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根據5月12日發(fā)布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美各取消91%的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相互調整后的關稅于5月14日正式實施。中方表示,中美邁出了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5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被美媒記者問及中美何時就經貿高層會談發(fā)布聯合聲明時所說:“中國有句話‘好飯不怕晚’,我想無論什么時候發(fā)布,世界的反應都是積極的。”
特朗普(資料圖)
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臨甲7號沙龍”專題吹風會上,我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梁建軍做出了重要表態(tài),起著定心丸的作用。首先,對于中美這一輪關稅互動,梁建軍用一句話直切要點:只有斗爭,才能贏得尊重,妥協或綏靖只會讓對方更加猖狂,為所欲為。面對美方的關稅大棒,中國沒有退縮,而是第一時間采取對等反制措施。梁建軍的這句話,本質是向國際社會傳遞一種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共贏。
自從特朗普政府對全球發(fā)起關稅戰(zhàn)以來,全世界都在盯著中國的一舉一動,如果中國選擇“妥協”,那么歷經數十年才形成的全球貿易秩序可能真要毀于一旦了。但中國堅決反制美國,積極跟美國斗爭,不僅是在維護自身利益,更是在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維護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積極跟美國斗爭,也是站在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前面,幫助他們抵擋美國的霸權施壓。如果不是中國在前面頂著,那么包括日本、印度甚至是歐盟這些國家,哪有資本氣定神閑的跟美國討價還價。
在中美發(fā)表聯合聲明前,歐盟、日本這些美國的貿易伙伴,都在斟酌措辭,積極對美國示好,生怕一不小心得罪特朗普,錯失了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結果特朗普并不領情,見到對方有所退讓,立刻就開始漫天要價,提出更多過分的條件,然后他就有資本對選民吹噓,自己的關稅政策是如何如何成功。而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對美國不需要低聲下氣、卑躬屈膝。我們反制的效果非常好,有力維護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迫使美國在日內瓦與中方坐下談,雙方采取了對等措施,關稅該取消的取消,該暫停的暫停。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達成“關稅休戰(zhàn)”已經過去了約15天,在這個時間段,中方已經做好了布局。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糧集團正在對巴西的桑托斯港口進行建設,讓這座老舊的港口成為拉美對華出口農產品的重要門戶。相比之下,美國大豆對華出口額已經暴跌36.8%,為17年來新低。要知道,中國是美國大豆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現在對華出口額持續(xù)下降,使得美國大豆的庫存刷新了5年最高值,達到了1034萬噸。
中美兩國簽署協議也并不意味著已對經濟產生實際影響的貿易戰(zhàn)宣告結束。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該協議繼續(xù)推進 “戰(zhàn)略必需品的經濟脫鉤 ”進程—美國將據此減少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但 “普遍脫鉤 ”并非美國的政策意圖。盡管有效關稅稅率較5月12日之前103.6%的水平大幅下降,但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在利用關稅來推行旨在促進美國制造業(yè)發(fā)展和減少貿易逆差的進口替代議程,這可能會進一步擾亂貿易流動和供應鏈。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博弈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從中方單方面被卡脖子,發(fā)展到雙方各有王牌,打得有來有回。特朗普重新揮舞半導體大棒,是還在妄想利用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壟斷地位,最后與中方做一筆生意。正因如此,不光特朗普政府應該收回成命,以免加深中美隔閡,其他國家和組織都該仔細想想,是僅著眼于當下參與封鎖中國,還是放眼未來,與中國深度開展科技合作,實現長久的互利共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