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號那天,朱媛媛走了。
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朋友圈里一片沉默,幾個老同學發(fā)了又刪、刪了又發(fā),好像怎么表達都不夠。
她跟癌癥抗爭了五年,最后還是沒能扛過去。
走得特別安靜,是在丈夫辛柏青懷里走的,就像她生前希望的那樣——不吵不鬧,不留遺憾。
她的遺囑公開之后,很多人紅了眼眶。
骨灰撒進大海,角膜捐給了青島眼科醫(yī)院,房產(chǎn)和大部分積蓄也都捐給了癌癥兒童基金會。
她說:“我這一生,能演戲、能愛人,已經(jīng)很圓滿了。”她不想讓人記住她躺在病床上的樣子,只想留下銀幕上那個笑著的角色。
她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是五一勞動節(jié)那天,在社交賬號上發(fā)了一張片場背影的照片,配文寫著“繼續(xù)向前”。
那時候她已經(jīng)瘦得厲害,但眼神還亮著,像是在告訴所有人:我還沒放棄。
拍戲這事兒,她是真拼。2020年查出卵巢癌三期,化療讓她掉光了頭發(fā),吐到站不穩(wěn),免疫力也垮了。
可她沒停工,只要身體稍微好點,就回劇組。
有時候剛打完針,下一秒就坐在監(jiān)視器前對臺詞。黃曉明說她永遠比別人早到現(xiàn)場,陶虹記得她總能把氣氛帶起來,張國立更佩服她為了一個角色可以豁出去。
導演韓延評價她:“她不是在演戲,是在用命去貼近角色。”
她自己也知道時間不多了,卻還在病房里偷偷藏漫畫書,逗那些小病友開心。
有次護士看見她把自己的假發(fā)戴在一個小女孩頭上,笑著說:“你戴上這個,就是小公主啦。”
2023年有個公益晚會,她匿名捐了30萬。
沒人知道是誰做的,直到現(xiàn)在才被提起。
她不是那種愛高調(diào)做慈善的人,但她一直在悄悄地幫人。
告別儀式辦得很低調(diào),沒有追悼會,也沒有挽聯(lián),只有白玫瑰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大廳里。
辛柏青在訃告里寫了三個字:1057。
后來有人猜,那是他們一起走過多少天的意思,也可能只是他想說的一句私密情話。
不管怎樣,這三個數(shù)字讓無數(shù)人破防了。
劉敏濤、李乃文、王千源這些中戲93級的老同學都來了。
當年他們是“明星班”,如今只剩下了回憶。
有人說她最可惜,明明還能演很多好戲,偏偏走得這么早。
她留下的作品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扎扎實實。
《潛伏》里的她,溫柔又有力量;《金婚》里,她把一個妻子的隱忍和堅韌演得入木三分;《送你一朵小紅花》里,她演的是一個癌癥孩子的母親,那場哭戲,觀眾跟著她一起淚崩。
她不是靠流量吃飯的演員,而是靠實力說話的那種人。
她的離去,不只是少了一個好演員,更像是青春里一塊重要的拼圖永遠地缺失了。
她活著的時候,總是想著別人;走的時候,也只留下溫暖。
她的角膜已經(jīng)幫助兩位患者重見光明,而她的房子即將被拍賣,所得全部注入癌癥兒童救助基金。
有人說,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只要還有人記得她、提起她、說起她的故事,她就沒有真正離開這個世界。
愿她在另一個世界不再疼痛,也希望她的同學們能慢慢走出悲傷。
畢竟生活還要繼續(xù),就像她說的那樣——要好好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