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合作
瓶行宇宙社會創新節是一個關心公共議題、有善意又有創造力的青年人和組織的聚會。
在這里,我們關注社會創新、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向善。自 2016 年開始舉辦,今年為第五屆,并和「小紅村大會」聯合舉辦。
? 活動地點 ?
浙江安吉余村
活動時間
2025.06.07-06.08
(周六&周日)
兩天完整體驗
?? 當前活動已劇透 ??
點擊跳轉六大議題模塊劇透
我們將和大家分享,這些 Camp、這些體驗背后的發起人、帶領人是誰。
每一個時代都由當代最具創新變革精神的人所引領。歡迎認識來到今年「瓶行宇宙社會創新節」以及「小紅村大會」上的諸位。
* 排名不分先后
下面的伙伴,有一些你可能已經在前期的 Camp 劇透里認識過;還有一些,將出現在后續分享的「社創電影院」、「瓶行對話」、「草坪讀書會」等板塊。
歡迎繼續關注后續推文,解鎖 ta 們帶來的現場體驗!
袁雁悅
上海紐約大學交互媒體與商學藝術助理教授、本科培養負責人
作為上海紐約大學創造力與創新項目的團隊成員,參與主持創造性體驗設計實驗室的相關工作。袁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設計和藝術教育、代際學習、項目式的創造性學習體驗。
久堤
神經炎 主理人
長期關注數字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相形塑,也好奇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和設計。
孜孜
神經炎 合作設計師
獨立手作品牌「孜孜尼乍」主理人,關注數字女性主義和技術推動的性暴力,在創作中重現思考和抵抗,在涌動的線中重縫女性創造。
王淑禹
神經炎 視覺設計師
Idealist Days體驗設計師
Listening Lab 成員,關注體驗設計與公共參與,通過視覺、協作與游戲化策略,讓社區共創更輕松有趣,激發公民參與。研究聚焦游戲化設計如何賦能社會實踐,提升參與感與影響力。
方庭
Uncommons 主編
小說作者,技術人文編輯,真空樣本。熱愛漢語、機器與時間,語言迷宮職業運動員。
譚靜遠 Linda Tan
造點合伙人
鄉約在地聯合創始人
蒙納士大學設計學候選人,研究興趣為中國治理制度下共創設計( co-design )作為鄉村居民公共參與的可能性。
黑渣
設計學博士生在讀
在社會創新行動和研究中反復橫跳的設計行動主義的踐行者。
孫旭
重慶大學副教授
人類學博士
專注于政治與法律文化、鄉村社會組織轉型、基層治理、攀巖社區建設與生態人文等多領域的研究。
肖粟豐 Susu/Sophia
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候選人
景觀規劃師
關注中國鄉村與互聯網經濟交互形成的社群和空間系統。
Becca Liu
游樂能創始人兼CEO
國際參與式藝術家
連續創業者
把“玩”當成正經事來搞。玩出“行為能源經濟體”的概念,讓每次跳躍、奔跑和歡笑都能發電,激發社區想象力。
小瓜
游樂能聯創+CTO
歷史物理雙修
流體力學工程師
歷史物理雙修的流體力學工程師,現在致力于探索建構行為能源經濟,從技術和工程的視角探討把玩兒轉化為生產力的可能性。
頓頓
游樂能社群運營官
社群工程師,關注社會邊緣議題,深耕社區發展?!耙浴居螛穲@】切入議題,從【游樂能】回應當下”。
陽少
青年志執行主編
「問題青年」主播
畢業于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自 2021 年以來,參與青年志媒體內容平臺的創立與發展,深度關注青年文化、社會情緒與趨勢變遷。
王朝靖
青年志編輯
關注青年文化和商業洞察。
炳莨bing
設制場 Makingpark
創始人
品牌設計師,《走向可編輯聯盟GEA》發起人,玩家級編輯先鋒品牌《銀閘Silvergae》創意總監。
嬌那神 Jonathan
GEA 玩家社區店長
平面設計師,以 GEA 創始玩家和店長身份參與到“發明新日?!薄jP注技術革新時代對人的行為塑造,主體踐行和表達權利。
張藝競
技術公益負責人
