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重新啟動美國六代戰機的項目,命名為F47,外界都認為是為迎合特朗普的第47任總統而定的名字,關于這款戰斗機的細節,美國空軍近期發布,外界認為這些指標不再領先,妄想在2029年服役可能性不大。
F47是美軍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打算取代F22猛禽戰斗機,目前這款戰機是波音公司在負責打造,公布的一些細節顯示,這款戰斗機的優勢可能不再明顯,尤其在和中國測試的六代戰機對比之后,更是沒有讓人贊嘆的亮點,因此很多國家都暗中議論,認為美國的未來新一代戰機,已經落后了。
也有軍事學者認為,波音公司是更擅長制造民用航空飛行器,這次擔任F47的建造任務,對現代戰機的完整制造經驗不足,而且對于新型六代戰機的特點更是沒有把握呈現,因此對美國空軍來說,似乎更是有意讓波音通過這個項目轉型軍用機的研發建造,但是一旦讓波音制造F47是否真能達到設計預期?
首先在成本方面,F47就備受爭議,波音不具備先進戰機的研發經驗,就用高額的研發經費去堆砌,有消息稱F47的成本高達3億美元一架,如果真的造價如此高昂,估計這個項目又將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畢竟史上最貴戰機,需要有更高的作戰威力背書,而不是燒錢完成就能交差。
如果用F47對比殲36,從當下來看,就存在很多現實的差距,因此美國的這款未來戰機,也缺少領先的特征了。
殲36從去年底試飛,到今年進入密集測試的時期,說明整體的設計達到了預計,在進行測試和調整過程中,敲定很多重要的參數。完成復雜的電磁環境下的通信內容,導航測試等,為籌備量產和服役做出更充分的準備。
F47是早在5年前就進行測飛的全尺寸演示機,但是在去年這個項目被暫停,而今年又指定波音公司進行主導生產,技術驗證期還沒有通過,量產時間要落后殲36大概得5年時間,因此外界才會說美軍的F47想要在2029年服役,很難實現。
F47宣傳要配置高超音速導彈武器,形成更為強大的戰力,但是目前無論是戰斗機自身技術,還是配搭的導彈,都沒有敲定,而且AI技術也存在一些系統兼容的問題,導致這款六代戰機在美國的研發過程很是費力。
殲36則是按照設計預期,達到了較為平穩的推進,預計會掛載14枚導彈,在內置彈倉攜帶,射程達到了1000公里的霹靂17型導彈,以及鷹擊21東彈,都能攜帶到戰機使用,提升明顯的戰斗力和摧毀烈度,對于協同無人機的作戰蜂群計劃,也是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從參數比較,F47都已經落后許多了。
美國方面自然不愿承認當下的局面,因此投入巨資要追趕研發進度,這在燒錢的前提下,達到提速研發,也不是不能加快進度。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美國在研發武器時,急于求成的情況下,就容易讓系統出現很多問題,比如F35也是存在同樣的情況,就是把很多功能系統不能兼容的問題,沒能解決就倉促加載,結果造成戰斗機出現很多后期使用的問題,導致故障和安全隱患。
面對六代戰機,一旦速度更快,各種功能和作戰表現更為嚴格,到了空中實際使用出現問題,恐怕比F35還難收場。
殲36對比之下,就不冒進不著急,而是把國產化率達到100%后,才開始推動各項準備工作的進展,同時也能參考殲20的成熟生產線技術,為量產做出更好的準備,順利的話預計會在2030年前實現大批量的量產,同時也能把單機成本控制在1.5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在8億元人民幣左右。
F47的預算成本過高,一旦真的達到了3億美元一架,折算人民幣18億元一架,造價太高將會產生很多后續的問題,再有各種功能系統的設計問題,零部件的配合協同問題,都是美國將要面對需要解決的。
從目前來看,美國內部也表示該機型在演示時,和無人機協同就出現通信的信號不能順暢銜接,中途還有指令失誤,接收信號中斷等情況發生,這些問題已經能看出美國的設計和呈現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難題。
對比之下,中國的六代戰機,推進穩健研發可靠,未來能實現更為強大的產能支持,在六代戰機的對比中,美國的領先優勢并不明顯,因此美國軍方著急和焦慮,急于要重新實現領先態勢,但是難度顯然很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