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醫藥行業,真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市場火熱的時候,造出了很多“知名基金經理”,跌落谷底的時候,埋人無數。
平時也經常有讀者朋友找我探討醫藥相關公司,我的觀點沒有變,在醫保變得寬裕之前,醫藥公司的利潤就會被壓制。
對于“以量補價”這個說法,其實很多時候是補不了的。
但是醫療設備企業相對來說會好一些,如果是在某個領域有領先優勢,盈利能力就會大很多,比如邁瑞醫療,毛利率常年在60%以上,凈利率常年在30%以上。
邁瑞醫療這家公司,算是挺上進的, 早年靠代理進口醫療設備起家,但是很快就推出自主研發的監護儀等產品,到2015年又發布了一系列搭載AI應用的設備。
幫邁瑞搭建AI系統的就是騰訊,兩家合作了近十年,推出了全球首個重癥醫療大模型“啟元”。
關于“AI+醫療”近一年非常火,因為是一個藍海,是一個新概念,今年也冒出非常多的垂直領域AI產品,醫療就是重點。
我也了解了很多產品,發現大部分真的就是蹭概念,借著AI的東風,披著醫療的外衣,系統其實沒什么價值。
因為醫療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必須要足夠專業的技術,足夠優質的產品,足夠豐富的數據,足夠強大的算法,才有可能做出一個真正有用的醫療AI系統。
所以那些通用性的模型,都會是曇花一現。
開什么玩笑,去醫院看病都要找相關領域的醫生或者專家,哪家公司有能力做到全覆蓋?
同樣在監護、體外診斷和部分醫學影像領域,國內做得好的,只有邁瑞醫療這一家。
公司宣稱自己的“啟元”大模型能在1分鐘內生成病例,而且準確率達到95%,這個看看就行,不是說不可信,是目前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家理性看待。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邁瑞主營產品的表現,至于啟元模型的進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啟元的成長,將會是打破“醫療不可能三角”的最佳方案之一。
很多領域都有“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因為“既要、又要、還要”很難同時滿足。
比如醫療行業,質量、效率、成本這三個,就無法同時滿足,還有“醫生、患者、院方”也是不可能三角。
人力有盡時,未來只能靠AI來實現“全科通”,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對各方都有利。
而具備這個能力的前提,就是看誰家的產品更全面,誰家的產品市場份額更大,邁瑞的產品已覆蓋近11萬家醫療機構和99%以上的三甲醫院。
全球 TOP100家醫院中,邁瑞已覆蓋80家。
在國內醫療器械領域,除了邁瑞醫療,你也找不出第二家。
邁瑞的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除顫儀、血球、超聲等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都是前三,這些產品未來肯定都會是啟元模型的一部分。
用董事長“李西廷”的話來說,—醫療智能化的“新紀元”正在開啟,這就是“啟元”這個名字的深意。
邁瑞雖然在數智化這條路上剛起步,公司的說法是2015年起步的,在我看來,過去的這10年,只能算是孵化,現在才算是正式起步。
因為去年公司才走完最后一步,也就是臨床的數智化生態系統的布局。
截止到2024年底,“瑞智聯”生態系統在國內實現裝機醫院數量累計超千家,2024年新增項目超過600個,其中新增三甲醫院超過350家,這才算是初具規模了。
而且在國際市場進步也很快,“瑞智聯 M-Connect”實現簽單項目數量累計超過650個,其中2024年新增簽單項目達250個。
邁瑞總共有三套系統,除了瑞智聯外,還有邁瑞智檢和瑞影云,簡稱為“三瑞”,是公司核心中的核心。
邁瑞智檢截止到2024年底,在全國實現了近590家醫院的裝機,其中約80%為三級醫院,2024年新增裝機380家。
瑞影云累計裝機超過15600套,其中2024年新增裝機接近5000套。
對比一下這些數據,你看增速有多快?簡直就是狂飆。
所以從去年開始,邁瑞醫療的三大系統,算是都“起勢”了,大家自行去琢磨起勢的意思。
以上是了解邁瑞最基本的潛力,其實之前我就詳細分析過了。
下面再講一下具體業務的表現。
從去年開始,邁瑞的第一大業務變了。
如上圖所示,去年體外診斷業務營收137.6億,成為了第一大業務。
之前第一大業務都是生命信息與支持,去年營收135.6億,因為同比下降了11.11%,所以成為了第二大業務。
這主要是化學發光業務表現好,做到了國內第三,市場份額超過15%,而且肯定還會繼續進步,因為體外診斷屬于高科技領域,現在我們的整個行業的國產化率都比較低,意味著未來還有大量的國產替代空間。
然后邁瑞在海外的表現也越來越好,去年體外診斷國際業務同比增長超過30%,而且今年MT8000今年在海外的生產線就要投產了,正常情況下應該會保持高速增長。
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去年營收下滑,原因應該也都知道,行業整頓加上地方上資金緊張,導致很多采購都擱置或者延后了。
所以這個業務被反超只是暫時的,行業一旦恢復正常,作為絕對的龍頭,立馬就會大幅度反彈,重新回到第一大業務的位置。
今年下半年,這塊業務應該就會反轉。
至于邁瑞的醫學影像業務,我個人覺得目前的發展潛力比不上聯影醫療,后面我也會單獨詳細講聯影。
當然兩家的方向不一樣,聯影主要做CT和MR,邁瑞主要做超聲。
而且聯影更垂直,邁瑞畢竟產品很多,發展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得一步步慢慢走。
然后邁瑞醫療今年一季度的業績,看起來有點嚇人。
一季度所有核心財務指標,全都是下滑的,而且幅度還不小。
原因也很簡單,所有設備企業,業績都有滯后性,任何行業都是這樣。
邁瑞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實際上是去年的招標的結果。
去年下半年整個醫療行業非常低迷,所以邁瑞第四季度的表現更差,今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第四季度,其實業績環比增長了50%以上。
所以行業復蘇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這個速度今年下半年還會加快,所以我前面說邁瑞下半年的業績應該會比較好,公司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
一定要記得,財報只是結果,千萬不要拿著財報投資,財報只能驗證自己的預期。
關于邁瑞的具體產品,我很詳細的講過,現在沒有推出新的核心產品,就不講了。
全球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還在逐年增長。
2024 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預計為6370億美元,并將以6.99%的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增長,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8930億美元。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也非常快,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去年我國醫學裝備市場規模達 1.35萬億。
邁瑞已布局的業務對應國內的市場空間大概1300億,而公司去年的國內收入只有203億元,對應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6%。
再從國際上來說,邁瑞已布局的業務對應國際的市場空間大概5700億,而去年公司的國際收入才164億,相比整體規模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邁瑞醫療未來還有非常廣闊的空間,只要努力進步,產品競爭力持續提高,不斷攻克高端產品,那么必然會一步步開疆拓土,屬于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我做了下面這張《A股核心資產研究匯總》表,里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公司,并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里更新數據。
#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