一名互聯網老兵&公益新人;關注并倡導數字技術在公益和社會場景下的應用發展。
梁亮
「美好的書」發起人、策展人
作為“線下場景體驗”的踐行者,專注于原創場景體驗 IP 內容的研發與策展,主導了眾多商業地產和公共空間及品牌的原創場景體驗案例。
Megan
內容創意公司MEP希唯
創始人
一個美和有趣的終生愛好者,以新西南為中心,持續多年深耕在地文化,專注于在地城市觀察和城市人文內容的發展。創立了「白日夢想家計劃」等多個城市青年廠牌。
谷騰云
藍熊工作室主理人
青年導演
戲劇教育工作者,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以戲劇為觸角,廣泛連接各類人群及聲音,相信戲劇擁有能夠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露可安
音樂人
煙火在生歌項目主理人
生活系唱作人,常墜入日常,以煙火生歌。用對于生活的觀察力和感知力,記錄下瞬間,譜日常為曲,探索生命的恩賜和有趣,希望能陪伴你,更愛這個世界。
彭友
品牌人
一名長期扎根在深圳的廣東人。先后涉足信息無障礙、3D 打印機以及拍攝設備領域。希望一切事物能減少人為功利雕琢的痕跡,能加入到更多純粹的、真實的創新。
江文華
萬物新生集團( 愛回收 )聯合創始人
RE星球發起人
生活系唱作人,常墜入日常,以煙火生歌。用對于生活的觀察力和感知力,記錄下瞬間,譜日常為曲,探索生命的恩賜和有趣,希望能陪伴你,更愛這個世界。
菲菲
藍馳創投社會價值投資總監
近五年來從美國到國內,一直在公益和商業交接的混沌地帶玩兒。探索著各個社會議題下,能輻射最大公約數的社會問題解決方案長什么樣。近兩年作為投資人,聊了 400 個在不同社會光譜上做社會創業的創業者和商業模式。
俊杰
扔石頭打理人
負責過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教育類公益項目,目前在探索用游戲參與公共議題的表達。
阿成
野戲 Yia DuaHi 發起人
劇場創作者
關注基層敘事、社區公益等議題。野戲小組成員參演/編創的作品曾在廣東時代美術館、新造空間等空間上演,曾獲南方周末、T 中文版等媒體報道。
李可欣
種太陽·教育公益創始人
大學期間休學一年創立了「種太陽·鄉村公益」,在伴隨它成長的 17 年間,成為了《南方人物周刊》人文旅行記者、《21世紀經濟報道》社會創新版面唯一的常駐專題記者。
星星
積極老去聯合主理人
城市設計師
關注老去議題與組織進化。在上海新華社區發起了積極老去的社區行動,并孵化出一個社區居民自組織積極老去行動小組。
Kevin
積極老去聯合主理人
財大數據科學專業的本科生,作為積極老去行動小組的成員支持了城市行走、技能交換、ai 賦能等許多行動。
茂茂
姜辣 AI 學堂
成員
鼠鼠
姜辣 AI 學堂
成員
Yifan
姜辣 AI 學堂
成員
Bruce
議題社主理人
常駐珠三角的策劃人
研究者
以策劃、研究、撰稿、對話為手段,探索具身經驗、技術媒介化及敘事的社會影響等議題。
歐陽晨曦
有靈且美創始人
2013 年,在“海上學府”項目環游亞非歐 12 國,發現邊緣地區女孩教育的缺失,和好友創辦了「有靈且美」——國內首個支持青春期女孩身心成長的公益機構,12 年來服務數十個縣鎮超1萬名女孩。
石雨晨
有靈且美 核心志愿者
壹基金頭部公益基金會傳播
從事領域為在災害救助、兒童保護和發展、公益支持與創新領域做項目內容傳播,致力于讓更多人了解和加入好的公益項目,一起守護更多兒童、青少年健康、平安、有尊嚴地成長。
飛行家
飛行家身體劇場創始人
身體詩劇場編創者,導演
畢業于香港大學管理專業,上海即興藝術節發起人,有靈且美整合性藝術教育實踐者。希望促成人們進行藝術創作的合作,使得大家在其中得到個人成長、互相連接和彼此支持。
斗斗
男性現代化主理人
有點斜杠有點土的農村青年,做過程序員/社工/性教育講師,現在探索男性性別平等教育和寫作。
Wandong
Impact Hub Shanghai
創投生態負責人
在社會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持續翻滾。
郎珊
Impact Hub Shanghai
品牌傳播經理
一個熱愛“講故事”的人,熱衷于探索用視覺、文字、影像去捕捉那些正在改變世界的創意。希望通過內容的力量,讓每一個關乎地球未來的點子被看見、被傳遞、被實現。
