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星保羅最近在采訪里突然“翻舊賬,直言2007-08賽季的MVP本該是自己,這話一出,球迷圈子瞬間炸鍋,有人點贊,有人回懟,畢竟那年MVP的歸屬,本就爭議拉滿,保羅說得也不藏著,說自己場均23加11,聯盟助攻王加搶斷王,帶隊黃蜂隊56勝26負,一度把球隊帶到西部第二,按理說,個人數據加團隊戰績都不差,為啥最后獎杯還是進了科比的口袋,這背后到底藏著哪些門道。
先看硬數據,保羅那年場均21.1分,4個籃板,11.6次助攻,2.7次搶斷,助攻和搶斷全聯盟第一,這賬面數據放現在依然是頂級控衛水平,帶隊黃蜂隊拿到56勝,西部第二,絕對不是“刷數據,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成績,反觀科比,場均28.3分,6.3個籃板,5.4次助攻,湖人隊57勝,西部第一,得分高出一截,勝場也多一場,說到底,常規賽MVP就是講究“贏球+個人表現,但這兩項其實兩人差距真沒想象中大,甚至從“帶隊能力角度看,保羅把一支當時沒什么底蘊的黃蜂拉到西部第二,含金量也不低。
問題來了,既然數據和帶隊成績都能打,為什么最終MVP還是給了科比,這得把場上的事和場外的事放一塊聊,先說明面上的理由,科比那年幾乎是“單核帶隊,奧多姆、拜納姆雖然給力,但絕不是頂級巨星,湖人連續幾年季后賽折戟,直到那年靠科比一己之力穩住陣腳,西部第一,外界一片呼聲,這種“帶隊獨大的標簽,本身就自帶話題度,媒體和評委也喜歡這種“逆襲故事,球迷都愛看主角光環爆棚的劇情,科比那年正是“老大本色,確實拉滿。
但別忘了,聯盟的商業邏輯從來都是潛規則,2008年,NBA正拼命搞全球化,科比是聯盟門面,湖人有歷史底蘊,影響力和流量值全聯盟數一數二,MVP這獎項,多少也帶點“形象工程味道,科比職業生涯那會兒MVP次數寥寥,評委也講究個“補償心理,你說巧不巧,保羅那時還年輕,評委心想你未來機會多,先讓科比拿一個,這種“輪流坐莊在NBA歷史上不是頭一回。
另外還有個被忽略的點,控衛型球員在MVP評選里就是難,歷史上能拿到MVP的控衛少之又少,魔術師、納什、庫里能殺出來,都靠著極強的個人特色和戰術地位,保羅雖然是“控場大師,但在很多評委心里,他更像個組織者,數據再漂亮,也很難像科比這種得分機器那樣給人“統治力的直觀感受,MVP評選有時候真不是比誰的數據更全,而是誰的風格更搶眼、更能代表當季的氣質。
當然,保羅這次“舊事重提,也有點“自我營銷的意思,畢竟如今在馬刺帶文班亞馬,距離總冠軍越來越遠,話題度慢慢下滑,不如借助當年的爭議再刷一波存在感,把自己和科比的MVP之爭拿出來說,既能讓球迷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也順便給自己職業生涯“正名,說到底,誰不想在歷史評價里多加點分,這么多年,控衛總是被低估,保羅這波“爆料多少讓控衛群體又多了點話語權。
站在球迷的角度,誰拿MVP都不算虧,科比那年是聯盟“人氣王,湖人重回巔峰,確實有資本拿獎,但保羅的數據和帶隊質量也絕對夠格,真要說遺憾,只能怪NBA的體系和輿論環境,對控衛始終不夠友好,有時候“得分機器才是評委心中的MVP模板,像保羅這種全能型、偏組織的球員,注定要在歷史里和“遺憾做朋友。
回頭看那年黃蜂的陣容,真沒啥大牌,保羅一個人梳理進攻、串聯防守,把一幫拼圖球員帶進西部第二,這種“帶隊起飛如果發生在紐約、洛杉磯,說不定MVP就是他的了,地緣、流量、歷史地位,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一直在左右著MVP的歸屬,NBA是競技場,也是名利場,誰能把兩頭都照顧好,誰就離獎杯更近。
最后,再說一句,保羅如今還在賽場上拼命,MVP沒拿到,總冠軍還遠,但誰敢說后面不會有奇跡,馬刺如果能搞來字母哥,再加文班亞馬、??怂?,組個四巨頭,說不定保羅在退役前還能圓夢,NBA從來不缺故事,也不缺“遺憾,但更不缺“翻盤,所以,別急著給保羅定論,下個熱搜說不定還是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