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鄭州慈善發展之路上,每一份善意都是躍動的浪花,每一次幫扶都是溫暖的漣漪。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鄭州慈善總會以弘揚慈善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己任,借“三學習三提升” 活動的東風,以迎接第五屆理事會的契機,開啟了一段回顧與展望之旅。“鄭州慈善總會近年慈善工作發展之路紀實報道”不僅是對鄭州慈善總會近五年至十年慈善工作成績的深度梳理,更是以文字為舟、以故事為帆,將有溫度、有力量的慈善成果呈現給您,勾勒出慈善事業的嶄新格局,讓點點善意匯聚成照亮社會的璀璨光芒。
【講述人】鄭州慈善總會基金部 趙慧娜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初心如磐。自2012年8月8日,李淙翰老師向鄭州慈善總會慷慨捐資200萬元,創立“智在行慈善基金”以來,這份承載著“以生生不息的愛來成就更多人加倍圓滿的人生”美好愿景的慈善事業,便如一顆蓬勃生長的種子,在中原大地乃至華夏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綻放出璀璨的慈善光芒。
十年來,“智在行慈善基金”秉持“授人以魚緩一時之急,授人以漁解一生之需”的理念,堅持輸血型慈善與造血型慈善雙軌并行,以智慧為引,以大愛為帆。從2010年9月17日首筆善款入賬,到2022年,基金累計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超400萬元。這一筆筆善款,凝聚著無數愛心,化作希望的力量,在廣袤的土地上播撒善意。
智在行慈善基金的公益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自2011年首次走進新鄉冀屯鎮中學起,十年間,349場感人至深的公益活動接連開展。從中原腹地出發,南至深圳、廈門,北達大連,西抵廣西,八個智工團、兩個智工隊,2915位智工伙伴踴躍投身公益事業。他們走進超過50所河南農村鄉校及大學校園,捐贈教學設備,改善教學環境;為農村百余位困境兒童持續五年提供助學金;為孤兒院、慈幼院、腦癱患兒機構的千余名孩子送去物資與溫暖陪伴;在山村,為獅豹頭鄉超百位五保戶孤老送去關懷,建造愛心水井;在城市,陪伴與支持自閉癥兒童成長;面對玉樹地震、雅安地震、武漢疫情、鄭州“7·20”水災等重大自然災害,及時捐款捐物,與受災群眾共克時艱。特別是2020年疫情以來,李淙翰老師開辦線上公益直播課,超十萬人從中受益,為社會注入滿滿正能量。
如今,在國家慈善事業政策的指引下,智在行慈善基金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自2022年起,全面啟動農村老人關懷、鄉村學校美育支持、社區家庭教育等項目,開啟慈善事業發展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