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加州聯(lián)邦法官出面,哈佛大學不再招收國際生的禁令被叫停。
當地時間5月22日,杰弗里·懷特法官發(fā)布了一項全美范圍的臨時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終止各大學(包括哈佛)國際學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
此外,期間法官還禁止特朗普政府以移民身份為由,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國之外出生的學生。美國政府此前取消逾千名國際學生簽證或合法身份。4月18日,超過100名受影響的留學生聯(lián)合向美國聯(lián)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合法身份并阻止美政府繼續(xù)實施該政策。該案件與哈佛事件不存在直接關聯(lián)。
公開資料顯示,聯(lián)邦法官處理的是涉及聯(lián)邦法律的問題以及跨州的案件,其審判權限包括但不限于聯(lián)邦刑事案件、涉及聯(lián)邦法律的民事案件以及跨州案件等。
第二次入主白宮之后,特朗普誓言要對被其視為“自由主義溫床”的大學采取行動,試圖迫使后者遵守他的政治議程。
今年3月,聯(lián)邦教育部、衛(wèi)生與公共服務部和總務管理局聯(lián)合勒令哈佛大學進行10點整改要求,具體包括對所有教職員工進行學術剽竊檢查、向聯(lián)邦政府提供所有錄取學生數據、禁止校園抗議活動參與者戴面罩、立即關閉包容性(DEI)項目、打擊反猶太主義等,否則將審查87億美元撥款以及總值2.556億美元的項目合同。
在哈佛明確拒絕后,特朗普政府立即凍結了22億美元的聯(lián)邦撥款資金,還考慮再凍結10億美元撥款,發(fā)起針對哈佛大學運營的多項調查、威脅國際學生的教育、宣布考慮撤銷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等。哈佛大學在其所在的馬薩諸塞州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發(fā)起訴訟,要求政府停止資金凍結,政府此舉超出了權限。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在福克斯新聞采訪中稱,正考慮在其他大學采取類似舉措。除哈佛大學之外,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等6所大學也已被暫停部分聯(lián)邦撥款。美國300多名高校校長在4月發(fā)聯(lián)合聲明,反對美國政府越權。哈佛大學已于4月擴大訴訟范圍,要求法官裁定聯(lián)邦政府的行動非法,恢復對哈佛大學的所有撥款。法院安排的首次出庭辯論日期為7月21日。
5月22日早些時候,諾姆在致哈佛大學的信中寫到,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即日起被撤銷。此舉將使哈佛大學在2025-2026學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學生。現有持這兩類身份的學生必須轉學至其他高校,否則將無法維持其非移民身份。
根據公開信息,目前約有6800名國際學生就讀于哈佛大學,約占學生總數的27%,另外還有約3170名海外訪問學者在此深造。在最新的學年,哈佛的學費為59320美元,包含食宿費用的總支出可能高達87000美元。
作為私立大學,哈佛大學2023年的年度預算高達61億美元,其來源構成主要包括?慈善捐贈與基金收益?(43%)、學費與科研收入(39%)以及聯(lián)邦政府撥款(11%)等,后者主要用于基礎建設和特定研究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