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與荒誕的狂歡——《窗前明月,咣!》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窗前明月,咣!》。
片名Out of Order (2024),別名窗前明月光。
《窗前明月,咣!》選擇了一條更純粹的笑聲之路。
本片改編自英國喜劇《Out of Order》,像一鍋熱氣騰騰的“亂燉”,混搭著費翔的精英范兒、宋小寶的東北幽默、馬東錫的拳頭哲學,甚至賈樟柯的客串冷幽默。
它不追求邏輯的嚴謹,也不屑于煽情說教,只瞄準觀眾的笑穴,一下一下地按下去。
電影的開場像一場精心設計的惡作劇。
精英律師胡恭平幽會情人佘小漫,窗臺上卻突然出現一具“尸體”。為了掩蓋丑聞,胡律師拉來助理朱士奇編造謊言,從“尸體弟弟”到“亡者婚紗”,謊言的雪球越滾越大。
服務員、妻子、前男友、黑幫打手接連卷入,酒店房間成了謊言孵化器,每個人都在為圓謊而扯下更大的謊言。
這種“用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的套路并不新鮮,但《窗前明月,咣!》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將荒誕推到極致。
當宋小寶飾演的偵探穿著婚紗登場,當馬東錫用韓式中文念叨“愛情需要暴力”,當費翔面不改色地說出“我隨媽媽,你隨便”時,觀眾會突然意識到:這部電影根本沒有和你講道理。
它像一場失控的煙火表演,炸得越離譜,笑聲越響亮。
費翔與宋小寶的同框是最讓人差異的混搭陣容,堪稱近年來國產喜劇最大膽的選角。
西裝革履的費翔,用話劇腔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法律是塊鐵,誰碰誰流血”“你的腦子里要么是粥,要么是屎”,優雅外表與荒唐臺詞的撕裂感,恰好戳中人性虛偽的痛點。
宋小寶反串穿婚紗、和馬東錫上演“一巴掌扇飛三米遠”的戲碼,則將東北二人轉式的草根幽默嫁接進懸疑框架,碰撞出詭異的喜感。
一拳超人馬東錫在片中化身戀愛腦猛男,說著塑料中文追女孩,拳頭總在錯誤的時間揮出。
當他用招牌巴掌扇向宋小寶時,暴力突然變得滑稽。
現實可能比電影更加荒誕,畢竟成年人的世界,荒唐往往披著正經的外衣。
影片毫不避諱地大量使用諧音梗。
從“朱士奇=小豬佩奇”到“胡恭平=蒲公英”,諧音梗多到飛起。
有人嫌棄這種笑料廉價,但不可否認,它確實有效。觀眾時不時發出的大笑表明,大家需要的不是深刻的隱喻,而是通過笑聲釋放情緒。
本片也不是沒有諷刺隱喻的想法。
原版電影《Out of Order》中部長出軌打字員的設定,被改成律師與對手助理的私情,暗戳戳諷刺法律精英的道貌岸然。
新增的“陸俊虎殺人案”支線,讓富豪子弟的罪行與主角的鬧劇平行推進,暗示所謂上流社會的遮羞布下,藏著更多腌臜。
散場時若有人抬頭看天,或許會發現那輪窗前明月始終未變,變的只是被謊言折射的月光。
喜劇的內核都會剖析現實,《窗前明月,咣!》直指“謊言”二字。
胡恭平嘴上說著正義,實則把法律當操控工具;朱士奇看似老實,撒起謊來比上司更離譜;連妻子林鸞鳳最終撕毀離婚協議,也不是因為原諒,而是看透了婚姻本就是一場合作演戲。
酒店那扇永遠關不上的破窗,成了絕妙的象征。主角們拼命遮掩漏洞,卻讓更多丑態暴露在月光下?,F實生活中的例子舉不勝舉,流量明星人設崩塌、公眾人物被曝資深雙面人,電影里的荒誕鬧劇,分明映照著現實中的魔幻日常。
謊言與荒誕的狂歡,
虛偽與荒謬的碰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