陳。
她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墓地,而是囑托將骨灰撒入大海,融入那片曾給予她創(chuàng)作靈感的廣闊天地。
她的角膜,捐獻給了青島眼科醫(yī)院,
等待著為兩位素未謀面的患者帶去光明。
而她名下所有的房產(chǎn)與畢生積蓄,沒有都留給摯愛的丈夫辛柏青與尚未成年的女兒,而是多數(shù)捐贈給了癌癥兒童基金會。
這份“狠心”背后,藏著的是一顆怎樣滾燙的心啊!
時光倒回五年,2020年,當卵巢癌三期的診斷書像一紙冰冷的判決擺在朱媛媛面前時,
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另一個計時器。
化療帶來的脫發(fā)、難以抑制的嘔吐、免疫系統(tǒng)的崩潰。
這些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卻似乎從未能阻擋她前行的腳步。
她把病房戲稱為自己的“迷你排練廳”,在治療的間隙,她依然在揣摩劇本,與角色對話。
還記得第六次化療結(jié)束后,她頂著尚未消退的浮腫,毅然奔赴《我的姐姐》劇組。
鏡頭前,她是那個隱忍而堅強的姑媽。鏡頭后,她是靠著止痛藥才能撐過一場場戲的病人。
導(dǎo)演心疼她,勸她多休息,她卻總是擺擺手,笑著說:“角色不等人啊,孩子們的戲更不能耽誤。”
這份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對工作的敬畏,早已融入她的骨血。
更讓人動容的,是她病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溫柔。
護士們后來回憶,朱媛媛常常在病床上偷偷藏起幾本漫畫書,
只為了在化療的難熬時光里,能逗隔壁病房同樣與病魔抗爭的小病友們開心一笑。
有一次,一個小女孩因為化療掉光了頭發(fā),躲在被子里傷心哭泣。
朱媛媛在化療的間隙,拖著虛弱的身體走過去,輕輕摘下自己的假發(fā),
溫柔地戴在小女孩光溜溜的頭上,笑著說:“你看,咱們倆現(xiàn)在一樣啦,都是最漂亮的小光頭!”
那一刻,病房里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隨后便是女孩破涕為笑的驚喜和周圍人濕潤的眼眶。
這些細碎的、溫暖的瞬間,直到她離去后才被偶然提及,卻足以讓聽者潸然淚下。
她的慷慨,并非一時興起。
2023年,在一個公益晚會上,朱媛媛曾匿名捐款30萬元。
當主持人激動地要念出捐款人的名字時,她卻早已悄悄離開了會場,深藏功與名。
后來,她的外甥女才透露,朱媛媛私下里常說:
“我的女兒有爸爸的愛,將來也會有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保障,但那些生病的孩子,
他們中的一些人,連活下去的機會都可能因為沒錢而被剝奪。
我見過太多那樣的眼睛,里面還有對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不能就那么熄滅了。”
這份對生命的深刻理解,也體現(xiàn)在她對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上。
她甚至在遺囑中特別注明:“別讓朋友們看見我插管的樣子。”
她希望留給大家的,永遠是那個銀幕上光彩照人、生活中爽朗愛笑的朱媛媛。
丈夫辛柏青,在妻子離世后,
用一種近乎克制的方式表達著他深沉的愛與思念。
5月21日,他發(fā)布訃告的時間,特意選在了上午10點57分。
“1057”,在數(shù)字的諧音里,是他對妻子無聲的告白。“我愛你一世,我妻”。
這個曾經(jīng)在《大風(fēng)廠》路演現(xiàn)場,面對觀眾關(guān)于家庭的提問會羞澀沉默兩秒的男人,
卻用整整五年時間,默默守護在妻子身邊,陪她渡過一次次化療的難關(guān),
從未讓她獨自面對病痛的折磨。這份深情,無需多言,已重逾千金。
圈內(nèi)好友們的追憶,如潮水般涌來。
黃曉明回憶起與她合作拍攝《潛伏》時的點滴,說她總是比通告時間早到半小時,
一個人在角落里反復(fù)琢磨臺詞,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力求完美。
陶虹說她是個“話特密”的人,有她在的片場,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她總能用自己獨特的幽默感化解拍攝的壓力和疲憊。
