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場作戰的森林狼以88 - 114的比分,慘遭雷霆26分血洗,痛失西部決賽的首場比賽。
知名籃球評論員蘇群曾有如此點評:“上半場是森林狼,下半場就成了哈士奇。”這一評價放在森林狼身上,可謂恰如其分。上半場狀態神勇的蘭德爾,高效砍下20分。然而到了第三節,蘭德爾登場8分鐘,卻僅僅獲得1次出手機會,在場上幾乎難以觸球。到了末節,球隊已落后20分,此時才又想起蘭德爾。但僅憑他一人之力,實在難以與雷霆相抗衡,森林狼最終也只能無奈接受比賽的失利。
森林狼在西決中遭遇慘敗,他們還能否與雷霆戰至天王山之戰呢?蘇群給出了答案:認為仍有打天王山的可能。
森林狼有三個方面需要做出調整。
一、回顧常規賽對陣雷霆實現逆轉的比賽錄像
在常規賽階段,兩支球隊共計交鋒4次,各取得2場勝利與2場失利。其中有一場比賽的過程,對森林狼而言極具參考價值。彼時,森林狼在落后多達25分的困境下,通過加時賽實現了對雷霆的逆轉。那場比賽,森林狼的三位主力球員蘭德爾、戈貝爾以及迪溫琴佐均因傷休戰,雷霆方面則是霍姆格倫缺陣。末節比賽里,森林狼憑借聯防戰術以及新秀香農的出色發揮,成功扳平比分,將比賽拖入加時,并最終完成逆轉取勝。
在那場比賽里,香農展現出了極高的球商,每次進攻都巧妙地將球打到內線。彼時,哈騰與霍姆格倫均缺陣,雷霆的內線防守形同虛設,無疑是絕佳的得分良機,香農精準地抓住了每一次持球突破的契機。然而,當下的情形已與往昔不同,雷霆的雙塔皆在陣中,在此狀況下,森林狼需要依據場上的實際形勢靈活調整進攻策略,為蘭德爾構建更多的戰術體系,憑借其身高和體型優勢,增加低位單打的次數。
二、合理運用香農理論
在那場實現逆風翻盤的比賽里,森林狼隊新秀香農發揮驚艷。他單節獨得11分,全場更是砍下28分,儼然成為球隊取勝的關鍵奇兵。然而進入季后賽后,香農卻再無出場機會。這其實也不難理解,作為一年級新秀,他尚未贏得主教練的充分信任。后續比賽中,或許可以多安排香農持球突破。相較迪溫琴佐一味在外線嘗試三分投射卻頻頻打鐵的表現,香農的突破打法或許能帶來更多驚喜。
再看雷霆這邊,在西部決賽的首場較量中,雷霆隊主帥用人頗為大膽,啟用了投手肯里奇。肯里奇獲得了9.6分鐘的出場時間,高效地砍下8分并搶下3個籃板,三分球2次出手全部命中,投籃命中率高達100%。彼時球隊中除卡魯索外,外線球員的投籃表現欠佳,肯里奇宛如奇兵般殺出,其正負值達到+19,在全隊中位列第三。
三、降低三分球的出手頻率,提升持球突破的占比
這場比賽中,森林狼的三分出手情況著實驚人,他們嘗試了51次三分投籃,卻僅僅命中15球,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9.4%,屢屢打鐵,這無疑給了雷霆大量轉換進攻的契機。因此,在后續的比賽里,森林狼理應適度削減三分球的出手次數,增加持球突破的比例。隊中的兩大持球核心愛德華茲和蘭德爾,一個在內線具有沖擊力,一個在外線具備強突能力,他們能夠有效地破解雷霆的聯防戰術。
廣大球迷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想法,咱們一同探討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