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土耳其在境內外展開一系列軍事行動:開赴印度洋秀實力、橫跨多海域搞演習、動員預備役挖潛力。評論人士稱,土耳其密集軍事行動的背后暗含多項圖謀,正在使土耳其成為牽動域內外局勢的重要變量。
開展系列行動
5月初,土耳其海軍旗艦“阿納多盧”號無人機航母領銜7艘艦艇編隊開赴印度洋。報道稱,土海軍編隊“全副武裝”?!鞍⒓{多盧”號無人機航母搭載50架TB3無人機和12架武裝直升機,并裝備射程超200千米的“阿特瑪卡”反艦導彈。同行的還包括4艘伊斯坦布爾級護衛艦、1艘補給艦和1艘潛艇,艦上火力能夠攔截超過30個空中目標,反艦導彈射程覆蓋霍爾木茲海峽至馬六甲海峽關鍵航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土耳其無人機航母2024年成功起降艦載機以來,首次遂行遠洋部署。土海軍編隊全程航訓結合,在也門南部亞丁灣索科特拉島附近進行為期3天的實彈演練,其間TB-3無人機成功摧毀150千米外的航母靶標。土海軍還計劃在亞丁灣等阿拉伯水域展開防空、反潛和水面戰等課目演練。
與無人機航母編隊海外部署相呼應,土耳其于5月上旬啟動為期13天的史上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代號“海軍-2025”。演習區域橫跨黑海、馬爾馬拉海、愛琴海和東地中海,共出動104艘艦船、6艘潛艇和52架各類航空器。土耳其海軍首次與陸軍、空軍、憲兵警察部隊及海岸警衛隊開展聯合行動,展示復雜環境中實施多域行動的能力。
今年以來,土耳其已相繼組織“藍色國土-2025”“海狼-2025”兩場大規模軍演,分別檢驗應急響應與危機處置、無人機和水面快艇集群式攻擊等戰役戰術級作戰能力。此輪海上軍事部署,覆蓋遠海至近岸利益攸關區,注重戰場銜接、軍種聯動,是一場針對海上威脅的戰略戰役級多域練兵。
同期,土耳其總參謀部還聯合動員總局、空軍總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為期1個月、代號“雷鳴-2025”的預備役軍事演習,動用境內19處軍事設施(包括空軍基地在內)、20個空軍單位的裝備及2000余名空軍人員。土耳其陸軍在與伊拉克臨近地區舉行無人機精確打擊與反恐演練。此外,土耳其相關人員還在敘利亞霍姆斯省的蒂亞斯空軍基地進行反無人機等課目演練。
暗含多項意圖
外媒稱,土耳其基于國內和國際變局打出的“組合拳”,有著深層政治、安全、外交和經濟考量。
在國內,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正面臨嚴峻挑戰,在野黨勢頭不斷上揚、經濟民生問題引發社會不滿。防務領域特別是軍工產業成為埃爾多安政府為數不多的亮眼政績。此次集中“秀肌肉”,接連推出各項軍事行動,意在提振士氣、凝聚民心。
周邊鄰國方面,土耳其戰略對手希臘正在進行大規模國防改革,海、空軍進入裝備迭代期。不久前,土耳其還與希臘發生小規模海上沖突。土耳其連續舉行大規模海上軍事活動,意在彰顯維護主權的決心和意圖。
對外交往方面,土耳其希望通過一系列軍事行動向國內外展示自身防務自主性,特別是向美國等北約盟友顯示自身地緣區位優勢。同時,土耳其也期望通過軍事示強進一步強化自身加入歐盟的籌碼,為未來合作鋪路。受歷史、宗教、經濟和安全等因素影響,土耳其一直難以加入歐盟。
國內經濟方面,在此輪軍演和海外部署行動中,土耳其動用大量新式國產武器裝備。土耳其希望這些裝備能夠廣而告之,進而推動該國海外軍售增長。不久前土耳其國防部發布80億美元武器出口額目標,除無人機等武器裝備外,土耳其還計劃向印度尼西亞及歐盟成員國出售反艦導彈、伊斯坦布爾級護衛艦等國產武器,借助“軍火外交”提升其域內外影響力。
需要指出的是,土耳其此次出兵印度洋、在地中海大秀軍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冒險性,可能引發鄰國不滿,并刺激相關國家加快軍備建設。另外,土耳其航母編隊首次遠航,可能面臨后勤保障和遠海航行經驗不足等問題,行動效果或打折扣。(劉貝)
來源:中國國防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