張國立則清晰記得,在拍攝《金婚》時,為了真實展現(xiàn)孕婦的狀態(tài),
朱媛媛堅持每天穿著重達30斤的硅膠道具,一穿就是一整天,毫無怨言。
國家話劇院的院長在為她修改訃告時,親筆寫下了“一位純粹的藝術(shù)家”的評價,這或許是對她演藝生涯最精準的概括。
最令人心碎的是,直到朱媛媛離世的消息傳來,她圈中三十多位常聯(lián)系的好友才恍然大悟。
他們竟然從未見過她戴著呼吸機、插著各種管子治療的模樣。
在那些通過社交平臺互動的日子里,她總是化著精致的淡妝,
用“哎呀,剛拍完一場大夜戲,累癱了”或是“最近在調(diào)理身體,爭取早日進組”這樣的說辭,
巧妙地掩飾著自己的病情。她把所有的苦痛都留給了自己,卻把陽光和笑容展現(xiàn)給了世界。
朱媛媛用她的一生,深刻詮釋了“演員”這兩個字沉甸甸的份量。
在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她飾演的那位身患癌癥卻依舊樂觀堅強的母親,
有一句臺詞:“人活著,誰都怕失去,可是啊,面對這種害怕,最有力的反擊,就是認認真真地活好每一分鐘。”
誰能想到,這句臺詞,竟成了她自己真實人生的寫照。
拍攝這部電影時,她其實已經(jīng)確診癌癥,但她依然堅持完成了每一場需要巨大情緒消耗的哭戲,
甚至在一次拍攝過程中因體力不支暈倒被緊急送往醫(yī)院后,
第二天,她又帶著醫(yī)生的叮囑,準時出現(xiàn)在了片場。
“她是用生命在演戲,用靈魂在擁抱角色。”導(dǎo)演韓延在悼念她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時間拉回到2025年4月,電影《造城者》的宣傳活動上,朱媛媛穿著略顯寬松的衣服,巧妙地遮掩著化療帶來的身體浮腫。
當有記者問她如何在高強度的工作下保持如此好的狀態(tài)時,她依舊是那副招牌式的爽朗笑容,
回答道:“因為熱愛啊,所以就一直堅持著。”
那時,沒有人知道,這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公開露面,那份笑容背后,是怎樣的堅韌與執(zhí)著。
2025年5月20日,朱媛媛的火化儀式低調(diào)舉行。
辛柏青手捧一束潔白的玫瑰,輕聲念著妻子親筆撰寫的悼詞:“親愛的朋友們,不必為我悲傷,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當你們?nèi)タ纯创蠛#斈銈內(nèi)ケПЭ蓯鄣暮⒆樱蔷褪俏遥谟昧硪环N方式擁抱這個美好的世界。”
遵照她的遺愿,葬禮沒有冗長的挽聯(lián),沒有沉重的追悼會,只有白玫瑰的淡淡香氣,彌漫在海風(fēng)習(xí)習(xí)的告別廳。
如今,她的角膜已經(jīng)成功幫助兩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讓他們得以重新清晰地看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她捐贈的房產(chǎn),也將在未來三個月內(nèi)完成拍賣,所得的全部款項,
將注入癌癥兒童救助基金,為那些正在與病魔抗爭的孩子們帶去生命的希望。
基金會透露,朱媛媛生前累計捐款已超過200萬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匿名的方式悄悄完成的。
在她個人社交賬號的最后一條動態(tài),時間定格在2025年的5月1日,勞動節(jié)。
那是一張她在片場拍攝的背影照片,夕陽的余暉將她的身影拉得很長,配文只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繼續(xù)向前。”
是的,繼續(xù)向前。朱媛媛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留下的愛,她的人格魅力,她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卻從未遠去。
正如她在遺囑的最后寫下的那句話:“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它的長短,而在于它曾經(jīng)照亮過多少人的黑夜。”
朱媛媛用生命詮釋愛與藝術(shù)的歌者,她將自己燃燒照亮他人的“小太陽”,終將在我們的記憶中。
【信息來源】
湖北日報2025-5-22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