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團(SZ000333,股價79.36元,市值6086億元)實現單季營業收入超1200億元,營收同比增速超2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近40%。這份業績“難能可貴”的地方在于,無論從同比,抑或環比的角度,美的集團的營收與凈利潤均已連續多年“持續增長”。
《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絕對不存在僥幸的突變和從天而降的奇跡,只是一個行動接著一個行動,一個決策接著一個決策,酷似將一個沉重的巨型飛輪朝一個方向推動,一圈又一圈,累積起來才會產生持續而又壯觀的效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深度采訪了美的集團董秘高書,詳解美的集團的“增長方法論”。
盈利的飛輪
如何去評價美的集團今天的地位?公司總市值超6000億元,位列A股民營企業市值第三,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同時,在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CLAIMS)“2023年全球250強專利領導者”榜單中,美的集團專利數排名全球第八,在中國民企中排名第一。
美的集團如何描述自己?美的是一家覆蓋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健康醫療、智慧物流等業務的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這些業務里,智能家居是C端(消費者端)業務,其余都是B端(企業端)業務。
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團的營收與凈利潤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公司營業總收入1284.3億元,歸母凈利潤124.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6%、38.0%。
增長的支撐是什么?
近日,美的集團董秘高書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收入層面看,一季度美的集團的C端和B端業務均實現了較好的增長,其中智能家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4%,B端板塊(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增速更快,達到25.3%。
美的集團董事會秘書 高書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凈利潤的增長與營收增加有關,也與內部挖潛增效有關。高書描述,公司從生產材料成本中挖潛,“從今年一季度來看,大宗原材料里,只有鋼材的價格是同比下降的,其他原材料是同比上漲。”美的集團一直有大宗原材料套期保值的措施,控制大宗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雖然,大宗商品價格略有上漲,但美的集團通過集采的規模增長優勢,采購價格端的優勢得以體現。
更大的挖潛還體現在組織架構、業務模式上。今年1月,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公司2025經營管理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提到:“要以簡化促增長,以自我顛覆直面挑戰,從風雨中出發,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追逐,去書寫美的新故事。”
所謂的“以簡化促增長”,用方洪波的話來說,就是“要簡化多余的、不產生價值的經營活動”。從公開報道看,美的的家電業務正在減SKU(庫存單位),可能涉及小家電等品類。
高書提到,公司當前在國內市場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向消費者)模式變革,這也是美的集團2025年的三大挑戰之一。
據高書解釋,DTC模式是以用戶為中心,通過線上模式重構線下,實現全渠道融合和全要素協同共享,構建敏捷型零售組織架構,積極推動流量獲取和用戶運營。比如與下游經銷商共建云倉庫存共享,發貨端實現“兩跳”到達C端用戶,縮短價值鏈,提升效率。這也是美的集團“用戶直達”戰略主軸的核心內容。
需要注意的還有,為了深化“用戶直達”,2025年以來,美的集團有一批高管已經開設視頻個人賬號,打造個人IP(知識產權)。“這更多是希望建立與用戶直接溝通的渠道,傾聽用戶需求,聚焦零售能力,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向外走,OBM優先
關注美的集團的人不難察覺,2024年至今,美的集團似乎又相對密集地開啟新一輪并購。基于全球突破的戰略主軸,美的集團最近開展了海外標的公司或者海外品牌中國業務的并購。
去年以來,美的集團相繼拿下歐洲知名建筑設備供應商ARBONIA AG旗下的氣候部門ARBONIA climate、Teka集團(除Teka俄羅斯子公司)、東芝電梯中國、喜德瑞中國業務??
高書對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美的一直在持續關注產業鏈相關的、有價值的并購標的。美的集團的確在堅定地“向外走”。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團整體外銷增長其實高于內銷。而外銷的增長又主要靠智能家居的OBM(自主品牌)業務驅動。2025年Q1美的海外OBM業務收入已達到智能家居業務海外收入的43%。分區域看,不光是發展中國家,美的在歐洲、北美等成熟市場也都獲得很好的增長表現。
美的集團海外展會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方洪波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同樣提到,在“全球突破”上,美的去年開始把代工業務放在次要地位,提出真正的OBM優先,“投入非常大,方法也變了”。
高書坦言,智能家居板塊,更多的機會肯定是在海外市場。“在全球市場,美的品牌市場份額占比相對還較小,我們認為,海外還是有很大的突破空間的”。
至于近期中美關稅的波動,高書表示,自2018年開始,美的就加快了公司海外研發和制造的全球布局,從“中國供全球”轉向“中國供全球,區域供區域”。在5月12日中美關稅緩和之后,美的從中國向美國出貨的訂單已經有所回暖。
向上走,拓B端
除了堅定“向外走”,這些年,美的集團也在持續“向上走”——往高端市場滲透,抓手是COLMO和東芝雙高端品牌。
今年一季度,COLMO和東芝雙高端品牌整體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了55%。“高端化戰略肯定也是我們的重要戰略。它能幫助我們改善企業的盈利結構”。
不過,于美的來說,做高端也不是一路坦途的。記者獲悉,美的集團于2018年推出高端品牌COLMO,到2023年,COLMO的零售額已超80億元。2024年,COLMO品牌經歷了“減法”調整——門店數量也大幅減少。“COLMO本身是高端品牌定位,我們有些經銷商門店可能不具備運營高端品牌的能力。現在這個調整已經到位了,今年一季度COLMO已經恢復較好的增長,同比增速高于東芝品牌在中國的銷售”。
從收入角度看,B端業務近幾年突破顯著。2024年美的集團的B端板塊收入規模已突破千億元,成為真正的“第二引擎”。如前文所述,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團的B端業務收入整體同比增長25.3%,其中新能源及工業技術同比增長45%、智能建筑科技同比增長20%、機器人及自動化同比增長9%。
高書告訴記者,B端業務突破,也是美的集團2025年的挑戰之一。“雖然整體規模已突破千億,但從每個板塊自身來說,跟我們主業相比,我們所處的行業地位還是有差距,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高書還稱,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是美的集團2024年唯一同比下滑的B端業務板塊,但今年一季度的情況來看,收入增速已經轉正。“庫卡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汽車領域,過去一兩年,受汽車行業周期性影響,庫卡(的業績)也有影響。但今年來看,汽車領域的訂單在恢復中。”“我們預計,庫卡中國今年能有一個較好的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