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記者 洪劍儒 文/圖
孟夏時節,彩云之南處處洋溢著花朵的芬芳。得益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自然條件,云南是全球最適宜花卉生產的地區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云南全省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195萬畝左右,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35萬畝,鮮切花年產量206億枝,鮮切花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云南考察時指出,云南花卉產業前景廣闊,要著眼全產業鏈,從種業端、種植端、市場端不斷深耕細作,讓這一“美麗產業”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僅為云南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也讓廣大從業者倍感振奮,接續耕耘,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書寫更多“花田喜事”。
激活消費 錦上添花
“老板,來一束芍藥,再來一束玫瑰,幫我打包發到南京。”
“好嘞,稍等!這個多頭百合也不錯,開的花特別大,您要來一束嗎?”
5月22日晚上9時許,雖已暮色漸沉,但隨著南來北往人們的紛紛涌入,被譽為“亞洲花都”的斗南花卉市場迎來了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刻,17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的鮮切花在此匯聚交易。
在這個市場中,李艷鮮花店門前怒放的朵朵鮮花,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駐足。店鋪負責人王生陶與往常一樣,在不大的店面中忙得腳不沾地,他一邊向顧客介紹各個鮮花品種的具體情況,一邊為挑選好鮮花的顧客打包裝箱,時不時還要處理手機上接到的新訂單。
“全國每10枝鮮花,就有7枝產自云南。”據王生陶介紹,他的店鋪每天可銷售一千多枝玫瑰,一年下來將近40萬枝。“當然,由于我們的經營規模比較小,這個數量在斗南花市中屬于比較少的,不少商戶一天就能發出上萬枝鮮切花。”
誠如王生陶所說,作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鮮切花交易市場,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達141.76億枝,交易額達115.74億元,交易量和交易額連續25年保持全國第一。
深耕鮮花行業十余年,如今王生陶的客戶已遍布全國各地。面對數量龐大的客戶群體,為及時接到訂單以及做好售后服務,他注冊了5個微信號。在他看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與精神消費需求的日益提升,鮮花消費將繼續釋放出更大潛力。
除了鮮花消費之外,云南涉花文旅產業潛能亦逐漸顯現。現在的斗南花卉市場,已不再是一個普通花市,而是形成了集交易、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消費場景。2024年,斗南花卉市場游客接待量達762.34萬人次,成為眾多游客來到昆明必去的“打卡地”之一。在這里,花海與人潮共涌,勾勒出一幅幅消費暢旺的生動圖景。
“這些花開得真好,幫我拍張照吧。”一位頭戴花環、手捧花束的女生將手機遞向同行的伙伴后,三步并作兩步地奔向花叢,擺好姿勢,露出笑容,等待快門按下的一瞬間;
“歡迎光臨,請問您要來點鮮花餅嗎?”在市場內的潘祥記,店員正熱情地招呼著顧客。據了解,這家云南老字號企業年產鮮花餅近3億枚;
“你看,這個鮮花造型的冰箱貼多有創意,咱買一個吧。”“這條咖啡豆制作的手鏈也很別致,你要試一下嗎?”不僅是鮮花,多個與云南特色產業相關的文創產品亦讓一對情侶愛不釋手;
“家人們,我現在正在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場,這也是咱們國家最大的花卉市場。”一位手持自拍桿的網絡主播擠進人群,將鏡頭對準了一朵朵嬌艷欲滴的玫瑰,一時間,一條條諸如“這些鮮花真美”“今年暑假我想帶孩子去玩”的彈幕飄滿屏幕;
熱鬧勁兒一直持續到午夜12時,在花海中徜徉了一晚上的游客逐漸散去,有的回到酒店休息,為次日的行程養精蓄銳;有的直奔夜市,在云南特色燒烤店中推杯換盞,大快朵頤。王生陶則終于松了口氣,他仔細清點了今晚打包好的15個箱子,等候冷藏貨運車的到來。
“這是我每天最幸福的時刻,不僅有手握訂單的獲得感,也有對明天如新花盛開一般的滿心期待。”說話間,王生陶臉上笑意滿盈。
貿通五洲 全球開花
盡管已是午夜時分,但24小時營業的斗南花卉市場依舊燈火通明,分類、修剪、包裝、檢查、裝車,不少商戶還在為剛接到的外貿訂單緊鑼密鼓地忙碌著。作為云南外貿的一張亮麗名片,這些鮮切花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將出口至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4個月,云南省出口鮮切花3.6億元,同比增長51.4%,出口規模位居全國首位。
“1999年,世界花卉園藝博覽會在昆明召開,為我們的進出口業務,乃至云南的花卉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我們把歐洲的花卉種苗、種子、設施設備引進到中國,同時出口種苗、盆花、鮮切花到世界各地。”作為云南省第一家花卉種球、種苗、種子進口服務專業化代理公司的負責人,云南花宏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飛雪梅不僅見證了云南花卉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也在其中書寫了自己的“花樣人生”。
據飛雪梅介紹,多年來,公司為國內客戶從荷蘭、法國、美國、比利時、德國、以色列、肯尼亞、哥倫比亞、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泰國等國代理進口新穎、優質的種球、種苗、種子。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花卉品種,不但豐富了國內花卉市場,也帶動和引領了全國花卉市場的發展。
“在云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優勢助力下,各家花卉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為云南外貿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飛雪梅表示。
