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朗誦會在豐臺區太平橋街道市民活動中心舉行,活動通過9個節目,將紅色文化遺產轉化為可感的精神力量,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朗誦會由太平橋街道重點培育的青年成長平臺“太平青鋒”組織策劃,不僅展現了青年的文化創造力,更踐行了“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的青春承諾。
活動開場,“太平青鋒”4名青年學員以鏗鏘有力的《強國力量》點燃全場。他們用詩朗誦的形式展現新時代青年對國家的擔當。太平橋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趙子云龍是一位95后,也是《強國力量》節目的創作者之一,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強國復興有我”是太平橋青年踐行使命的生動實踐,“連續三年,我們自主策劃、全程組織太平橋青年品牌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傳承紅色精神火種,將老一輩革命家的理想信念厚植心間,以青春之名扛起時代重任,在強國復興征程中貢獻太平橋青年力量?!?/p>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朗誦會的節目涵蓋原創作品與經典篇目,既有對家鄉的深情禮贊,更有對英雄先烈的崇高致敬:由太平橋街道原創的節目《太平盛世追憶英雄》將十八烈士墓的故事搬上舞臺。通過情景劇形式的演繹,還原了劉啟才、高連成等18位革命先烈在解放戰爭時期浴血奮戰的場景。據節目組織者“太平青鋒”學員游玥介紹,該節目素材源自真實歷史——劉啟才作為平南縣武裝大隊大隊長,曾率隊拔除日偽據點十余處,被百姓稱為“白馬英雄”。
活動現場,太平橋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姜軍表示,此次朗誦會是太平橋街道“文化太平橋”建設的重要一環。通過挖掘轄區內金中都遺址、十八烈士墓等歷史資源,將紅色文化轉化為基層治理的精神動力?!拔覀兿Mㄟ^青年主導的文化活動,讓更多居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家鄉歷史,激發建設家園的責任感,以文化為紐帶,進一步推動文化資源與社區發展深度融合。”姜軍表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益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