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近期告訴美媒體,中國同意解除4月后發布的出口反制措施,包括對稀土礦物和磁鐵的出口管制。中方已宣布修改幾項非關稅反制措施,但沒有修改稀土方面的限制。中方是否計劃解除或調整稀土出口管制呢?“你問到的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林劍說。
稀土(資料圖)
除此之外,5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相關專家稱,中方雖然已經批準了部分對歐稀土出口的許可證,但審批速度“太慢”,遠不能滿足需求。
而英國媒體這一言論很明顯在引導世界輿論走向,將中國正常且合理的稀土管制措施,描述得“不合理”起來。這樣西方國家就能順理成章的用國際輿論壓力,逼迫中方放開對稀土的管制,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作為英國的盟友,美國也緊隨其后,對中國發動了輿論攻擊。包括特斯拉、福特和洛克希德·馬丁在內的多家美國制造商,在最近舉行的投資者吹風會上公開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擔憂”。
我們知道,稀土作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是軍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關鍵材料。其中,美國F-35戰機87%的稀土供應鏈依賴中國,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項目也因稀土短缺陷入困境。此外,中方的反制措施不僅針對稀土,還包括鎵、鍺等戰略礦產。今年5月,中國啟動打擊稀土走私專項行動,進一步堵住美方獲取稀土的灰色渠道。數據顯示,全球稀土產量的大頭,牢牢掌握在中國手里,在此情況下,特朗普自然著急,因為不解除中國的限制,他那頭的產業鏈就卡殼了。
特朗普(資料圖)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的F-35閃電II戰斗機,每架要使用超過410千克的稀土材料,中國控制了全球90%的稀土的精煉,因此美國必須從中國進口稀土材料。美國很早就喊出了要擺脫對于中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不過美國始終都沒有徹底解決稀土問題,美國還是不斷從中國進口稀土,但是如今美國卻已經沒有太多的辦法,因為中國已經開始對于稀土出口進行嚴格的管制,尤其是不會允許向美國的軍工企業出口精煉的稀土產品。
研發稀土元素的提純技術以及建設大規模的產能,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的。因此如果中國嚴格控制稀土元素的出口,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卡住美國和其他一些不友好國家的“脖子”,至少讓他們付出更多代價。從長遠來看,西方在遠期確實有可能建立獨立于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鏈,中國可能會因為喪失了西方市場而受到損失嗎?這需要從戰略上看:首先稀土元素雖然重要,但全球市場總體并不大,總價值也不大,而且我國自身就是最大的市場,哪怕出口生意不做,對我經濟的影響也不大。
稀土開采(資料圖)
在過去三四年中美國主導的“關鍵礦產聯盟”,在土耳其、越南等國發現了大量稀土礦藏,并且已經正式與美國簽署礦產合作協議的烏克蘭還擁有儲量豐富的中重稀土資源。然而,直到今天美國依然十分依賴我國的稀土提純產業鏈。2024年我國從全球市場進口稀土原礦5.56萬噸,其中絕大多數來自美國最大的稀土礦藏“芒廷帕斯”,這些稀土原礦在我國高環保、低成本的提純加工后,變成純度最高可達“6個9”的17種單一稀土元素,最終被出口至全球各地。
當然了,經過這次與美國的拉扯,中國在應對特朗普政府相關政策上的經驗值也獲得了不小的提升。直白點說,這次中美之間的互動再次驗證了“美國就是紙老虎”這句話,只要中國始終站在平等的地位、不畏懼美國霸權,美國那邊就只能無計可施,乖乖坐上談判桌。但是如果一些國家一味地縱然美國損害本國正當的發展利益,最終也只能是自食惡果,因為妥協換不來發展,反倒會被美國變本加厲地壓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