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牽頭60多國在香港成立國際調解院,打造全新爭端解決平臺。當東方"和合之道"遇上西方霸權邏輯,這場變革會如何重塑國際秩序?美國主導的舊規則時代是否即將終結?
【加沙在巴以沖突中遭受重創】
在當今這個動蕩不安的國際舞臺上,各種摩擦和沖突似乎成了家常便飯。俄烏沖突、巴以矛盾、印巴緊張局勢……這些熱點問題不僅讓人心焦,更威脅著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在這片看似火光四濺的國際叢林中,中國卻冷靜地打出了一張“和平王牌”——推動建立國際調解院,與60個國家及20多個國際組織一起,吹響了化解國際爭端的新號角。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宣布,5月30日,王毅外長將出席于中國香港舉辦的《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
毫無疑問,這是世界上首個專門通過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由中國發起,經過多方協商,籌備已久。早在2023年2月16日,國際調解院的籌備辦公室,便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這也意味著香港在新時代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王毅將參加《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
有人可能會問,在各國紛爭不斷、國際組織應接不暇的今日,為什么需要這樣一個新的調解平臺呢?
國際調解院生逢其時,它不僅是一個嶄新的對話平臺,更彰顯了各國致力于運用和平手段,化解各類爭議的決心。
它主打靈活、經濟、快捷的處理方式,同時充分尊重各方的意愿,完美體現了東方哲學中“以和為貴”的智慧。這60多個國家的參與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象征著中方思想獲得了廣泛認可和支持。
或許你會問,為什么現有的國際組織不能滿足需求?看看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吧。它自2002年成立以來,雖然名聲在外,但大部分都是“惡名”。
首先,國際刑事法院的政治傾向問題經常引發爭議。此前,該法院曾被質疑與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合謀,扣押前總統杜特爾特。此舉不僅激起了國際爭論,該法院還被視作是受他人操控的“工具”。
【國際刑事法院被視作是受他人操控的“工具”】
此外,國際刑事法院的執法力度簡直形同虛設,從其實際執法情況來看,被扣押人員大多來自非洲國家,這“非洲法院”的帽子算是被它自己戴得穩穩當當。而真正的大人物往往逍遙法外。
更為諷刺的是,諸如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關鍵大國,根本就不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權威性自然大打折扣。
用腳投票的現象已經出現,不久前匈牙利宣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指責其缺乏公正性和可信度。這無疑是一個信號: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認清國際刑事法院的局限性。相較而言,中國推動成立的國際調解院更加公平公正。
而中國推動國際調解院成立的底氣,來自在國際事務中展現的調解能力。此前,中國成功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恢復了外交關系。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提高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為國際調解院的順利推進增添了分量。
【中國斡旋伊朗和沙特恢復外交關系】
然而,看看美國在類似國際事務中的表現吧。盡管特朗普政府仍在嘗試斡旋俄烏沖突,但其“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暴露了美國霸權主義的肌理,而巴以沖突爆發至今,美國對以色列毫無底線的偏袒,也讓國際呼吁淪為空談。
事實證明,世界不會圍著美國轉,即便沒有美國,各國合作之路依然寬廣。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特立獨行”,退出了不少國際組織,從氣候變化協定到各類多邊合作機制,它說退就退,毫無大國擔當。
美國這種“不合群”的行徑,實則是拒絕承擔大國責任,將自身利益凌駕于全球利益之上。
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方積極“組群”,推動國際合作,搭建起一個個促進和平、發展、共贏的平臺,為世界發展注入穩定而強勁的動力。
【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
國際調解院便是這樣的一個嘗試。60多個國家及20多個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標志著全球對美國霸權和叢林規則的不滿,已經達到臨界點。
如果美國不愿為國際社會的和平負責,自然會有其他國家挺身而出,中國正在帶領這些志同道合者,重塑世界規則,為各國民眾創造一個更加公平、正義和受尊重的世界。
中國愿意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國際調解院的建立,無疑將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幫助打破美國的霸權,探索一條充滿平等與互相尊重的新型國際格局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