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后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2025年5月23日古藺)
我多次來到古藺,每次來都有新感悟。昨晚在黨校散步時,猛然發現對面和后面的山形很像一幅幅人頭群雕,仿佛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紅軍將士的側面,有鼻子有眼睛,形態十分逼真,讓我非常震驚!先烈們似乎在問我們來這里干什么?
我先后參與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和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的前期謀劃工作,也組織過“雞鳴三省會議會址”課題調研,對瀘州特別是敘永、古藺等地非常熟悉。古藺縣的“藺”字有三種說法。一是指藺草,就是“燈心草”(學名:Juncus effusus)。唐代在此地設羈縻藺州,即因盛產藺草而得名;二是指姓氏“藺”,如戰國名臣藺相如,古藺縣的“藺”可能與當地藺姓族群或歷史人物相關;三是認為“藺”與彝族扯勒部落有關,該部落以“藺”為名,世代居住于此,因此地方得名。我比較傾向于“藺”字與彝族有關的說法,因為過去這里彝族很多,甚至有些紅軍首長都有彝族基因。從植物象征來看,藺草根系發達,適應性強,能在惡劣環境中生長,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藺草的莖可編席、造紙,葉可系物,根可制刷子,體現了“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品質。從文化寓意來看,“藺字”包括熱心、進取、積極向上,象征著不斷追求進步和成功的精神。藺草的多種用途體現了其“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品質,寓意著善良和助人為樂的美德。有學者認為,凡是適合“藺草”生長的地方,也適合釀制美酒,所以古藺盛產名酒,還有“八子登科”特產。總之,“藺”字不僅代表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植物,還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象征著生命力、堅韌、智慧、勇敢、寬容、奉獻和進取等美好品質。“藺”字既體現了古代植被特征,也融合了歷史地名與民族文化元素。我多次講到,共和國不會忘記瀘州!
從歷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寶。四渡赤水的歷史價值在于“四渡赤水智慧”,對于我們完成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被毛澤東稱為“平生得意之筆”,也被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贊為“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這場戰役使中國革命從被動轉到主動,是關鍵性的勝利和重要的轉折點。這場戰役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實踐與升華,是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體現了“實事求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思想。這場戰役鍛造了革命隊伍,凝聚了精神力量,為長征勝利凝聚了民心,許多參與戰役的將領后來成為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這場戰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直接保障了紅軍北上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亞洲戰場的關鍵支持。這場戰役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智慧,以及“一切為了人民”的宗旨。今天紀念這場戰役,是為了銘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激勵后人堅定理想信念,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第一“四渡赤水智慧”的核心內容
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這段話生動地說明了掌握方法論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要“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自覺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四渡赤水是紅軍長征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戰役,其蘊含的“四渡智慧”不僅是軍事戰略的巔峰體現,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藝術、哲學思想和實踐智慧的集中展現。不但提出了過河的任務,而且建造了“橋”與“船”,這一智慧體系涵蓋戰略決策、戰術執行、領導力及群眾路線等多個維度,被稱為“四渡赤水智慧”(“四渡智慧”),至今仍被廣泛研究和應用。
(一)從戰略思想來看,是靈活應變與目標導向的統一
1.動態調整的戰略思維。四渡赤水的核心在于“以變制變”,通過四次渡河行動的反復迂回,打破敵軍圍堵。例如,一渡避敵、二渡殲敵、三渡調敵、四渡甩敵,始終根據敵情變化調整戰術,體現了“避實擊虛”“聲東擊西”的辯證思維。這種靈活性與《孫子兵法》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思想高度契合。
2.目標明確的戰略定力。盡管戰術上靈活多變,但戰略目標始終清晰——保存實力、突破封鎖、北上抗日。這種“方向不變,方法萬變”的智慧,既避免了盲目行動,又確保了最終目標的實現。
(二)從戰術方法來看,是矛盾利用與資源整合的極致
1.借力打力的矛盾策略。紅軍充分利用國民黨內部派系矛盾(如川軍、黔軍、中央軍的地盤爭奪),通過佯動、牽制等手段調動敵軍,形成突圍空隙。例如,三渡赤水時大張旗鼓西進,誘使敵軍主力西調,為四渡創造機會。
2.資源匱乏下的創新突破。在物資短缺、裝備落后的條件下,紅軍以“運動戰”彌補實力差距。例如,通過快速機動、夜間行軍、簡化裝備等方式,以3萬兵力牽制40萬敵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
(三)從領導藝術來看,是統一指揮與民主決策的結合
1.集中統一的領導權威。遵義會議后,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得到鞏固,中央政治局通過多次會議(如茍壩會議)統一決策,確保行動一致性。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是戰役勝利的關鍵。