何嘉
大魚營造聯合創始人
來合作社主理人
社區設計、社區營造領域的持續行動者,專業研究和自下而上的草根行動、自主實踐兩個方向展開探索。
金靜
大魚營造聯合創始人
社區設計師
主要從事領域包括為社區營造過程中的多方參與搭建平臺、公眾參與手法的研發與實踐、社區設計方面的人才培力等。
浦睿潔
大魚營造理事副主任
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碩士。當媽三年后,本想找一份離家近輕松點的工作,2020年接手了黃金城道街區營造項目,沒想到“這是我做過最不輕松的活兒”。
孫哲
上海財大
社會學副教授
社會工作MSW
中心主任
巧巧
貓盟執行主任
豹鄉田項目
負責人
Lallas Chen
Watson Institute
中國負責人
為身心健康領域的青年創始人提供全額獎學金學習機會,致力于構建長期支持社創青年自我成長和項目全方位賦能的同頻網絡。
Mensa Wang
TodayWellSpent
主理人
致力于通過自身對“身·心·腦”科學和東西方哲思的探究與實踐,助力更多都市人在快節奏的日常中回歸自我,喚醒內在的小宇宙,釋放無限潛能。
Pearl Hou
Pearl 的不焦慮實驗室
主理人
正念成長教練
是數家正念冥想平臺的內容主創,公益機構有靈且美的導師,社會創新孵化器的顧問等,專注于正念、自我關懷與身心教育。
Vincent
MyTeaPal 創始人
茶文化國際傳播者
畢業于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2016 年起研習中國茶文化,2020 年上線 MyTeaPal App,觸達 100 多國用戶。運營全球最大的工夫茶交流社群,致力于中國茶的海外推廣。
林丹 Lynn
未來學家俱樂部
聯合發起人
16 年人類學研究及創新咨詢經驗,致力于推動未來思維的應用和發展,構建積極希望,協力促進社會創新、商業向善和個體幸福。
楊雁清 Candy
未來幸福趨勢研究
聯合召集人
資深人類學研究員&共創專家,熱衷于提出和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共創激發行動的點子與洞察。
孟常
資深媒體人
播客制作人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訪問研究員。擁有十五年以上的歐洲、香港和內地媒體機構從業經驗,供稿于多家國際和中文媒體。研究興趣和方向為媒介傳播、政治社會學和創新教育。
崴崴
放晴公園主創
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13 年金融業牛馬,不間斷“漂流”于新加坡、北京、香港、上海、紐約等城市。業余“扎根”通過食物來了解人與地方,是播客「放晴早安」的創始成員,第一、二季主播。
方可成
「放晴公園」、「新聞實驗室」發起人、助理教授
本碩畢業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院。在進入學術界之前,曾在《南方周末》報社擔任記者。夢想人人獲得優質信息,然后基于這些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判斷、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行動。
宸然_Ran
游夢主理人、藝術家
藝術家、策展人,表演者和聲音探索者,在美國文理學院和英國中央圣馬丁學習視覺藝術和哲學。于混合材料與聲音、裝置等多媒體形式的引力中感受事與物。
陳貝嘉
樂讀發起人、戲劇導演
音樂人、演員。俄羅斯國立舞臺藝術學院碩士,歸國后活躍于戲劇與音樂領域。提出“根源戲劇"風格,創立「放風戲劇工作室」。曾任俄羅斯音樂喜劇劇院首位中國簽約演員,重慶大學表演教師。
段懿晉
曲徑主理人、文化策展人
武漢大學建筑系、倫敦藝術大學攝影系背景,田野記錄者,專注于原住民文化、生態智慧與少數民族手工藝的長期研究與傳播。
Izzy
曲徑聯合創始人
前4A廣告人
攝影師,現致力于民族文化出海與國內原住民文化的推廣。
劉曉慧
人類學紀錄片
《三個世界》導演
鄧玉瑩
Beryl DENG
曲徑協創主理
社媒及數字游民群體研究者
Wanyuan
SwingLife主理人
國內新一代搖擺舞者教育者與文化推動者
