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外國人,在異國他鄉沒有朋友,我肯定有很多的委屈,但我從來沒有說過。”
——程瀟
一
《是女兒是媽媽》第二集播出,幾對母女的問題一點點浮出水面。
一開始網絡上對黃圣依媽媽鄧傳理意見最大,覺得她的母愛令人窒息。
現在發現,鄧傳理已經很講理。
你想想黃圣依做得事:
她沒和家里商量換了高考志愿;
她嫁了沒文化的二婚暴發戶,隱婚多年不敢公開,媽媽依舊去給她帶了十年孩子。
她不好好拍戲做演員,天天上綜藝撈快錢,媽媽還陪她一起上綜藝。
怪不得她內核那么穩呢,原來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啊!
幾對母女里,最不講道理的是李嘉格的媽媽薄永霞。
薄女士是真的不講理,和她溝通幾句話就能把人氣死那種。
節目里,李嘉格媽媽和女兒溝通時語氣一直咄咄逼人,但整個人卻始終閉著眼睛,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李嘉格女兒八歲,她和媽媽的不合也就持續了整整八年。
一切都起源于李嘉格和車澈要結婚時,雙方父母見面,李嘉格婆婆坐下就說:
“以后這個家還得是我兒子說了算。”
這句話把李嘉格媽媽氣得不行,當場表示反對這段婚事。
姐妹們,聽到這里有沒有覺得這個故事很耳熟。
當初汪小菲和大S結婚,雙方家長見面時,張蘭就說:
“我們家是皇族后裔,滿族人。”
言下之意,大S嫁過來要仿照祖制,早晚請安,相夫教子。
可是S媽一句話就頂回去了:“蘭姐,我們家是不滿足(滿族)人”。
May姐這刻在骨子里的幽默感,一個諧音梗既化解了尷尬的場面,又表明了態度,更不為難女兒。
高,實在是高。
李嘉格的媽媽沒有這個情商和本事,她只會不斷的給自己女兒施壓。
當時的情況是李嘉格肚子里已經有孩子了,可她一哭二鬧三上吊,堅決不同意結婚。
李嘉格婚后,她一直在說,“你婆婆就沒看上咱家,你可得爭氣。”
這話天長日久的說,導致李嘉格夾在中間難以做人。
“上嫁吞針”這四個字李嘉格是體驗得夠夠的,她知道媽媽沒說錯,可她能有什么辦法,婆婆看不上日子就不過了嗎?
作為親媽,看破不說破有那么難嗎?
李嘉格和黃圣依的事,都挺清楚的。
這檔節目里最讓人困惑的母女關系是程瀟和媽媽梁愛群。
這對母女彼此相愛,互相理解,卻又如此疏離。
為什么會有這么沖突的母女關系?
程瀟和媽媽梁愛群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事?
二
樂華捧程瀟,不是一天兩天了。
程瀟不耐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某檔綜藝里,程瀟自曝:“我家人其實不太支持我做這行。”
她還說:“我在國外的時候,我爸爸甚至不知道我是去干啥的。”
聽到這話,在場嘉賓都驚呆了。
這個片段當時被嘲瘋了,網友們不解,程瀟這是要立什么新人設?
眾所周知練習生出國都需要父母簽同意書,成年人怎么可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名讓未成年的孩子一個人出國。
輿論風波最烈的時候,程瀟沒有解釋,就讓這個鍋一直背在身上。
如今《是媽媽是女兒》播出,這一切不合理好像都有了答案。
程瀟有個完全不關心女兒的父親,女兒對他全部的記憶就是“總是和我搶電視遙控器”“從來不陪我”,然后就沒了。
程瀟一張童年舊照里,有這位父親的“真面目”。
不得不說,程瀟爸爸長得很帥,看膝蓋的位置,身高應該也不錯。
女兒的美貌看來是遺傳自父系。
可是這個男人卻完全不關心自己的兩個女兒。
面對這個糟糕的父親,十歲的程瀟曾經告訴媽媽:
“媽媽,我們同學有很多父母都離婚了……”
她的言下之意是,她能接受不相愛的父母分開尋找各自的幸福。
然而,程瀟的媽媽選擇了忍。
一忍就忍到了2018年,程瀟已經20歲了。
也就是說,整整十年的時間,她和妹妹名義上有個爹,實際上卻和單親家庭沒什么兩樣。
甚至不如單親,因為媽媽自己也很不快樂。
三
梁愛群女士出現在鏡頭前第一眼,就帶著重重的負罪感。
她和女兒住在同一個城市,卻不是同一套房子。
她給程瀟煲了湯,送到程瀟家樓下,連樓都沒上又走了。
一對母女何至于疏遠至此,就算不住在一起上樓坐一下總是可以的吧!
