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的一個傍晚,北京朝陽公園。
一對男女穿著低調,正遛著一只黑白花的柴犬。
女人蹲下身子,熟練地用紙巾清理地上的糞便,身邊的男人則輕聲提醒:“別弄臟了裙子。”她笑著說:“沒事兒,我熟練工種了。”
狗狗搖著尾巴跑遠了,男人下意識地跟了兩步,目光一直沒從她身上移開。
路人認出了這對低調的情侶:“那是張佳寧吧?旁邊的是高至霆?”
原來是他們。
張佳寧,35歲,因出演《一閃一閃亮星星》的“林北星”大火。
她用一張凍齡臉和一身不動聲色的演技,征服了觀眾,也走進了屬于她自己的高光時刻。
但這個看上去總帶著溫柔笑意的女人,小時候卻曾跪在父親面前求醫藥費,結果被一句“別來打擾我”斷了最后一絲血緣牽掛。
她的這一路,是扛著傷長出來的。
01 “沒有張曉龍,就沒有現在的我”
1989年冬,吉林遼源。風大雪厚,一個女孩哇哇墜地。
母親是音樂老師,溫和耐心。父親是國企高管,卻不喜這個女兒。
“家里得有個兒子”,他常這么說。即便兩人離婚后,他也從未主動探望。每月500塊的撫養費,說斷就斷。
13歲那年,母親病倒,查出腫瘤。張佳寧鼓起勇氣給父親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冰冷的回應:“別來煩我,我已經有新家了。”
她抱著話筒一夜未眠,那年冬天,比以往更冷。
是舅舅張曉龍救了她。
“她是我外甥女,但我當自己女兒在養。”張曉龍說。
他一把年紀,還在橫店劇組打拼,卻把僅有的10萬塊積蓄全數拿出來救姐姐。
從那天起,張佳寧跟著舅舅到了北京。那個家不大,溫暖卻是實打實的。
早上五點,天還沒亮,張曉龍敲門叫她起床:“去,練臺詞。演戲這行,偷不得懶。”
她曾抱怨過:“別的孩子周末睡懶覺,我天天被你抓著練習。”
他只回了一句:“你可以不當演員,那現在就回老家去,當個老師也行。”
張佳寧愣住了。她知道,自己沒得選。
2005年,她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張曉龍沒掉淚,只拍了拍她肩膀,說:“別丟人,撐住。”
02 “她不是漂亮臉蛋,是吃苦耐勞的命”
中戲畢業那年,她接到了第一部劇——《小姨多鶴》,在劇中演一個從清純少女變為精神錯亂的女人。
沒幾場戲,但她演得格外認真,收工后常躲在道具間默默練哭戲。
“她哭戲太猛,有次演完直接昏過去。”同組老演員回憶。
后來她接了《媳婦的美好時代》,又是農村姑娘、又是洗衣做飯,她一口方言念得順溜,導演說:“像是從地里刨出來的。”
再后來,《溫州一家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懿傳》一部接一部地來,她開始有了點名氣。
但觀眾只記得她是“那個演五姑娘的”“那個懟魏嬿婉的”,沒人叫得出她的名字。
有人調侃她:“你這叫戲紅人不紅。”
她不在意,“能被記住角色,就是演員的成功。”
兩年18部戲,拍到帶狀皰疹,連醫生都勸她停工。她咬牙堅持:“不是我拼,是我沒退路。”
有人問她:“靠舅舅張曉龍,有沒有走捷徑?”
她笑著說:“走捷徑的話,我早就上大女主了。現在還在這拍打醬油的戲?”
03 “不是不想嫁,是不敢賭”
張佳寧從不回避原生家庭的傷。
她在綜藝里說:“小時候最怕的事,是聽到有人說‘你爸來接你了’。我爸,從沒來過。”
也因此,她對婚姻格外敏感。
“我不是恐婚,是我不敢拿自己的命去堵一個不確定的結果。”
2017年,有人拍到她和演員葉祖新一同出行。后來沒了消息,她也沒澄清。
媒體等她回應,她只說:“感情這事,過了心里那關,才叫真。”
2022年,《小城故事多》拍攝期間,她與高至霆因戲生情。
一個35歲,一個29歲。
一個沉穩內斂,一個活潑熱情。
她怕外界非議,他卻說:“如果你怕,那我來。”
兩人私下從不秀恩愛,只在公園、超市、迪士尼默默出現。被網友認出時,她也不躲:“戀愛嘛,又不是偷情。”
導演透露:“劇組里他倆默契得像老夫老妻,一句眼神就知道下句臺詞在哪兒。”
2025年初春,有網友拍到兩人一起遛狗。張佳寧蹲著清理狗便便,高至霆在一旁接紙、扶肩、開車門,一氣呵成。
有人說:“這不像娛樂圈,像再普通不過的情侶。”
04 “比漂亮更難的,是耐看;比熱度更難的,是沉淀。”
2023年,《一閃一閃亮星星》播出。
張佳寧扮演18歲的林北星,被觀眾追捧:“35歲還能演高中生,這是怎么保養的?”
可她知道,觀眾真正上頭的,不只是臉,而是那個普通女孩在故事里的真實和可愛。
她說:“可能我長得不驚艷,但讓人有代入感。大家會覺得,自己也可以是林北星。”
她成了“被暗戀專業戶”,也成了“普通女孩”的代言人。
《私藏浪漫》繼續延續這個設定,《沙塵暴》里又挑戰情緒復雜的反派角色。她一次次在挑戰中前進。
2025年,她依然住在朝陽區的老小區,會親自買菜、會騎電動車、也會深夜一個人去便利店買酸奶。
高至霆曾說:“她在片場是林北星,回家是張佳寧,真實得不像演員。”
或許,這就是她能讓人喜歡的原因。
她不像很多流量演員,靠造型、靠濾鏡、靠熱搜,她靠的是實打實的角色塑造,和十幾年如一日的認真演戲。
“別人演戲是工作,她演戲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導演給她的評價。
尾聲
35歲這一年,張佳寧站在一個全新的人生節點上。
她不再執著于讓人記住她的名字,而是讓角色說話。
她也不急著結婚成家,而是把重心放在真正想要的東西上。
她活得低調,卻活得明白。
她說:“愿意演戲一天,我就不會離開片場。”
這是她的人生態度,也是她最大的底氣。
不靠熱搜、不靠炒作,她只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如果說張曉龍是她最初的保護傘,那么如今的她,已經學會做自己的傘。
未來她會不會大紅、結婚、生子,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已經成為最好的自己。
那就已經足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