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曾是主政一方的縣長、執掌財政的局長、高校的黨委書記,卻在權力膨脹中迷失自我,最終淪為反腐鐵拳下的“階下囚”。今日,我們通過任曉華案的五大焦點,揭開這位“雙面人”的墮落軌跡。
01
新聞事實:受賄案塵埃落定
5月21日,山西省人民檢察院太原鐵路運輸分院依法對陽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原黨委書記任曉華作出逮捕決定 。經查,其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承攬、資金撥付中收受巨額財物,并存在長期參與帶彩娛樂活動、違規收受禮金等違紀行為 。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02
背景履歷:光鮮背后的裂痕
平步青云:1971年生于山西平遙,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31年仕途從共青團系統起步,歷任平定縣長(2011-2016)、陽泉市財政局長(2016-2021),2021年任高校黨委書記 。
榮譽與污點并存:2011年獲“陽泉統戰工作先進個人”,卻于2022年因違規接受高檔宴請被誡勉,埋下墮落伏筆 。
03
時間線:從違紀到落馬
2022年8月:因違規吃喝被誡勉,首次暴露作風問題
2024年11月: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接受審查調查
2025年4月30日:被開除黨籍、公職,通報中“追求低級趣味”“十八大后不收斂”等表述引發熱議
2025年5月21日:檢察機關正式批準逮捕,案件進入司法程序
04
五大墮落特征
權力變現:將工程招標、財政撥款變為“提款機”
生活腐化:長期參與帶彩賭博,被稱“賭桌書記”
對抗監督:隱瞞個人事項,借用管理對象車輛
頂風作案:十八大后仍收受巨額財物,囂張氣焰驚人
跨界腐敗:從地方政府到教育系統,污染多個領域政治生態
05
三重警示
給黨員干部:誡勉不是“護身符”,2022年受處分后仍不收手,終致萬劫不復
給教育系統:高校非反腐禁區,基建采購、招生就業等環節需強化監督
給制度建設:陽泉已啟動“經濟責任審計終身制”,折射出“不能腐”機制建設迫切性
【結語】任曉華案猶如一面鏡子,既照見了個別干部理想信念的崩塌,也映射出反腐斗爭的縱深推進。正如中央紀委通報所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此刻,陽泉師范校園里的瑯瑯書聲仍在繼續,而那位曾經的“一把手”,只能在鐵窗中咀嚼自己種下的苦果。
(本文綜合山西省紀委監委、最高檢等權威信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