2.民主決策與基層信任。紅軍在戰術執行中注重聽取基層意見,例如通過偵察兵反饋調整路線,同時依靠群眾支持(如百姓協助架橋、提供情報),形成軍民一體的戰斗力。
(四)從哲學內核來看,是實事求是與矛盾轉化的實踐
1.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摒棄教條主義,從實際地形、敵我力量對比出發制定策略。例如,放棄原定北渡長江計劃,轉而采取機動戰術,體現了“實踐出真知”的哲學觀。
2.矛盾轉化的辯證思維。將被動防御轉化為主動進攻,通過“走打結合”將敵軍的優勢轉化為劣勢。例如,二渡赤水時回師東進,以殲滅戰提振士氣,扭轉被動局面。
“四渡赤水智慧”是多重維度的綜合體,既有軍事戰術的精妙,又有哲學思想的深邃;既依賴領導核心的權威,又依托群眾路線的根基。它不僅是歷史的經驗總結,更是一種應對復雜挑戰的通用方法論。“四渡赤水智慧”主要體現在“自適應性”和“自主創新”。核心在于“靈活機動、主動求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因勢而變、順勢而為”的智慧和戰術思想,體現了戰略主動權的極致運用,成為中國共產黨應對復雜局勢的寶貴經驗。四渡赤水的勝利,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勝利。毛澤東摒棄教條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將“獨立自主”與“群眾路線”結合。四渡赤水孕育了長征精神的核心要素: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畏的犧牲精神、集體主義情懷,展現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這種精神不僅塑造了黨的政治品格,也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精神動力。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與挑戰
1.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性。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質與精神文明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平發展的現代化。其本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又扎根中國實際。例如,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體現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生態文明建設則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2.新征程中的風險與挑戰。當前,中國式現代化面臨多重挑戰: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如地緣沖突、科技封鎖)、國內發展的不平衡(如區域差距、產業升級壓力)、社會治理的復雜性(如人口老齡化、數字化治理)。這些挑戰要求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增強歷史主動。
第三“四渡赤水智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啟示
1.堅持戰略主動,把握歷史機遇。四渡赤水的關鍵在于“主動創造戰機”。當前,中國需在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例如,通過“新基建”布局數字經濟,以“雙循環”戰略應對全球化逆流。這要求領導干部具備“草搖葉響知鹿過”的敏銳性,在危機中育新機。
2.堅持人民至上,夯實發展根基。四渡赤水的勝利離不開群眾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例如通過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通過“健康中國”提升民生福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3.堅持獨立自主,增強發展韌性。四渡赤水打破了“洋顧問”的指揮,堅持走自己的路。當前,中國需在核心技術(如芯片、人工智能)上實現突破,避免“卡脖子”風險。同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一帶一路”合作網絡,以制度型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4.堅持守正創新,統籌安全與發展。四渡赤水的戰術創新(如聲東擊西)啟示我們,發展需兼顧安全。例如,在數字經濟時代,需完善數據安全體系;在生態領域,需推動“雙碳”目標落地,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統一。
第四新征程上的實踐路徑
1.強化戰略思維,提升領導能力。領導干部需從四渡赤水中學習“全局謀劃”與“底線思維”。例如,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既要推動東部創新策源,又要支持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避免“一刀切”政策。
2.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內生動力。借鑒四渡赤水的“靈活調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例如,通過自貿區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放管服”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3.推進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將長征精神融入現代化敘事,例如通過影視、文創產品傳播紅色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同時,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4.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全局與局部。四渡赤水的勝利是“整體戰”的結果。當前,需協調“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例如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以綠色轉型重塑經濟結構,以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
