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5月23日電(李東標)夏日的皖東大地,綠意盎然,生機勃發。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蘇皖省際毗鄰區域內,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光伏企業生產線上,AGV物流小車來回穿梭運送零部件;芯片工廠倉庫里,排列整齊的芯片產品正在整裝待發;科技園里,人工智能開發工程師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大數據算法解決方案……這一幕幕場景,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注腳,也見證著安徽滁州與江蘇南京這對省際“好鄰居”雙向奔赴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合伙人”。
近年來,滁州市始終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以“融圈進群”為方向,借東風、搭平臺、促合作,推動招大引強活力迸發、產業合作如火如荼、民生互惠富有溫度,高質量發展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滁寧城際鐵路列車。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聚焦“雙招雙引” 創新發展動能更強勁
走進滁州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款“低空經濟智能巡警”平臺頗為惹眼。
據了解,該平臺通過AI大模型和小目標識別算法技術“空對空”自主識別、動態鎖定闖入禁飛區的飛行器并進行驅離;在復雜環境中精準找到“黑飛”操控者,有效解決低空經濟領域的監管難題。目前,這款“多模態大模型+無人機”解決方案已完成全方位測試,即將投入正式使用。
去年10月,滁州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將總部由外地遷入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此前我們考察了不少地方,滁州人工智能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政府對企業全方位的服務扶持,以及園區的產業鏈資源優勢,是促使我們選擇落地滁州的關鍵因素?!痹摴径麻L秦家明介紹,該公司還推出招商賦能平臺、工業互聯網智腦運營平臺等多項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拳頭產品,成立安徽首個民辦非營利性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為滁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創新動力和人才支撐。
“來滁州,既有歸屬感,又能實現個人價值與城市發展的雙贏?!边@是不少來滁州創新創業的客商、人才的共識。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滁州市深入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大學大院大所合作,建立各類實習實踐基地400多個,全市已獲批各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13家。
俯瞰皖蘇交界處的滁州市南譙區。(南譙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安徽盛世高科軌道裝備有限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家住江蘇南京市浦口區的許智每天早出晚歸、跨省通勤。2011年,他所在的這家公司從南京浦口區頂山街道“搬家”到滁州汊河鎮。如今,這家公司已從落戶時的150名工人、年銷售額8000萬元發展到擁有280名工人,銷售額實現翻番。
源源不斷的人才與滁州“雙向奔赴”,為滁州科技和產業創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24年,滁州連續3年榮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稱號。新引進高層次人才663人,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4.1萬人。新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數均居全省第2位。連續3年成為全省人口凈流入3個城市之一,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
據統計,2021年到2024年,滁州引進滬蘇浙地區億元以上項目超800個、實際到位資金居全省第一。眾多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為滁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產業合伙” 協調發展前景更廣闊
位于滁州市來安縣東南部的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與南京江北新區一河之隔,從這里驅車30分鐘即可到達南京市區。近年來,來安縣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全面推動與南京國家級江北新區等高對接、無縫對接、協同對接。
在位于該功能區的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30條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線高效運轉、600多臺物流機器人來回穿梭,歷經硅片的切割、清洗到電池片的制造等環節后,一塊塊光伏電池片從這里接續下線。
“我們在滁州總投資126億元的年產18GW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項目,日產700萬片電池片,集團研發總部也落戶滁州生產基地?!痹摴靖笨偨浝須W陽建波介紹,滁州已形成光伏產業所涉及上中下游產品的完整產業鏈,這給了企業在滁州繼續加強產線技術改造和擴大產能的信心。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華網發(呂華 攝)
從落地生根到發展壯大,越來越多像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這一最大勢能、最大紅利,在滁州這片發展熱土上成長起來。
在安徽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條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奥鋺舫菔心献S區以來,我們的產線一直都是滿產狀態,預計今年產值將達2億元,比去年增長50%以上。我們有許多客戶就是南京浦口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扎根長三角具有最為直接的區位優勢。”該公司生產負責人肖建州說。
“總部研發在浦口、生產制造在南譙”。近年來,滁州市南譙區積極推動半導體和電子信息產業從“點上開花”邁向“鏈上成景”。截至2024年底,全區納入產業庫統計的18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營收)48.75億元、同比增長約84%,成為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芯”高地正在皖蘇交界處崛起。
聚焦民生福祉 共享發展成果更豐碩
在滁州,全面覆蓋的“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日益密切的醫療教育服務、越織越密的“零距離”交通網……長三角一體化正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群眾。
長期居住在來安縣的南京市民胡守道是跨省上班族的一員,去年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想要辦理充電樁安裝手續。來到國網來安縣供電公司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營業廳,胡守道當場就辦好了手續。工作人員介紹,為方便兩地群眾辦事,汊河鎮和南京永寧街道兩地供電部門打通數據通道,分別開設“跨省辦電”綠色窗口,讓“跨省辦”變成“社區辦”。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加快推進,兩地居民看病就醫更方便。據滁州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大力支持醫療機構通過合作辦院、設立分院、組建醫聯體或??坡撁说刃问剑c長三角各大醫院合作。截至2024年底,滁州市累計簽約合作項目424個,包括設立分院3家、醫聯體55家、分中心33個、科室合作66個、專家工作室74個、??坡撁?01個,實現共建共享市域全覆蓋。
寧滁兩地醫生正在進行業務交流。新華網發(呂華 攝)
在方便群眾就醫的同時,滁州市還提速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界發展、交通先行”。滁寧城際鐵路安徽段正式運營、寧滁毗鄰公交班線已達7條、汊河船閘開展試運營、明光通用機場建成、寧洛高速改擴建提前通車……隨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步伐愈來愈快,滁州與南京兩座城市正由“好鄰居”悄然變成“一家人”。
在教育合作方面,滁州市充分利用滬蘇浙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設立分校、整體托管、協作幫扶等方式提升學前教育、中小學辦學水平。重點開展教師培訓交流合作,2024年以來全市已有502人次赴南京學習交流,新增定遠縣、明光市、鳳陽縣部分中小學與南京市學校簽訂結對共建協議。
此外,滁州市還不斷優化“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建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為企業提供政策、人才、金融、科創等72項“一站式”服務。深化跨區域政務服務合作,在全市行政服務窗口已實現14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72項事項南京都市圈“跨域通辦”。
“我們要勇于創先爭優,推動更多工作實現并跑領跑,堅持以一體化引領高質量發展,揚滁所長、主動融入,搭建一批重大合作平臺,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建立一批重大合作機制,實現在安徽‘總量第一方陣、人均靠后’向‘總量第三、人均前列’的歷史性轉變?!背菔形瘯泤莿疟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