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能隨便吃,必須要知道這幾個禁忌!
寧可柜上藥生塵,但愿天下無病人。
中藥,是中國醫藥的統稱,建立在中國傳統的中醫理論之下的治療藥物,一般認為中藥的毒副作用非常小,所以日常認為中藥可以隨便吃、隨便飲用、服用,不會有副作用,但實際上,中藥并不是“人畜無害”的。
下面來說幾個關于中藥的小禁忌,對于想要使用中藥治病、調理身體的人,應當了解這些。
一、不對癥下藥是禁忌
對癥下藥是必須的,很多時候,由于某些人盲從盲信所謂現代科學的西醫,導致對中醫采用貶低態度,認為中醫并不能有科學的辯證、數據,更無法做到對癥下藥,但實際上,中醫最講究的就是對癥下藥,非對癥下藥而病不能治。
二、特殊時期、特殊體質不能用中藥
一般認為,在孕期、生理期、某些手術或受傷期間,部分中藥會導致身體不適、或疾病更加嚴重,實際上,這也是屬于對癥下藥的范疇,若無法根據不同體質和身體、生理狀況來下藥,則藥石無靈且會增加身體負擔。
三、中藥是藥物,不可長期服用
很多人把中藥當成是一種補品,而不是把它當成藥物,實際上,中藥也是藥物,它不是補品,更不是普通的食物,有病吃藥,無病就別吃,不可以長期服用,是一個中藥使用的常識,必須要明白這一點。
四、中藥為什么不能隨便吃
現在,中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為中藥對調理身體有很大的好處,一些疑難雜癥也能夠用中藥來調理緩解,且副作用少,最重要的是可以治標又治本。
但是您知道嗎?吃中藥的禁忌非常多,如果服用不當的話反而會傷害身體。
中藥在很多人看來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很多時候有點大病小病都會去藥房抓點中藥吃吃,但是,中藥沒有根據辯證服用的話,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其中尤其以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藥為代表,上述的患者就是因過服苦寒涼散的中藥,導致一系列的癥狀,最后不得不來就醫,中藥理論有“辨證論治”之說,辯證錯誤了,或者用藥過度了,都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所以“是藥三分毒”,中藥要在經驗醫師指導下服用,且應“中病即止”。
最后,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調理后,出汗癥狀已經慢慢得到了改善,從一天要換十幾套衣服,到幾套,最后到2-3套衣服,胸悶心悸也緩解了,出院后再次來門診復診,已經不怎么出汗了。
中醫認為,涼性的中藥是不能長時間喝的,尤其是體寒的人。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中藥的藥性也是不一樣的。
若用中藥養生,就要注意藥物的寒熱溫涼之性,苦辛酸咸之味,而人的體質又有陰虛陽虛之異,病情又有熱癥寒癥之分,四時又有炎夏寒冬之別。
所以,要能正確地應用中藥養生,就應當做到全方位的考慮,做到辨癥選藥,有的放矢。如陰虛火旺體質者,就該選用滋陰生津之藥;陽虛怕冷體質者,則要選用溫補陽氣之物;春夏燥熱,選用清補之味;秋冬寒涼,常用溫補之品。合理藥養,必能收到預期效果。
枸杞、胖大海、人參、甘草等,都是我們常見常用的中藥,人們會根據自己的方法來食用,但到底對不對呢?服用的量多量少有關系嗎?
五、服用中藥的禁忌
1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抗衰老的作用,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可以適當吃點枸杞,但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正在感冒發燒、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安全用量:每日6-12克。
2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陽虛體質者不適合服用;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應慎服;陰陽兩虛型、痰濕型、血瘀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安全用量:每日5-10克。
3金銀花
金銀花是寒性的,不但能夠清里熱,還能夠散表熱。但因為它的藥性偏向寒性,所以不能夠長時間服用,尤其是那些脾胃寒、陰證瘡瘍或氣虛體弱的人以及女性在月經期間都是不能服用的。
安全用量:每日6-15克。
4胖大海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于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啞,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啞用胖大海無效,特別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虛者應該慎用。
安全用量:每次不得超過3粒。
5人參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有大補元氣、生津安神、補脾益肺、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體虛之人最宜服用,但身強體壯者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易引起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實證、熱證而正氣不虛者忌服。服用人參后忌吃蘿卜、忌飲茶,忌與葡萄同食。
安全用量:每日5-10克。
6決明子
決明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中藥材,它也是偏向寒性的中藥,它有降低血脂、血壓以及清肝明目的作用。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的話,會引起腹瀉及女性月經不調。有泄瀉、低血壓者及懷孕女性更加要慎用。
安全用量:每日9-15克。
7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補益心脾、潤肺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效,但長期服用能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還易引起低鉀血癥,導致心律失常、肌肉無力等。濕盛脹滿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2-10克。
此外,日常服用的板藍根,藥性苦寒,屬于清熱解毒之品,對于體質較強、易上火的人群療效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屬于虛寒體質,面色發黃且經常拉肚子,則不宜久服,否則會因其苦寒傷胃;市場上流行的減肥養顏類中藥制劑,大多含有大黃、蘆薈等藥物,多屬苦寒性味,不宜久服,否則不但損傷脾胃,還可引發黑結腸病、腎結石等病癥。
溫馨提示: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中或方法及觀點僅供學習與參考,如需借鑒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用藥或嘗試!若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