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電影《向陽·花》在各大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這部電影由馮小剛導演,趙麗穎等演員主演。影片豆瓣評分是6.4分,院線票房是2.3億元。無論是評分,還是票房,都不夠理想。基于正片內容,我認為,它其實算是一部趙麗穎主演的佳作,配得上更好的口碑和票房。當然,其口碑和票房不夠理想,我認為,可能和影片的敘事節奏有關系吧。
從電影《向陽·花》當中,我可以看出相對明顯的小說痕跡來。可能,小說的敘事和電影的敘事,還是兩種相同不同的路徑吧。當然,這兩種藝術形式都有一個相同的底色,那便是,在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去呈現人文底色。《向陽·花》在這個人文屬性上,是非常值得點贊的,也是其成為佳作的原因所在。
這部電影關注的是女性邊緣人。刑滿釋放的那批女性犯人,她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她們的生活,又是否有值得我們這個社會整體關懷的呢?這是作品本身想要傳達的主旨。這個主旨,對于社會的健康發展而言,是真正的主旋律、正能量的。所以,我并不認為這部電影是揭露社會黑暗、抹黑咱們國家等等。相反,我認為,這樣的電影,是為時代負責,帶著社會整體向更文明方向發展,避免更多的社會戾氣等等。
比如,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后,我們能不能從生命個體的角度,不再歧視刑滿釋放的人員。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這一點,而不是像賓館老板那樣,動不動就歧視刑滿釋放人員,那我們這個社會,是不是就會更和諧了呢。這其實就是小說或者電影想要實現的最終的人文關懷。在這一點上,《向陽·花》和《悲慘世界》是相同的。
在《悲慘世界》當中,有冉·阿讓這樣的具備人文關懷的男主人公。而在《向陽·花》當中,則有一位同樣具備人文關懷的女管教(女警花)。這樣的角色,也是我們經常講的,溫暖的作品當中那些溫暖的角色。溫暖的作品,不是憑空說好的作品,不是美化生活的作品,而是直面苦難的同時,又能夠拿出偉大人文關懷的作品。《向陽·花》在這個屬性上,斷然不是一部差的作品。
而為什么很多影迷說這部電影差呢?有專門研究犯人刑滿釋放之后生活的專家,在接受電影媒體節目訪問的時候表示,這部電影后半程的部分失真了,因為女性刑滿釋放人員,有專門的服務和安排,一般情況之下,不會出現影片后半程的那些悲慘事情。這種批評,當然也成立,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文藝理論事實:文藝作品,是可以呈現個例的,而不必為大多數共性案例寫作。
所以,《向陽·花》后半程當中,女主角們遭遇的那些事情,作為經常閱讀嚴肅文學的我來講,可以接受,并且承認它是事實。對于這種承認,也并不是要抹黑什么,而是要遵循嚴肅文學、嚴肅電影的社會價值——即便只是個例,我們也應該努力呈現,并且通過呈現的方式,“引起療救的注意”,最終,讓個例也不存在了。每呈現一處黑暗,光明就會覆蓋過去,這就是嚴肅文學和嚴肅電影的價值所在了。
部分影迷覺得這部電影后半程失真,可能和這部電影自身的敘事結構也有一些關系。我在剛才已經聊到了,觀影的時候,明顯感覺出它的小說樣貌來。小說敘事,是有自己的敘事節奏的。而電影,也有自己的。從電影結構來講,《向陽·花》后半程的故事,是缺乏一個更為巧妙的故事總攻的。尤其是缺乏對于這個故事總攻設計上的更多合理性打造。
所以,當女主角把犯罪團伙的老大打個半死的時候,很多影迷不相信的。這種偶然性,在電影當中,不太容易成立。但是,在很多嚴肅文學作品當中,生存都是偶然性的,更何況是女主人公偶然間把一個犯罪分子打到頭破血流呢。
基于此,我感覺,如果馮小剛導演把《向陽·花》改編成為一部8集或者12集的電視劇作品,把更多細節打磨出來,而不是讓觀眾影迷腦補的話,那這部戲的后半程就充滿合理性了,大家看起來,應該就會產生更多認同了吧。當然,我的見解,也不一定對。
至于趙麗穎的表演,在《向陽·花》這樣的有價值的作品面前,她的表演,是值得點贊一下的。她的表演,當然沒有實現完美,但她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堅持現實主義的影視風格,未來,一定會有成就。(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