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導致該校6800名國際學生面臨強制轉學或身份失效的危機。
這一事件遭到美國多所頂級名校的抵制和抗議,但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絕不退讓。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天發表的聲明,這次決定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說,“招收國際學生是一項特權,而非權利,由于哈佛大學屢次違反聯邦法律,這項特權已被撤銷。”
目前,距離哈佛畢業典禮還有一周時間,于那些即將畢業的國際學生來說,在畢業前夕拿不到畢業證,無疑是一場災難。
哈佛大學公開聲明說,哈佛大學國際學生和學者來自14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一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哈佛和國家造成嚴重損害。
事實上,這一決策是特朗普政府與哈佛長期矛盾的集中爆發,是一場美國極右翼和極左翼的一次決戰前的試手。
一、美國左右互搏!
特朗普政府此次行動的直接導火索,是哈佛大學強硬拒絕國土安全部提出的各種安全要求。
2024年4月以來,哈佛大學校內多次爆發針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抗議活動,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迫于猶太金融資本的壓力,多次要求哈佛改革管理結構、招生政策,并提交國際學生行為記錄。
但是,哈佛校方一直以違反憲法為借口拒絕配合。
隨著雙方對抗行為不斷升級,美國國土安全部直接指責哈佛大學危害國家安全,縱容反美激進分子,甚至還無端攀扯到中國頭上。
實際上,特朗普極右翼政府與哈佛大學極左翼組織的直接對撞,說2023年10月爆發的巴以沖突在美國內部的矛盾折射。
毋庸諱言,美國政府早已被猶太資本深度控制,在美國社會構建禁止反猶主義的政治原則,是猶太人必須達成的政治訴求。
2024年5月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20票贊成、9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該法案主張將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對反猶主義的定義編入美國《民權法》關于反歧視的章節。該組織主要反對或認為反猶主義的最嚴重特證就是:“否認大屠殺的事實,說是猶太人編造的。這不屬于言論自由的范疇。”
這一事件被普遍認為是猶太人鞏固在美國統治地位的重大節點。
美國猶太人在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有72%的選票投給特朗普。2025年5月6日,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以色列的主要游說團體)提出全面親以色列的法案《國際政府組織反抵制法案》,將對支持國際抵制以色列的美國人處以最高 1 萬美元的罰款和最高 20 年的監禁,即使是由聯合國領導的抵制。但是,這個法案被認為是“因為它對第一修正案賦予的言論自由權構成了威脅”而被撤回。
特朗普的支持者基本盤包括基督教福音派,占美國選民26%,末日預言理論將以色列復國視為基督再臨前兆。因此,福音派堅決支持以色列復國并發起末日之戰。
特朗普政府2025年撥款1.8億美元支持以色列定居點建設,其中4300萬美元來自福音派團體的捐贈。
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與以色列的關系確實比拜登政府更密切。
二、哈佛大學治理機制!
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已經被猶太資本深度控制,美國社會早已被猶太資本影響。
哈佛大學這些學術機構也不可能逃過資本的魔掌,只不過哈佛大學成立之時猶太資本還沒有掌控美國,設計的管理制度避免了被單一資本直接影響。
哈佛大學是私立研究型大學,1780年馬薩諸塞州憲法修訂時正式確立為非營利性私立機構。哈佛的運營資金主要依賴校友捐贈基金(2024年規模達532億美元)和聯邦政府撥款(占預算16%)。
哈佛大學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股東,所有權通過雙會制法人結構實現,也就是校董會和監理會。
校董會包括30名成員組成,包括校友、商界領袖、法律界精英等;負責戰略決策與財務監督,擁有批準重大投資、任命校長的權力。
監理會是核心管理機構,由7名終身成員組成(包括校長);直接管理日常運營,掌控捐贈基金的投資行為。約40%的資金投向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所有收益用于學術研究、獎學金發放(2024年發放超4.8億美元)及校園建設,禁止股東分紅。
雙會制,既包括權力分散制衡,也包括集體領導決策,最大程度避免權力集中,使哈佛得以避免被某一勢力控制。
客觀來看,這種模式相當科學,估計也是哈佛成為全球頂級名校的原因之一。
三、反猶左派大本營?
近年,哈佛大學被保守派批評為左翼意識形態的堡壘,教授多為自由派,校園內存在反猶主義和激進左派活動。在招生時強制推行DEI(多元、公平與包容)項目,黑人學生錄取分數比亞裔低30% 。
更重要的是,哈佛大學長期被指控通過性格評估等隱性標準限制猶太學生比例。
2023年數據顯示,猶太學生占比仍不足20%,引發了外界關于系統性歧視的質疑。
2023年10月加沙沖突后,哈佛學生組織舉辦巴勒斯坦解放周,出現猶太復國主義即種族隔離等爭議性標語,還發生多起猶太學生遭吐口水、追逐事件,甚至有學生被威脅下次帶支票簿來學校。
2023年12月,哈佛校方在國會聽證會上拒絕明確譴責呼吁種族滅絕猶太人的言論,導致共和黨議員集體憤怒。
2024年,哈佛校園內出現涂鴉猶太人滾出哈佛,校方延遲兩周才清理。
2025年4月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開啟的一項針對哈佛的調查,聲稱哈佛為猶太學生創造了敵對的學習環境。
實際上,哈佛本身也是左右為難,左翼人士認為反猶指控是保守派打壓進步主義的工具,強調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性;右翼人士將校園抗議與恐怖主義關聯,認為猶太社群受到威脅。
這就導致哈佛校方沒法選擇,只能以關于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來搪塞質疑。
四、決戰在即!
特朗普政府的極右翼保守立場早已世人皆知,國際層面奉行美國優先動輒退群,國內不斷清除拜登政府的余毒,美國內部矛盾暗流涌動已經到了火山噴發前夜。
特朗普簽署的《國家安全備忘錄》,要求聯邦機構優先保護美國文化傳統,具體措施包括:
削減LGBTQ+權利保障預算43%;
將跨性別恐懼癥納入軍隊招募標準;
支持得州通過《心跳法案》,禁止15周后墮胎。
上述三個措施,都體現了特朗普政府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保守立場。
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這次較量,可以視為美國極右翼與極左翼的決戰前的一次試手。
五、揮刀自宮!
特朗普這些措施,表面看是捍衛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和政治正確,負面影響極其嚴重。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二戰之后一直依靠吸引全球精英維持科技領先地位。
哈佛大學為首的美國名校在全球招收留學生的政策,是美國選拔吸收各國人才的直接途徑。
特朗普相當于斬斷了美國在全球的人才吸管,后果不亞于揮刀自宮。
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是:特朗普政府指責某國的留學生有間諜嫌疑;某國的一些人也指責海外留學生有間諜嫌疑。
同一件事情,生生的被兩伙民粹掰成了辯證法。
真的是太好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