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掘金醬
日本的低收入人群,為何非要"硬擠"進富人堆?
人人皆知,像東京的港區、中央區、千代田區等地方,是上流精英的標配,住在這里的人非富即貴,普通人光是看到房價就退避三尺。
但如今,一批“新窮人”正悄然涌入這些富人區,在看似不屬于他們的地方,悄悄扎下了根。
日媒在進行富人區專題調查時,捕捉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鏡頭中的男主人公是喜劇演員井上,年收入僅為2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
薪資微薄,卻要養著一家四口人。所以平時,他也只能額外做些兼職補貼家用。
在日本,通常年收入低于300萬日元的家庭(約合人民幣15萬),會被認為是低收入一族。
但意外的是,在低保線上徘徊的井上一家,卻能在寸土寸金的港區安家。
原來,背靠大樹好乘涼。
得益于東京都的住房保障政策,井上一家人可以申請住進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福利房。
房租相當便宜,僅以4萬5千日元(約合人民幣2260元)的租金,和普通的1R公寓差不多,他們就在港區品川站附近的兩室一廳安了家。
而這,只不過是港區福利的冰山一角。
井上小兒子入讀私立幼兒園時,就收到了區政府的教育補助。等到大兒子升入小學,更是獲得了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20元)的補貼和價值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25元)的書包。
此外,像井上家這樣的低收入育兒家庭,每個月還能收到港區政府準備的大米、罐頭等生活物資。
基于這些補助,井上還有余錢進行投資和儲蓄,甚至每兩年還能享受一次夏威夷家族旅行。
井上一家也并非個例,日媒發現在港區、中央區等地,有不少人雖然住在富人區,卻依靠政府救濟維持生活。
依靠富人區完善的福利,一批批“新窮人”由此應運而生。
要怎么會說,每三個日本人都有一個往東京跑呢。
這因為,根據地方財力的扎實程度,在日本不同居住地的福利待遇很有差別。
這一點從財政力指數中可見端倪,地方政府的收入除以支出即是財政指數,數值越高說明經濟越寬裕。
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在東京23區中,財力最雄厚的莫過于港區,達到了1.15。
正因如此,港區能夠為居民提供許多免費福利,而且只有港區居民才能享受。
例如,港區居民每年可以免費享受2次牙科檢診,其他區要么僅能享受一次,要么需要付費。如果是阿茲海默癥患者,一旦走失,區政府還會提供免費的回家支援服務和事故補償金。
不過放眼整個關東地區,最有錢的還不是23區內,而是東京都的武藏野(市),財政力指數高達1.51。
武藏野不僅擁有繁華的吉祥寺商業區,還聚集了大量高收入人群,為其帶來了穩定且可觀的稅收。
居民生育孩子一年以內,提出申請就可以獲贈一顆誕生紀念樹,此外還能獲得市政府提供的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036元)額外補助。
在市民交流場所,老人和小孩還能以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5.2元)的價格吃到豐盛的午餐。
而在日本全國范圍內,最富裕的要數是愛知縣的飛鳥村,財政力指數以1.94位居全國第一。
別看飛鳥村只是一個小村莊,因為交通便利,運輸、倉儲等企業紛紛在此設立公司,奉上了相當可觀的稅收。
在飛鳥村,初二學生可以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進行海外研修,住宿費和機票均由村財政負擔。
村政府還會定期給獨居的單身老人發放乳酸菌飲料,并安排專人確認他們的安全。
居民年滿90歲,就可以領取20萬日元(約1萬人民幣)的敬老金,95歲時升至50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滿百歲則是100萬日元(約5萬人民幣)。
類似的還有千葉縣的浦安市(財政力指數1.42)和青森縣的六所村(財政力指數1.61)。
浦安市因坐擁迪士尼樂園,觀光收入相當可觀,當地居民可以免費享受大腸癌、肺癌、子宮癌等檢診。
六所村則聚集了許多能源企業和研發機構,稅收也比較充裕,居民可以享受免費的助產士家訪服務和嬰幼兒日間托管福利。
正是因為地方政府財政寬裕,即使居民本身收入不高,也能獲得豐厚的保障,“雖然自己沒錢,但地方政府有錢。”
由于日本是沒有嚴格的戶籍制度劃分的。不管出身哪里,視自己的需求搬到想住的城市,完成住民登記,即可享受到所屬的地方福利。
不過,就算沒有地方政府的額外補助,日本的基礎福利待遇就已經相當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