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5月22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布會獲悉,《山東省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5月22日經山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省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地方立法的探索性作用,組織開展傳承弘揚沂蒙精神立法,是加強沂蒙精神傳承弘揚、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的創新舉措,對于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凝聚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首創意義和示范作用。”發布會上,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劉源介紹,《條例》采用“小快靈”立法模式,突出政治性、實踐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不分章節,共22條。
關于沂蒙精神基本定位和內涵,《條例》規定,沂蒙精神誕生于沂蒙革命老區,發展于齊魯大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斗爭中孕育形成,在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的偉大革命精神,是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沂蒙精神的基本內涵是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
關于傳承弘揚工作機制,《條例》規定,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健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對縣級以上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群團組織在傳承弘揚沂蒙精神工作中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和規范。
關于沂蒙精神研究闡發、教育宣傳和展示推廣,《條例》規范沂蒙精神的研究、闡發,加大對沂蒙精神相關資料、代表性人物事跡和實物的搜集、整理、挖掘和保護。開展傳承弘揚活動,有關部門及媒體等加大對沂蒙精神傳承弘揚各類活動、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的宣傳、宣講,推動沂蒙精神深入人心。加強面向國家工作人員、青少年群體和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四是對雙擁共建工作進行規定,推動軍地協同發展。
關于沂蒙精神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條例》規定各級政府做好承載沂蒙精神的革命舊址、紀念設施等的保護和有效利用;通過完善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水平,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文旅部門引導和支持紅色文化資源與其他文物史跡、非遺資源優化整合,拓展沂蒙精神傳承弘揚新形態。
關于促進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條例》規定省人民政府、經濟發達地區應當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對沂蒙革命老區的支持和幫扶;鼓勵和引導教育、科技等方面人才向沂蒙革命老區流動,提升革命老區自我發展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