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工作沒了,壓力沒了,早出晚歸的緊迫感也沒了,一覺睡到自然醒,醒來干嗎呢?等吃、等睡,十指空懸、四顧茫然,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終日,如此焦慮,說明心態還滯留于崢嶸歲月,狀態卻直抵退休。其實,人生下半場開始了,生態環境突變,最好的脫敏方式:換住址。
上班后,夢想往工作單位靠,避免上下班擁堵;娶妻后,夢想往夫人單位靠,方便夫人睡懶覺;當爹后,夢想往學區房靠,咸魚翻身靠讀書啊;退休后,為自己選址換房,這回不是黃粱夢想。
最好搬到內環外,遠離塵囂。風聲雨聲竹葉叩窗聲,卻無雜聲,但不能遠離三甲醫院。最好選址地鐵口,老友一只電話,隨時趕赴市區任何角落,午宴敘談。飯后,轉到靜安寺,沿南京西路往東,左顧右盼,瀏覽櫥窗,從興奮到亢奮,重返“有一子、無負擔、顯年輕”征婚時代的激情。過了西藏路,就是南京路步行街,那里分岔路口的包子店鋪,百年老店還在,兒時口味的糕點還在,還有舊弄堂里的老朋友,累了不妨進去落腳歇歇。逛南京東路,懷舊很方便。懷舊,與青春觸電。跨過河南路,踏上南京東路地鐵站,愉快走完十里洋場,完成每天兩萬步的健身指標,豈不快哉?
最好落戶地鐵終點站,這樣散完步,坐上地鐵,敢于垂頭而睡,不怕坐過站。
最好地鐵到家的車程一小時,一個午覺時辰,醒來恰好到家。然后精力充沛做自己想做的事。面窗而坐,看書之余,有感而發,忍不住下筆,揮筆生風,如有神助。累了站起,徘徊于墻下,看看墻上朋友寫的字、古人撰的聯。
最好選在底層, 圍上竹籬獨院。除了冬天,其他三季,早晨傍晚,坐在戶外,與社會隔而不絕,保持彼此距離,要有邊界感。刺猬般生物狀存在,彼此欣賞,成就彼此詩意。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看著鄰居進進出出,噢,這個世界并非僅剩有我一人。看著小孩們背著書包進進出出,周末吵吵鬧鬧,奔奔打打,你會被稚氣感染,這叫“精神吸氧”,而且免費,豈不快哉?
最好院子里放一桌二椅,始終若有所待,依然有約不來,永遠《等待戈多》,始終活在期待中,這不是人生嗎?與“空”面對面,頗有禪意。最好桌椅鐵鑄,裸露庭院,風吹雨打,皮老骨硬;天天暴曬,永不褪色。天遠地自偏,來客一定是莫逆于心的性情人物。
最好遠客駕到之前,綠格子臺布鋪在鐵鑄桌上。厚臺布,擁有玉般溫情的手感,在此,可以喝茶,可以喝酒,可以抽煙,可以松開皮帶縱聲大笑,老夫聊發少年狂,豈不快哉?
終于退休了,可以不被家庭、孩子、社會羈絆。下半場啟幕了!豈不快哉?
原標題:《夜讀 | 李大偉:換房隨想錄》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李大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