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前,18歲的演員黃楊鈿甜慶祝成人禮。
因為戴了一副疑似230萬的Graff祖母綠蝴蝶系列耳環,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網友們的質疑很簡單:一個剛成年的藝人,哪來的錢戴這么貴的首飾?
關鍵是,這耳環還不單賣,一賣就是一套,加上項鏈等總價約2000萬,摩納哥王妃戴過同款。
更關鍵的是,黃楊鈿甜的爸爸曾是公務員,媽媽也并非商界大鱷,這樣的家庭背景,如何支撐得起如此奢侈的消費?
如果這首飾是借的,或者是品牌方贊助的,也還能解釋過去。
偏偏黃楊鈿甜言之鑿鑿,耳環是媽媽的,還不忘強調一句:“真的超級好看!”
在全網的苦苦等待中,官方通報終于來了。
黃楊鈿甜的爸爸楊偉被立案調查,但通報的重點沒有提及耳環真假,而是他“違規經商”和“隱瞞超生二胎”。
這通報很有意思,仿佛在說:“耳環的事我們不提了,但別急,我們查到了別的。”
可問題是,公眾最關心的,恰恰是耳環背后的財富來源。
2011年4歲的黃楊鈿甜,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滿臉的童真與稚氣,跟幾個月大的弟弟在家中合影時,還對著鏡頭可愛地比耶。
從曝光的照片能看出,這就是一個尋常家庭,看不出半點富貴痕跡。
但短短3年后,她的爸爸楊偉突然注冊了公司,注冊資本高達500萬。
再過一年,她的媽媽司玲霞就開始佩戴45萬的卡地亞手鐲,51萬的滿鉆梵克雅寶四葉草項鏈和耳釘。
在此之后,他們一家更是住進了深圳價值上億的深水灣大別墅,里面還有滿滿一柜子的奢侈品首飾。
楊偉口口聲聲是假貨的天價耳環,也被專業人士指出,即便是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也能看到寶石特有的“火彩”。
更何況,黃楊鈿甜成人禮上的禮服價值幾千塊,項鏈也不便宜,她怎么可能戴一對假耳環,出現在如此重要的場合。
歸根結底,一個普通公務員工資再高,也不可能在幾年內積累這樣的財富。
除非,他的錢來路根本不干凈。
更耐人尋味的,是火眼金睛的網友,捋出來的時間線。
楊偉2014年注冊影視公司,2017年辭職下海,而黃楊鈿甜2016年憑借《楚喬傳》出道,家庭財富一夜暴漲。
還有網友扒出,楊偉名下的公司曾參與雅安文旅項目招標,而他辭職前的單位正是負責招商引資的。
這巧合得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有人早就鋪好了路,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華麗轉身”?
天價耳環事件發酵后,影視公司迅速進行了工商變更,楊偉卸任法定代表人,司玲霞也卸任了監事。
如果不是心中有鬼,為啥如此心虛,他們到底在怕什么?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打臉的細節。
比如,楊偉說他負責雅安災后重建招投標是誤會,不過是同名同姓而已。
為什么當時的聯系電話跟他的一模一樣,順著這個電話查到的支付寶賬號,頭像竟然是黃楊鈿甜和媽媽的合影。
而這次事件的蝴蝶效應,遠比想象中更嚴重。
黃楊鈿甜一家的爭議,讓許多普通人對慈善捐款產生了信任危機。
有網友曬出截圖,說自己關閉了月捐,因為“不想自己省吃儉用的錢,最后變成別人耳朵上的一粒鉆石”。
這很諷刺,也很現實。
當公眾發現善款的流向可能被某些人用來炫耀財富時,誰還愿意繼續捐?
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反而成了這場風波里最無辜的受害者。
曾經的我不僅積極捐款,還特別支持家人獻血,并且以能幫助到他人為榮。
然而自從2011年,郭美美以虛假的“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身份炫富,我就陸續把各種捐款停掉了。
再看到很多無償獻血的黑幕,以及獻血者優先用血權屢遭拒絕后,我就不讓家人去獻血了。
如今,黃楊鈿甜的天價耳環事件,讓許多愛心人士細思極恐,更反映出公益信任一旦崩塌,便難以重建的現實困境。
現在,官方只通報了“違規經商”和“超生”,但對公眾最關心的“巨額財產來源”卻只字未提。
這就像一部懸疑劇,明明觀眾最想知道兇手是誰,導演卻只告訴你“兇手穿了件不合規的衣服”。
或許,真正的謎底還在后面,但公眾的耐心是有限的。
如果最終只是輕飄飄的紀律處分,而沒有更深入的調查,那這場風波恐怕只會讓更多人寒心。
有些人一生下來的起跑線,是普羅大眾高攀不起的天梯,耳朵上搖曳的耳環,是老百姓一輩子都買不起的房......
有位網友一針見血:“天價耳環引爆輿論,不在于它的真假,而是觸動了公眾對權力變現的恐懼,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望。”
畢竟,大家真正在意的。
從來不是一對耳環的真假,而是這個社會是否還有基本的公平和透明。
希望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也期待官方,能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