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特朗普上臺后,他多次公開表示要將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納入版圖。當時不少人認為這只是他的玩笑話,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今年5月初,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在格陵蘭島上秘密安裝衛(wèi)星監(jiān)聽設備時,被丹麥漁民當場抓住。
5月18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緊急訪問中國,希望尋求更多國際合作以應對這一危機……
格陵蘭島危機
當初特朗普嚷嚷著要買下格陵蘭島的時候,大家包括丹麥自己都覺得這是他作為商人慣用的極限施壓手段。然而現在看來,這絕非玩笑。美國對這片冰封大地的興趣由來已久,并且有著深刻的現實考量。
首先便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的巨大誘惑。格陵蘭厚厚的冰蓋之下埋藏著石油、天然氣、稀土以及鈾礦等珍貴資源。隨著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這些過去難以觸及的寶藏正逐漸顯露出來。美國一直強調能源獨立和關鍵礦產自主控制,而格陵蘭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棋子。
更重要的是其獨一無二的戰(zhàn)略位置。格陵蘭島位于北美與歐洲之間,掌控著北大西洋航道的關鍵節(jié)點,同時也是進入北極圈的戰(zhàn)略要地。一旦北極航道全面開通,其軍事和經濟價值將不可估量。
美軍早已在島上設立了圖勒空軍基地,這是他們導彈預警系統(tǒng)和太空監(jiān)視網絡的核心部分。最近,美國又將格陵蘭的安全事務從歐洲司令部轉移到了本土防衛(wèi)的北方司令部,這一舉措顯然不僅僅是簡單的重組,而是明確要把格陵蘭進一步融入自己的國防體系之中。再加上情報部門在該地區(qū)的頻繁活動,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在地緣政治層面,美國始終將中國和俄羅斯視為北極地區(qū)的競爭對手。這兩個國家近年來在北極地區(qū)加強科研合作和商業(yè)開發(fā),這讓美國感到不安。如果能夠掌控格陵蘭,不僅可以鞏固美國在北極的軍事存在,還能有效限制中俄兩國在此區(qū)域的活動空間,從而穩(wěn)固自身的地緣優(yōu)勢。
丹麥的“無奈”
丹麥作為北約成員國,在軍事外交上一貫追隨美國步伐,是歐洲較為聽話的伙伴之一。然而這次面對格陵蘭問題上的美方強勢操作,丹麥卻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一方面,丹麥的實力根本無法與美國抗衡。雖然格陵蘭名義上屬于丹麥的自治領土,但在國防和外交方面仍需聽命于哥本哈根。美國一旦施加壓力,丹麥的選擇余地極其有限。
歐洲其他盟友中,英國因歷史恩怨對丹麥并無支持意愿,法國則選擇置身事外。至于俄羅斯,鑒于丹麥過去在北約框架內對俄采取強硬態(tài)度,如今想尋求俄方幫助更是難上加難。
另一方面,格陵蘭對于丹麥而言不僅僅是一塊土地,更關乎國家尊嚴和發(fā)展前景。美國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從派遣間諜搜集情報到調整軍事部署,再到推動所謂“自由城市”計劃甚至試圖簽署類似太平洋島國的“自由聯系協(xié)定”,每一步都讓丹麥感受到主權正在被逐步侵蝕,痛苦萬分。
更加令丹麥難以啟齒的是,過去為了迎合西方陣營,丹麥屢次跟隨美國干涉中國的內政,例如允許臺灣官員訪丹并在所謂的“民主峰會”上發(fā)表不當言論。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中丹關系的基礎。如今自家后院起火,想要借助外部力量平衡美國影響,上述歷史問題無疑成為一大障礙。
東方的“友好信號”?
縱觀全球,具備足夠實力與美國抗衡,同時在格陵蘭問題上與丹麥不存在直接沖突的國家,似乎只有遠東的中國了。因此,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匆忙飛赴北京,既合情合理,又充滿微妙意味。
中國對于格陵蘭島的態(tài)度始終清晰:尊重丹麥在格陵蘭問題上的主權及領土完整。這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也為雙方交流奠定了基礎。
不過中國也講究禮尚往來。王毅外長與拉斯穆森會面時,委婉提醒丹麥應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保持清醒,支持中方的正當立場。言下之意是:若想獲得我們的理解和支持,必須在臺灣等相關議題上展現誠意。
會談期間,中方可能提到了某些丹麥企業(yè)與臺灣存在業(yè)務往來的狀況,并順帶提及中國企業(yè)在格陵蘭投資的可能性,比如稀土領域的合作機會。這既是警告,也是一種潛在的利益吸引。
北京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中國不會干涉格陵蘭的主權歸屬,但如果丹麥希望通過中國經濟力量來制衡美國影響,或者期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提供援助,那么丹麥必須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與中國保持一致。
中國在北極同樣有自己的長遠規(guī)劃,包括科學研究、航道利用以及資源開發(fā)等方面。一個和平穩(wěn)定、共同繁榮的北極才符合中國的整體利益。美國企圖將格陵蘭乃至整個北極變成排他性的后花園,顯然不符合這一愿景。
格陵蘭的命運注定不會平靜。這不僅是丹麥與美國之間的博弈,更是全球大國圍繞北極展開角力的一個縮影。
憑借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美國顯然是這場游戲中的主要玩家。其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以及各種明暗手段,顯示出堅定的決心。然而,這種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遲早會引起包括盟友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反感。
丹麥當前面臨的局面十分復雜,需要在美國的壓力、國家主權、格陵蘭居民意愿以及國際社會可能的支持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對丹麥的外交智慧提出了嚴峻考驗。
拉斯穆森此次訪華可被視為丹麥嘗試“外交多元化”,以減輕美國影響的努力。然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丹麥自身的表現。只有在對華關系上表現出真誠,丹麥才能真正贏得尊重與支持。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格陵蘭問題上將繼續(xù)堅持原則立場,同時根據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利益靈活運用經濟和外交工具。盡管中國未必會直接介入偏袒任何一方,但在推動北極多邊合作、反對單邊霸權方面所能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此外,格陵蘭本地的政治走向和民眾態(tài)度也是一個重要變量。獨立公投的呼聲、外部勢力(包括美國資本)對當地政治的滲透等因素,都為局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結語
總而言之,格陵蘭的局勢是由地緣政治、資源爭奪以及大國博弈交織而成的結果。隨著冰川持續(xù)消融,暴露出來的不僅是億萬年埋藏的土地和礦藏,更是赤裸裸的國家利益和冷酷的地緣算計。
丹麥若想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較量中保住自身權益,恐怕還需深思熟慮,明確立場,運用智慧和能力妥善應對。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北極冰原下的這場隱秘較量,才剛剛拉開帷幕。
信息源:
CIA等機構被曝在格陵蘭島搞間諜活動,丹麥召見美國大使,界面新聞2025-05-08。王毅同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會談,北晚在線2025-05-19 。王毅:在格陵蘭問題上,中方尊重丹麥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5-05-19 18:20 直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