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京同來華訪問的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舉行會談。王毅說,丹麥是最早承認并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兩國攜手走過四分之三個世紀。雙方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建立并發展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打造了以綠色為引領的高水平互利合作。雙方應秉持建交初心,以慶祝建交75周年為契機,保持高層交往,增進政治互信,推動中丹關系取得更大發展。?
近年來,中歐關系雖然總體穩定,但也不乏波折。比如,歐盟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所謂“反補貼調查”,2024年就鬧得沸沸揚揚。然而,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4年我國對歐盟的出口額達到5100億歐元,占歐盟進口總額的20.8%,這又讓歐盟離不開咱們的市場。丹麥呢,作為一個務實的北歐國家,顯然明白和中國合作的含金量。拉斯穆森在會談中也表態,丹麥歡迎中國企業投資,丹麥企業也愿意深耕中國市場。畢竟2024年丹麥對華出口額達到120億歐元,同比增長8.3%。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丹麥可不想錯過中國這趟高速列車。
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資料圖)
其次,王毅部長與拉斯穆森也就主權問題進行了交流。要知道,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不止一次公開表示,想要把丹麥的格陵蘭島收入美國囊中,這讓丹麥和美國的關系一度變得緊張。正因如此,王毅外長表示,中國在格陵蘭島問題上尊重丹麥的立場,同時,中方也希望丹麥能夠在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問題上尊重并且支持中國。顯而易見,王毅外長說的正是臺灣問題,希望對方能夠投桃報李,相互尊重。但是,拉斯穆森對于此事的表態就有些曖昧不明。?
這位拉斯穆森外長的態度十分矛盾,他一邊希望中方支持丹麥,一邊又說希望中方在臺灣問題上保持“克制”。甚至不希望單方面的改變現狀。這話說的就有些膽怯了,格陵蘭島還未被美國奪走,丹麥不希望改變,可中方想收回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能不改變現狀。如果形勢換一下,格陵蘭島落到了美國手中,丹麥不希望有人支持他們改變嗎?說白了,就是害怕改變。可有一點丹麥必須清楚,和中國來往的前提是:必須遵守一個中國的原則。?
沖突仍在繼續(資料圖)
而在俄烏問題上,丹麥的目的是將中國拖入陣營對抗。丹麥要求中國“與俄羅斯劃清界限”,甚至暗示中國對俄軍事支持“加劇沖突”。這一指控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此前的論調如出一轍,后者曾將中俄正常經貿合作歪曲為“決定性推動戰爭”。要知道,丹麥自身在2023年宣布未來五年向烏克蘭提供30億美元軍事援助,卻對中國勸和促談的客觀立場選擇性忽視。??
其實,我們中國一直在為世界和平而奔走,早在2023年,我們就發布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尊重各國主權、停火止戰、啟動和談等12點主張,強調“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今年5月,我們和巴西共同發表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美俄利雅得會談之所以想不通,是因為沒有尊重各國主權和核心利益關切。而我們中國方案,既避免了美俄“零和博弈”的陷阱,又為沖突的長期解決提供了框架。?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資料圖)
外交部長王毅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拉夫羅夫稱,俄方高度認同中方提出的全球倡議,高度評價俄中高水平互信,愿同中方繼續在金磚機制、上合組織、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框架下加強溝通協調。俄方重視中方秉持的客觀、公正立場以及同巴西等國發起的“和平之友”小組,愿同中國保持溝通,同南方國家加強合作。王毅闡述了中方一貫立場,表示中方將繼續為勸和促談、政治解決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