程瀟問媽媽,“如果我十歲那年,你就選擇和爸爸離婚,會不會好一點”?
梁愛群馬上就清楚地回憶起那天的場景。
她是如何跟丈夫吵架,孩子從外面回來正好聽到,又是怎樣裝作若無其事的躲進衛生間哭。
女兒的創傷她都記得,可她無能為力。
積郁成疾,后來梁愛群得了乳癌。
她對于這場病的心態十分樂觀,似乎這就是她期待已久的結局。
所有人都知道她病了,除了程瀟。
這讓程瀟更加崩潰。
少小離家的假性疏離,遇上生死課題的濃烈情緒就像冰與火,把這對母女整不會了。
你有沒有感覺程瀟對母親的愛里面,隱約帶著恨意?
你覺不覺得母親對女兒的理解中,帶著漠視和自我保護的拒絕?
她忽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太久,導致已經不會處理復雜的情緒,也沒辦法接住女兒。
從小的分離讓程瀟已經習慣了苦樂自知,長大后媽媽想要靠近時,她本能的會后退。
程瀟的媽媽梁愛群是個低姿態的人,她用討好別人壓抑自己的方式生存,從來不敢提需求。
她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懂事的老年人”時,其實也在要求孩子,你們要懂事,媽媽沒什么能力保護你們。
程瀟說,自己小時候更多和外公外婆呆在一起,非常內向沒有朋友,也不愛交朋友。
這沒辦法,家庭給不了她支撐,她害怕一切的突發事件和沖突,于是干脆回避社交。
李嘉格的媽媽是配得感太強,程瀟的媽媽是配得感太低。
或者說,是表現得太低。
她總是跟程瀟說,你們可以丟下我,我不需要照顧……這類的話,其實她心里明白,女兒怎么可能丟下她!
這種溫柔背后,是有隱形的控制的。
有時候過度的理解、快速的道歉,反而讓孩子的情緒沒有出口,導致這種隱忍的情緒變成自我攻擊的工具。
你看程瀟的嘴角和眼神,她自我攻擊太嚴重了。
另一檔綜藝里,程瀟摔斷了腿還在堅持工作。
尹正有點心疼,就說你腿都這樣了怎么還出來?
程瀟說,哥,沒辦法我得養家糊口。
父母頂不住頭上那片天,女兒就只好早早站起來,舉起稚嫩的雙手學著支撐和堅強。
程瀟太早就意識到“沒有人靠得住,我只能靠自己”。
盲猜程瀟的情緒問題一定很嚴重,她沒有活力,這是最大的隱患。
程瀟14歲離開家一個人去海外發展,媽媽總是夸獎她“懂事”“獨立”。
家里養女兒的媽媽們,警惕這兩個詞,特別是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她們不需要那么獨立那么懂事那么早就體諒大人的不易。
孩子就是孩子,媽媽也不是超人。
你先接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會悲傷會難過,同時也允許孩子傷心了哭高興了笑,得意時偶爾忘行,失意時低落消沉。
這才是人。
作為媽媽,你不需要處理她的每一個情緒,更不要評價她應不應該有情緒,只需要陪伴,陪在孩子身邊告訴她,媽媽一直在。
這就夠了。
情緒、能量、生活的節奏,像海浪一樣,該退的退,該漲的漲。
我們要做的不是“管理它”,而是“允許它”。
請允許你哭,允許你笑,之后允許你成為完完全全的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