長期專注于研究美國紐約哈萊姆地區爵士年代舞者的身體語言與音樂理解,認為搖擺舞不僅是動作的學習,更是一種讓靈魂與身體自由表達的方式和語言,連接世界的方式。
李治霖
益盒CharityBox聯合創始人&CEO
播客“脆弱世界”主持
畢業于香港大學政治學與經濟學專業。作為一名素食者和每年捐出自己收入10%的無產青年,人生目標是盡可能過上一種道德的生活。
加一
益盒產品與運營負責人
曾經的戰略咨詢顧問,出逃成為一名公益人。希望在熱情之外,找到理性和智慧的解決方法,創造一個愛與平等的生境。
YangZhe
普羅托邦聯合發起人
當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及其目的;與現實的信息出現分歧的時候,嘗試對一些問題給出自己的回答。
智立
普羅托邦聯合發起人
同濟大學設計學博士候選人
作為一名社區與自組織的獨立研究者,智立從行動和實踐出發,探索社區與社群的不同可能性,并穿梭期間。也曾擔任格致計劃組織委員會主席,并聯合發起知合 Nexus平臺,探索公益性的博雅教育。
Kate Chen
普羅托邦
聯合發起人
獨立研究者創作者
Eggy
普羅托邦
聯合發起人
藍方
C 計劃聯合創始人、課程研發負責人
《學會思考》聯合作者、前《財經》雜志和財新傳媒公共政策資深媒體人、一席、Tedx 演講嘉賓,曾在多次受邀在清華大學等進行授課,已幫助超過 5 萬人提升批判性思維。
魚丸
C 計劃品牌傳播負責人、思辨課導師
非暴力溝通導引師、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員,1w+ 小時跨學科課程設計經驗:對象涵蓋幼兒園至成人。
王蘇嘉
RegenerativeO 成員
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清華大學建筑學碩士、整理收納師、零浪費生活實踐者,致力于從城市更新到鄉村再生各領域、從個人生活空間到村莊規劃各層次的可持續設計。
Xiao
RegenerativeO
中國社群協調官
自然療愈設計品牌「一葉了了」的創始人
有著多年正念修習經驗的景觀設計師,致力于打造出療愈人心的冥想空間,以及能在內心種下一片寧靜和平和的風景的再生體驗。目前在成都鐵牛村共建一個生態社區。
CCChoi
RegenerativeO
后勤阿姨
大米
ZOZO studio主理人
挪威注冊建筑師
沐白
RegenerativeO 成員
天津博風設計合伙人
黃譯潔
RegenerativeO 成員
SeeekLab 創始人
雅君
自媒體
「雅君的好用分享」主理人
播客「雅君FM」與「她在創造」主播
內容創作者,關注女性主義、心理學科普、社會公平與公益、ADHD 等議題,并持續發聲。同時也是謝菲爾德國紀錄片節入圍紀錄片《我們的存在就是奇跡》導演,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蘇一格 一個袋子
環保/動保 自媒體
養殖動物紀錄片 制片
主要做和環境相關的內容,線上做自媒體,線下在學校和企業里做可持續相關的互動體驗課程。目前最關注的環保議題是可持續食物系統、農場動物福利。在意“關系”,認為現代人很多的不幸福和不健康都和“與自然斷連”相關。
于海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北歐中心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社會思想史、城市社會學、社區與志愿組織研究、全球化研究與發展研究。著有《西方社會思想史》、《社會空間視角的上海紀事》等。
劉悅來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副教授
長期從事公眾參與的公共空間與景觀治理、社區花園、社區規劃與社區營造領域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錢永祥
資深學者
關心現實世界的哲學家,研究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動物倫理學等領域,近來特別關注情感在哲學實踐里的重要角色。著有《縱欲與虛無之上》、《動情的理性》,以及《人性的鏡子:動物倫理14講》
茹國烈
