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李京澤)5月22日,首屆全球領導力論壇“全球治理與面向2050年的領袖人才培養”國際研討暨成果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與會中外嘉賓共商全球性戰略人才培養,共謀全球治理未來。
首屆全球領導力論壇“全球治理與面向2050年的領袖人才培養”國際研討暨成果發布會舉辦。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以全球領導力論壇為合作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將與各國專家攜手同行,構建“價值引領為先、能力鍛造為基、實踐歷練為要”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院系+智庫”協同一體的運行機制,貢獻促進人類與社會全面發展的新策略,完善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建國表示,本次論壇聚焦未來領袖培養與全球治理變革,體現了中國人民大學服務國家戰略、面向人類文明進步的使命擔當。期待與中國人民大學在全球治理研究、未來領袖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力量。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趙磊表示,全球治理人才培養是關于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話題,也是關于中國與世界的重要話題,希望中國人民大學持續深化全球治理領域人才培養探索,培養視野寬廣、與時俱進的領袖人才,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關志勇表示,本次論壇作為中國高校首個全球領導力高端對話平臺,為破解發展赤字、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創新思路與實踐路徑。國合署將繼續深化與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智庫合作,支持建設全球人才交流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成果發布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全球領導力學院院長王文發布了《世界看新時代中國2025》《國家復利式發展與中國發展優勢》圖書和《百年變局與面向2050的全球領導力人才培養》智庫報告。
《世界看新時代中國2025》收錄了33位外國政要和專家學者對中國及全球問題的觀點,對全球發展、發展中國家合作等進行了深入分析,闡述了中國改革與發展之路的積極意義。
《國家復利式發展與中國發展優勢》提出“國家復利式發展”呈現的六方面特征,即積累性、增長性、長期性、綜合性、創新性、可持續性。其指出,未來中國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破除發展藩籬,為民眾爭取更加美好的生活。
《百年變局與面向2050的全球領導力人才培養》智庫報告指出,在全球面臨“領導力赤字”的困境下,國際社會對新型全球領導力和領導力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報告強調,面向2050的全球領導力人才應具備駕馭復雜變局的戰略視野與行動智慧,以應對技術革命、氣候危機等多重挑戰。
發布會上,聯合國發展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日內瓦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員德拉蒙德,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教授莫妮卡·布魯克曼等人分別就全球領導力人才培養發表了觀點。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培養具備全球領導力的領袖人才對當今世界極為重要。全球需共同思考在跨文化語境下如何進行全球領導力人才培養的戰略規劃,并著重研究如何進一步增強人才的創新、組織、研判、跨文化交流等能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