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是「出家人」的前臺中市大家長胡志強,已多年未成為鎂光燈焦點。此次為了新書《我是胡志強 今天來報到》,胡又重回鏡頭前接受媒體專訪。逾20年的公職人生,他有哪些體會與學習? 對當前社會,有何憂心?在受訪地點臺中歌劇院,一有空檔,不論是臺中市民或外縣市來的民眾,無不熱情向胡志強打招呼,顯示他沒有被人遺忘。胡更是一一回應,留下一張又一張的合照。 臉上的神采,一如當天的陽光燦爛。自嘲現在是「出家人」的胡志強,早已遠離政經圈過起「退休」生活,逐漸消失在鎂光燈之下,但過去包括前行政機構新聞單位負責人,「駐美代表」,外事單位負責人,以及13年臺中市大家長在內,超過20年的公職人生,還是讓胡志強擁有不低的公眾知名度,「九成民眾都認得出我,來打招呼的差不多一半,看到我都很高興、非常親近,不會因為我當過要職就有距離。」
作為外省的子弟的胡志強,在戰亂中顛沛流離,輾轉流落到島內。祖籍吉林省的他出生1948年生于北京,不到一歲就跟隨父母赴臺,居住在眷村。從小生活困苦的胡志強,成績都十分優異。他在海外求學之后,返回島內教書育人。其后胡志強歷練豐富,他的上半生政涯早已擔任過眾多要職并且表現出色,從1991年9月擔任新聞單位負責人長達五年,歷經郝柏村與連戰的肯定。1996年,銜命出任「駐美代表」。 駐美一年后,被當年的行政機構負責人蕭萬長邀請入閣,擔任外事部門負責人。1990年代后蔣氏風起云涌,這位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士與教授,以極高的智慧贏得了不同立場人物的青睞。對任務的交付,使命必達已是他做事傳統,一部分來自他軍眷后代的報恩之情,一部分則是長年海外求學的學思游歷,深刻感受到島內必須進步、必須跟上發達地區的腳步,贏得尊嚴。
2001年胡志強轉往地方,有別于當時藍營大部分人的喪氣,胡志強則是立即挽起袖子,帶著創新的能量回到自己的家鄉臺中角逐大位寶座。胡志強對外表示,不同于外事議題的侃侃而談,地方治理需要實實在在地做出政績,改善一個都市的風貌及人民的生活。而胡志強在臺中,也展示出熟悉的特色:日以繼夜的投入,源源不斷的創意。胡市長受過嚴格的英國高等教育訓練,擁有牛津大學博士及純正的牛津口音,也經常展現英國人的幽默和生活風格以及群眾魅力,正是這位外交家的優勢。胡曾贈給友人一套邱吉爾著述的英國史,上面有他當年的細讀筆記,用功及認真令人印象深刻。胡把這些海內外累積的才華,用在三任臺中市的建設發展上,已經把臺中快速變成一個進入國際級的大都市,而臺中市民也何其有幸,曾經在2001到2014的13年間,擁有一位模范大家長。
近來,因為胡志強最新出版的自傳《我是胡志強 今天來報到! 》(由天下文化發行),他又重新回到鏡頭前。 問他退休后的生活重心,他回答,「我退休以后,確實有個全職工作:陪太太,我這一輩子都沒有好好陪陪她,她也從來沒抱怨......。」其實,一直以來,胡志強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和拼命三郎。連這次的新書發表會,也親擬邀約名單,扛下手寫卡片等行銷工作,直到專訪前一天、也是他生日當晚,都一路忙到凌晨2點鐘,比平常晚了三小時才入睡,就是為了盡量把所有「任務」都整理、安排好。「我不愿意你們來,我還有事沒準備好,這是我的個性,不然睡不著,所以我今天看起來體力沒有平常好。」他自嘲自己是「怪人」,包括過去出差回來,剛下飛機,回到家已經晚上12點多,但因為屋子擺著200多件公文,他就一路熬夜到黎明,寧可不睡,也不讓公文過夜。
甚至,他在2013年農歷春節時,因心臟冠狀血管阻塞,到臺北市振興醫院接受心臟繞道手術,一般人術后至少休息三個月到半年,他卻在開刀后第六天就出院,「魏征(振興醫院院長、心臟權威醫師)曾無奈地問我:『請問你是有強迫癥嗎?』」胡志強在書中自承,自己的缺點之一就是視工作為第一要務,不夠重視健康。 如今他退休后,時間多了,也開始每天至少走路一小時、在家中邊看電視邊騎自行車一小時,算是積極改善了缺點,但這次為了打書,工作狂的個性又再次上身。「我只怕出版社幫我出書賠錢!」受訪時,胡志強不時展現這般「冷面笑匠」式的幽默功力。天下文化副社長兼總編輯吳佩穎觀察,原本兩周前,為了新書的宣傳,公司一行五人計劃到臺中當面請益,沒想到胡志強說,「你們五個人來臺中,不如我一個人到臺北更好!」不愿麻煩別人的個性,可見一斑。