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創始人
來自中國香港,文化藝術管理與教學經驗豐富,深度研究城市文化的構成,著有《城市如何文化》、《文化城市之路》。近年關心并以多元方式推動文化如何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玦珮
殘健融合舞蹈項目 此時舞身 發起人
律師,創作者。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杰出青年(上海I社區),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和范德堡大學法學院,舞蹈文化播客「步如跳舞」主播,關注探索“把舞蹈作為方法”參與公共空間&議題的可能性。
紫霞
藝術治療公共教育團體
無暇谷主理人
在城鄉之間,探索版畫和藝術療愈的多元介入可能性。也嘗試其它諸如文字和影像等媒介,記錄日常和附近。
奚碧瑩
藝術治療公共教育團體
無暇谷社群伙伴
建筑師,關注空間對人的療愈作用。聚焦于空間在情感修復與社會聯結中的潛能。嘗試將空間作為一種關懷的載體,回應不同群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需求和愿景。
特特
即興舞者
無障礙倡導者
社群活動帶領人
先天腦癱殘障,但依然熱愛生活。想要去探索世間的種種多樣性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種可能性。正在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推動殘障融合,探索包容性藝術,傳遞多元,用愛和溫暖給生命帶去一點光亮。
Sally Ren
殘障融合實驗室創始人
共益企業中國社群總監
現在的工作重點是推動共益企業社群及利益相關者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同時支持企業領導人善用他們的優勢、聲音和資源,一起用商業的力量推動社會和環境向好,助力可持續發展。
潘美好
算樂脫口秀小組成員
殘障融合實驗室
新媒體負責人
一個腳不沾地的輪椅使用者,常常面臨著“無路可走”的狀態,而解決問題的路徑是從自己出發——每一次的出現,每一次的對話,都將會是一次殘障融合的 Bug 修復。
鮑心吟
殘障融合實驗室項目官員
設計人類學研究者、策展人
社會創新工作者,設計人類學研究者,策展人。2023 年發起參與式敘事計劃「野生旁白」,2024 年策劃殘障創作者的自畫像展覽「界外生枝」。
王建源
算樂脫口秀
小組成員
張煒軍
「不礙事兒」
播客主理人
梅花
算樂脫口秀小組成員
Beatrice Shing
Good Lab好單位
協作參與總監
致力于聯合跨界伙伴策動創新項目,推動公共及社會領域創變及社區創新,期望籍公眾參與及跨界聯結,帶來真正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案。發起「共好市集」、「社創荔枝角」、「社區好好學」等。
Keledoll
Good Lab 好單位
資深創新主任
讀了7年心理學,做了 14 年社會創新策劃,20 年心理學科普與教育,目前在 Good Lab 好單位任職,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神經多樣性倡導活動策劃人。曾參與社區營造社會企業樂島共建和友心人心理社區的創辦。喜歡攀巖。
區婉柔 Hermion
MaD創不同協作項目經理
社區設計機構「白造」共同創始人
在修讀城市規劃碩士后決意投身以人為本的社區設計。她曾策劃多跨界共創項目,與政府、居民和社區組織共創社區實驗,推動創新公共服務。2022 年開始以「社區健康」為主題的實驗室,目前正探討社區健康解方。
樊樂怡 Helen
MaD 創不同協作策劃人
主理「創不同」學院等多個與社區相關的文化、社會創新及教育項目,致力建立擁抱知識、創意和社會關懷的社群。此外,形塑游戲地景設計研究是她的專長,并著有《中國香港抽象游戲地景》。
羽洲
Pond 創新池塘聯合創始人
商業策略師,曾擔任 ARK 創新設計合伙人, frog 策略總監,同濟大學特聘教師,創立過小米生態鏈智能品牌。她也曾為 Apple、華為、字節等這些巨頭動過腦子。工作之外,她其實更喜歡通過各種技術,創造些可愛的、童趣的東西。