第五“四渡赤水智慧”對古藺的現實意義
四渡赤水不僅是歷史的豐碑,更是新時代的教科書。它昭示我們:無論面對何種挑戰,唯有堅持黨的領導、立足中國實際、依靠人民力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把握主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既需要傳承紅色基因,更需以創新思維破解難題。正如四渡赤水以“絕地反擊”書寫奇跡,中國式現代化古藺篇章也必將以“自信自立”的姿態,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紅色文旅資源的開發與經濟轉型
古藺是四渡赤水的重要途經地,二渡、四渡均發生在太平鎮、二郎鎮一帶。當地依托太平渡渡口、二郎灘等遺址,建設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旅游線路,將革命歷史與生態旅游結合。例如,赤水河紅軍大橋(世界山區峽谷最高塔懸索橋)成為網紅地標,帶動旅游業發展。
2.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實踐樣本
古藺曾是烏蒙山連片貧困地區,但通過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如文旅產業、白酒產業),實現從“窮困邊區”到“西部百強縣”的跨越。例如:郎酒產業,依托赤水河生態和紅色文化,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帶動就業和稅收。特色農業,藺州甜橙、手工面等農產品通過紅色文旅推廣,遠銷國內外。
3.愛國主義教育與精神傳承
古藺通過太平渡陳列館、巖桑溝興橋遺址等場景,開展沉浸式紅色教育。除此之外,還修繕多個四渡赤水遺址遺跡,豐富教育課程,吸引黨員干部學習“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學校將四渡赤水故事納入課程,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
4.加強基礎設施與民生改善
紅色文旅推動古藺交通、醫療等基礎設施升級。交通網絡:赤水河沿線的古藺至貴州習水高速公路貫通,促進區域聯動。
民生工程:政府投資改善紅軍村飲水、電網等設施,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5.歷史經驗對基層治理的啟示
毛澤東在戰役中展現的“靈活應變”“群眾路線”等策略,對古藺現代治理具有借鑒意義。生態治理:借鑒“避實擊虛”思維,重點治理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釀酒水源。鄉村振興:發動群眾參與鄉村旅游規劃與建設,如太平鎮村民通過開辦民宿、經營農家樂增收。
第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提升思維能力
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開拓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升思維能力,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自己的科學思想方法,作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質、把握發展規律、把握工作關鍵、把握政策尺度,增強工作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掌握運用科學思想方法、提升思維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是強化“量子思維”理念,從“牛頓思維”轉向“量子思維”(測不準原理、波粒二象性、觀察者效應),在“測不準”中把握“確定性”,正如西點軍校將“四渡赤水”列為經典案例所揭示的,這種智慧跨越時空,始終能為人類應對不確定性提供啟示;
二是強化世界上“沒有難題”理念,只要您真正“開心”、開竅,打開“心結”,所有難題都是偽命題,一切問題都是主觀問題;
三是強化世界上“沒有內卷”理念,只要您足夠優秀,優質資源永遠稀缺,“內卷”發生在平均值以下,導致1+1<2總量減少;
四是強化世界上“不缺錢”理念,關鍵是“缺思想”,只要您有賺錢的項目,要把握資本的趨利性、增值性、流動性、轉換性等特點;
五是強化世界上“不缺人才”理念,只要您有慧眼和法眼,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每個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成“佛”。
六是強化“深度學習”理念,堅持改革開放,主動作為,形成“自組織”特征,不斷試錯、不斷改正,不斷升級;
七是強化“自適應”理念,堅持實事求是,學會改變,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克服“經驗主義(刻舟求劍)”,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八是強化“辯證思維”理念,把弱勢變為優勢,做“小而美”“小而強”“小而優”的縣域經濟、美麗縣城。
在AI時代,國家、地區、個人的先進與貧富會重新定義。要重新梳理發展方略,為自己找到準確個性與定位。要提升思維層次,由低維到高維(莫比烏斯環、克萊因瓶),從做產品到做品牌、做標準、做信仰,引爆亮點,拿出自己的“獨門絕技”和“殺手锏”。自然不足人工補、特色不足創新補、實力不足開放補、名氣不足宣傳補。要針對消費者的新需求,創造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努力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心價比”“情價比”。
總結
四渡赤水戰役不僅是軍事史上的豐碑,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能力、革命智慧的集中體現。對古藺而言,其現實意義體現在“四渡智慧”、戰略思維、頂層設計、紅色文旅開發、鄉村振興、精神傳承等多個維度。通過紀念這場戰役,古藺不僅能賡續紅色血脈,將歷史資源轉化為發展動力,還能走出一條“紅色引領、綠色崛起”的特色發展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貢獻。
(李后強2025年5月23日在“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在川歷史價值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瀘州古藺長征尋蹤采風活動”上的主旨發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