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支教教師高淑賢與學生合影。新華社記者 徐宏巖攝
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習近平在回信中說,你們響應黨的號召到西部邊疆地區教書育人,在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興邊富民和穩邊固邊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自身也得到歷練和成長。
支教志愿者如同教育火種的播撒者,青年教師是讓火焰持續燎原的中堅力量。從“西部計劃”志愿者到扎根邊疆的育人先鋒,青年人才在邊疆教育事業中的角色實現著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助力邊疆教育生態的良性循環。
教育大計,師資為本。培養和建立一支信念堅定、品德高尚、素質過硬、充滿活力的青年師資隊伍,是邊疆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隨著“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持續深化,已有超過12萬名青年學子像謝依特小學的志愿者一樣,將個人理想融入邊疆教育事業。他們中涌現出的優秀代表,正通過“特崗教師計劃”等渠道轉化為青年教師力量。這種人才梯隊的有機銜接,為邊疆教育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澎湃動能。
從短期支教的“星火”到長期從教的“燎原”,從個體奉獻到群體傳承,青年人才的接續奮斗正在重塑邊疆教育的生態圖譜。要讓這份奮斗轉化為教育發展的持久動力,必須統籌制度保障與資源支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教育資源配置、人才支持機制貫通起來,吸引青年人才、建強教師隊伍,推動邊疆地區教育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堅持傾心引才,做到“招得來”。通過適度定向擴大教師編制配備、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完善教師準入和招聘制度,提高補貼待遇,增加服務期內升學、就業、職稱評審等政策支持,增強教師崗位吸引力。加強教職工人力資源統籌配置,形成“學科師資動態共享池”,促進區域內優質師資合理流動,強化青年人才柔性引進計劃,破除引進成本高、流失率高等難題。
堅持悉心育才,力求“留得住”。對扎根邊疆、扎根鄉村的老師,要給予更多關愛和培養。通過校地共建青年教師發展系統,建立“精準滴灌式”分層培訓體系,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教學骨干。強化“物質+精神”雙維度激勵,讓青年教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在崗位上有幸福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堅持精心用才,實現“干得好”。將青年教師骨干放在任務重、條件苦的邊疆教學一線,健全成長保障措施,激發青年教師崗位建功的內驅力。注重改革人才評價機制,引導青年教師把心思精力用在能力素質提升和矢志教書育人上。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教案編寫、民族團結課程開發、教研成果轉化等。
邊疆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大量知識青年扎根邊疆、獻身教育。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的一批批青年學子奔赴新疆和田、烏蘇、昆玉等地的講臺、機關和田野,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在基層教育、社會治理、民族團結中發光發熱。未來,要鼓勵和引導更多青年人才踐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投身教育這個打基礎、利長遠、固根本的事業,用青春點亮邊疆地區教育事業“燭火”。
(作者曹渝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員,張秋月系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