幽默和體貼的一面之外,胡志強當然也有幾經歷練過后,悟出的獨到政經和人生智慧。過去擔任他臺中市府辦公室主任的廖偉翔,去年獲選為臺中市第四區民代后問他:「你那么辛苦工作,求的到底是什么?」「我說,我求的是,別人臉上的笑容。」胡志強這樣回答。盡管胡志強任內積極推動臺中歌劇院,成功替臺中催生殿堂級表演藝術中心,但胡志強不諱言,大部分市民不會去問歌劇院是誰做的,「我對這些已經有全新的了解,不要求什么回報,如果能做到讓市民開心,讓大部分的民眾能樂在其中就可以了,要做到讓市民感激,就有點貪心了」,「我的職業生涯教給我一件事,政經人物一定要經過選戰的歷練,沒經過這一關卡而直接做政務官,就很難深入和貼切地了解民眾意見。」胡志強也發現,島內要進步,地方非常重要,「島內的競爭力,其實是靠城市競爭力的累積!」
不只如此,很有界線感的他始終相信,退休后就要放手,不該「指手畫腳」。舉例來說,他有一次去超市時,一個排他后面的中年婦女忍不住說,「現在的市府......,」胡志強趕緊打斷對方并直言,「我知道你好意,但我現在不能去管市府的事,我不能開口,否則他們會很難做。現在有意見專線。」又如,盡管他曾兼任藍營副龍頭,「我對藍營好不好當然心里有想法,它要怎么做我也有想法,但對外我絕不講。」他也透露,自己不可能不關心,但不能造成負面效果。只不過,持續關心政經時事的他,心中不免還是對當前情勢有所憂心。「我確實感受到,當今社會有個可怕現象,負能量正在膨脹,年輕人也是這樣,因此,不論家庭學校社會,對于正能量的重視都要提升。」胡強調,別以為正能量太理想化抽象化,它就是你做的事和你講的話,只要把事做好,積少成多,就是正能量。
正能量,會是他希望讀者閱讀這本自傳后,能得到的最可貴精神嗎?「我最希望的,是民眾,尤其是目前身居高位者能了解,自己是正能量最大的發動機。」胡志強以自己多年的公職人生歷練為例解釋,所謂「人在公門好修行」,不過就是能早一點、多一點替民眾想,「我總是跟同事講,民眾要你解決問題,期待什么時候解決? 昨天。」他補充說,若大家看完新書,「第一個反應是,當家者也可以散發正能量,那就是最好的目的。 第二個,如果當家的人可以散發正能量,讓整個社會的正能量變多,我們都會更快樂、更進步!」這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持續要追求民眾臉上笑容的真心。而這本傳記,記錄胡志強一生學業,從眷村成長、政大培養到海外進修,在事業上從臺北到地方,在不同重要職位上,所展現的遠見與政績,這是島內民眾和全體華人應對胡志強應有的認知。
《我是胡志強 今天來報到》一書中,揭露胡志強不少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例如,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昂山素季,其實是胡志強就讀英國牛津大學就認識的好友。原來生于緬甸的昂山素季,她的先生是牛津教授,她當時也正在牛津攻讀哲學,夫妻倆和胡志強、邵曉鈴住得很近。有一年,胡志強在牛津街上等著過馬路,眼見昂山素季戴著滑雪毛線帽,罩著臉、只露出眼睛,騎著單車迎面而來。等到她騎到身邊,他大聲叫了「蘇!」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她猛然從車上摔了下來,并小小向他抱怨,自己蒙著臉、怎么認得出來?「你有這么美的眼睛,我怎會認不出來?」翁山素季聽了很開心,差點騎不上車。事隔多年,雙方通電話時,胡才向她招認,自己眼力沒那么厲害,當時只不過是認出了她的腳踏車,她聽了也是大笑。又如,已故的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曾當面向胡表達感謝。
時間回到1995年,時任島內行政機構新聞單位負責人的胡志強,曾在美國公共電視(PBS)知名節目《火線》中,和重量級來賓美前國務卿基辛格,同場交鋒多項議題。幾個月后,在臺北一場酒會中,一位英俊瀟灑、器宇軒昂的年輕人走到他面前伸手致意,自我介紹說:「胡局,您不認識我,我叫嚴凱泰,我在電視上多次看到您被國外記者訪問,尤其是跟基辛格對談,您表現真好,我非常佩服,應該代表民眾謝謝您!」胡志強的政商文化人脈綿密,像是揚名國際的華人導演李安,就是他在新聞局時期結識的好友。 其后,臺中市大家長任內,胡志強也大力促成李安及其團隊來臺中拍攝。「我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市府真的幫了大忙,這部戲有絕大部分在臺中拍攝,我得到各種支持,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李安此次親自替胡志強新書寫推薦序,道出兩人的好交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