Junyi
Pond社創合伙人
Pond產品和服務創新
Junyi 是一個用“洞察”粘合商業和創意的創新人。她曾在殿堂級設計公司 IDEO 和硅谷科技獨角獸 Flexport 任職,也曾是家居行業的創業者。她充滿好奇心,擅長用本真的提問撬動未知,為創新在模糊的不確定里找到一點光。
尹科孌
四葉草堂總干事
一名長期深耕社區營造與參與式規劃的實踐者,致力于以社區花園為切入口推動公眾參與與社區治理。通過組織社區營造工作坊等推動社區設計從“為居民設計”走向“與居民共創”的轉變。
黃榕珊
南風窗調研中國主理人
廣外新聞系出身,從 2021 年起開始全面負責「南風窗·調研中國」項目至今,為「調研中國」引入百強選拔、明星導師、共研計劃等模式創新。
高高
南風窗社會創新大會
負責人
一個不務正業的管理學畢業生。先后就職于多家公益組織及媒體,現負責南風窗社會創新大會。關注公益組織的傳播和傳播中的公益。
張睿
木蘭花開聯合創始人
深耕基層社區多年,與伙伴和木蘭一起成長,期間的歡樂、辛勞、堅持都是為著女性價值被看到而努力。
韋毅
野生救援資深項目官員
前媒體人
擁有傳播學本科學位與人類學碩士學位,關注氣候變化、海洋與物種有關的環境敘事。
徐鈺涵
野生救援資深媒體
合作協調員
在環保機構做廣告投放和企業合作的編導人,對公益落地活動與企業合作較有經驗。
趙勇權
靜電森林創始人
資深出版人
DICE 雜志主編、亞洲規模最大的桌游展 DICE CON 策展人、桌游文化場域靜電森林創始人、《地球號!宇宙飛船》制作人。
考拉
美樂堅果戲劇空間主理人
樸門永續PDC設計師
應用戲劇工作者,用自然、故事、詩歌、聲音、影像及戲劇等多元藝術形式陪伴和助力兒童、家庭以及女性成長。作為玲瓏計劃四期伙伴,是「垃圾藝術家」城市策展人,「為地球降溫的知食行動」發起人。
志超
Free U Nature竹子自行車工作室聯合發起人
目前在做郵差慢遞和 690 低碳騎活動倡導大家以自行車作為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應對氣候變化。過去曾支持具有社會創業家精神的青年行動者們深入中國一線回應自己的問題和行動。
賈穹
出學社 全人導師
Free U Nature 竹子自行車工作室聯合發起人
周蕾(猴仔)
垃圾藝術家公共展覽 策展人
故事劇場 Playback&More 播客主播
劉金梅
自然之友資深氣候顧問
知了猴
綠色氣候行動項目主任
橙子
小宇宙自然藝術創始人
初代繪本畫家,商業插畫師,兒童游戲設計師,自然導賞員,可持續倡導者。用藝術解碼自然的微觀和浩瀚,通過自然藝術探索,喚醒個體對生命的互聯感知,從觸碰自然開始,喚醒內心的小宇宙。
劉潔蕓
口袋博物學家創始人
自然博物愛好者
觀鳥人,自然博物愛好者,探索自然和藝術的結合。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生物系,并于瑞典攻讀生態與保護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曾在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工作九年,從事濕地和水鳥相關保護項目。
麥子
口袋博物學家創始人
自然療愈實踐者。復旦大學生物科學學士、瑞典隆德大學生態學碩士,十年互聯網大廠從業經歷使我深刻體察人的現代性困境。
一聽
自然發生聯合創始人
畢業于浙江大學,6 年社區/鄉村運營咨詢、培訓經驗,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社區營造與社區社會工作課程共創導師。長期專注社區、社群運營培力的社造行動者。
小水
自然發生聯合創始人
自然菌落自然美育學社主理人
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專業。綠馬甲資深講師、芬蘭自然教育導師,社區 PBL 課程設計師,業余從事詩歌和兒童文學創作,豆瓣閱讀簽約作家,著有《仿佛若有光》《鳥的旅店》等作品。
啊鮑
自然發生青梅系列
產品主理人
短視頻IP孵化操盤手
自媒體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