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剛剛在5月20日客場擊敗北京,拿下隊史首個CBA總冠軍,成了歷史上第8支冠軍球隊,這本來是件值得通宵慶祝的事,結果這次奪冠,主場球迷能到場的卻不多,氣氛比想象中冷靜得多,別說煙花熱搜,連現場的熱鬧都被人數“限流了,大家還沒從“首冠狂歡緩過來,新的難題已經砸到了頭上。
問題來了,廣廈剛舉起總冠軍獎杯,馬上又得面對亞冠聯賽的抉擇,這亞冠不是歐冠,不是CBA賽季的“彩蛋,而是個夾在全運會和休賽期之間的“雞肋賽事,去年遼寧三連冠后也遇到同樣的局面,主力和外援都在休息,結果只能派替補和短期外援去湊數,比賽打得不盡人意,球迷和自媒體在網上各種對噴,一邊說擺爛丟人,一邊說沒必要為亞冠耗死主力,這回輪到廣廈,劇情幾乎一模一樣,連吐槽的臺詞都能照搬。
先說現狀,亞冠聯賽定在6月7日迪拜開打,全運會則是6月5日開始,廣廈的核心孫銘徽、胡金秋、趙巖昊、趙嘉仁都要代表四川打全運,主力全員請假,外援這邊也懸,聯賽剛完賽,外援們基本都歸心似箭——誰還愿意為一個“沒啥含金量的亞冠再耗一波,況且俱樂部要是花大錢全請過來,性價比實在感人。
這就很尷尬了,廣廈剛拿冠軍,正該趁熱打鐵,結果亞冠這局,連主力陣容都湊不齊,你說要放棄全運會,主力球員的個人榮譽和地方任務咋辦,真要像去年遼寧一樣擺爛,球迷、媒體、管理層,誰都不會滿意,亞冠成績差了,外界肯定要對噴,覺得CBA冠軍丟人現眼,要是全主力出戰,傷病風險、體能消耗、后續賽季影響全都得算賬,怎么選都是兩難。
站在俱樂部角度,廣廈其實也沒得太多選項,一是學遼寧,主力去全運會,亞冠就讓替補和年輕人頂上,外加短期外援撐個門面,反正亞冠在國內球迷心中本就“存在感極低,成績也不太會影響CBA的整體評價,這方案最大限度保護主力健康,俱樂部省心省力,但形象層面確實有點“擺爛,輿論場上少不了被嘲諷幾句。
另一種方案是顧及總冠軍的面子,至少帶上三名外援配合部分替補,爭口氣打出點樣子,但現實擺在眼前,剛打完一個賽季,外援狀態也不見得有多好,主力都不在,外援孤掌難鳴,真打出成績也難,萬一還得花大錢,最后還被人說“花錢買難受,那就更郁悶了。
其實這事放在CBA整體環境下看也挺諷刺,亞冠聯賽本來是展示中國俱樂部實力的舞臺,可偏偏賽程和本土大賽撞車,聯賽剛收官,球員、外援都疲憊不堪,誰也不愿意再拼命,去年遼寧打得不怎么樣,結果今年輪到廣廈,還是老問題,怎么選都有人不滿,這不是個別球隊的問題,是整個聯賽和制度的矛盾。
有網友說,亞冠成績其實對CBA影響有限,真要說“丟人,大家罵兩句也就過去了,畢竟大家都知道主力不在,不是代表中國籃球的最高水準,主力保全運、外援休假、替補練兵,成了無奈的“行業共識,但也有人覺得,既然代表CBA出戰,哪怕是雞肋賽事,也不能太過隨便,畢竟頭頂“冠軍光環,形象不能全靠解釋。
廣廈俱樂部其實也挺無奈,剛拿冠軍,主力要休息,外援要走,球迷還沒慶祝夠,亞冠的鍋又要背,怎么選都是“刀口舔血,既怕成績難看被噴,又怕主力受傷影響下賽季,真要讓他們全力以赴,估計也沒人真心愿意吧。
說到底,這事就是CBA和亞冠兩頭都想占,結果哪頭都不討好,俱樂部要面子也要里子,球員考慮身體也想爭榮譽,外援看重合同也想休假,各有各的算盤,最后只能由替補和年輕人“頂雷,整個行業都在“擺爛與不擺爛之間徘徊,球迷只能感嘆,冠軍也有冠軍的煩惱。
最后怎么選,廣廈估計還是會“遼寧模式——主力保全運,亞冠派替補加外援湊陣容,成績看緣分,形象靠公關,畢竟球員健康和下賽季才是俱樂部的重中之重,真要硬拼亞冠,萬一出點事,才是真的“得不償失,球迷想看熱鬧也得理解現實,冠軍不是萬能卡,日子還得按步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