進入新時代,飛雪梅的花卉生意接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公司年進出口貿易額也從十多年前的400萬美元躍升至4000萬美元,在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同時,也正向更多國家和地區擴大出口。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2018年我們從肯尼亞進口了玫瑰種苗。經過對這批種苗的精心培育,我們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玫瑰品種,成活率提升了10%。2023年5月,公司成功打通烏蘭巴托的銷售渠道,這款玫瑰也由此香飄蒙古國。”飛雪梅舉例說。
“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擴大與共建國家的合作。”飛雪梅表示,公司將和東南亞國家的花卉企業攜手,把云南花宏先進的智慧農業農場管理系統技術推廣出去,通過培訓提高當地花卉的質量和產量,實現合作共贏。
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迎來全面生效兩周年。飛雪梅認為,這也是近年來云南鮮花出口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RCEP不僅為鮮花出口降低了關稅,還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對于利潤率較低、對物流速度要求較高的鮮切花產品而言,無疑增加了更多市場競爭力。”
云南鮮花的揚帆出海,同樣離不開各級商務部門的支持。近日,由云南省商務廳主辦、云南省駐阿聯酋(迪拜)商務代表處承辦的“中國云南—阿聯酋迪拜特色商品推介會”在迪拜舉行。推介會上,鮮切花等優質農產品大放異彩,云天化花匠鋪等企業與阿聯酋企業完成現場簽約,為“云花”出海注入了新活力。
“海外市場依然是未來我們堅定的目標。”在多位云南花卉從業者看來,海外市場需求廣闊,潛力十足,疊加穩外貿政策,鮮花出口貿易大有可為。“作為一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我們也將為廣大中小企業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讓云南鮮花盛放在全世界。”飛雪梅說。
電商賦能 一路生花
“此前,鮮花從種植基地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花販、花市或拍市、經紀人(發貨商)、地市級批發商、省級批發商、花店等諸多環節。”昆明花易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永能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環節多、耗時長導致花材損耗嚴重,加上中間商層層加成,致使供銷兩端成本居高不下,買賣雙方合作不穩定,行業內也難以形成品牌,極大影響到鮮切花產業的發展。
面對行業痛點,2016年,電子商務專業出身的趙永能依托多年來在鮮切花傳統對手交易、電子拍賣交易等領域的工作經驗,探索出了一種“在線遠程撮合”的花卉創新交易模式,并打造出全國第一個全品類鮮花信息交易的花卉產業互聯網平臺——花易寶。
“作為一個聚集花農花商的電商交易平臺,花易寶通過加速行業上下游要素聚集,形成花卉行業新質生產力,提高供應鏈效能,助力中國花卉業高質量發展。”趙永能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在“互聯網+電商+花卉”模式的賦能下,花易寶平臺整合全國花卉產業鏈資源,首創“先賣后采”的鮮花交易模式,通過產地直發拉近買賣雙方距離,可讓花卉行業流通成本降低30%、損耗減少50%、流通時間縮短24小時、新鮮度提高30%,從而實現“花農多賣錢,買家少花錢”。
據統計,花易寶自2017年上線以來,平臺鮮花交易量超26億枝、累計交易額25億元,鮮花年交易量增長30%左右。截至目前,花易寶平臺注冊花農、合作社近9000戶,注冊用戶近70萬。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年,花易寶平臺共為消費者提供了8.73億枝鮮花。
如今,花易寶公司形成了以供應鏈電商交易平臺“花易寶”、物流信息平臺“花務通”、專業服務花卉種植基地與溯源的智慧農業系統“數字花田”為主的架構,推動在線遠程交易成為斗南花市除對手交易、拍賣交易等大宗鮮花交易方式外的重要補充。與此同時,從最初的“把云南的鮮花賣出去”,到后來的“買全國、賣全國”,再到現在的“買全球、賣全球”,在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浪潮中,花易寶也逐漸將電商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我們僅用時3個月,便開發出花易寶(國際版)。”趙永能介紹說,花易寶(國際版)通過在多國建設海外物流體系和設立花易寶國家分站,以滿足該國花商在線采購、就近配送的商業模式,將現有的國內供應鏈延伸至海外,從而打造知名的全球花卉在線撮合交易平臺。
“為更好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公司專門組建了跨境電商團隊,每個國家為一個項目小組,小組成員由具備當地語言交流能力的工作人員、在該國從事過相關工作的人員組成。”趙永能表示,期待在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推動下,云南鮮花能夠馳騁全球,一路芬芳。
產業興旺 芝麻開花
“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尤為關注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其中,花卉產業已成為全國多地推動增收致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
從海南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山東菏澤堯舜牡丹產業園,到河南南陽月季博覽園,再到云南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調研時,曾多次考察鄉親們的致富花,并為如何更好推動這一“美麗產業”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總書記對云南花卉產業的重要指示,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王生陶興奮地告訴記者,據他觀察,近期斗南花卉市場的面貌煥然一新,不僅游客和批發商的人數更多,商戶們也更有干勁。
據統計,云南省從事花卉種植、分揀包裝、物流運輸、鮮花電商等行業的直接從業人員達38萬人,間接就業人員超過100萬人。總書記的關懷,無疑令數以百萬計的從業者倍感振奮。
王生陶表示,未來,他將在花卉的研發端投入更多人力與財力。“雖然花卉屬于傳統農業產業,但也同樣需要創新驅動。”王生陶指向手邊的一束弗洛伊德玫瑰花說道:“這款玫瑰花在前幾年剛研發出來時,憑借其獨特的魅力,迅速成為市場的‘頂流’,盡管定價較高,但時常供不應求。這給我很大啟發,今后要在品種創新方面繼續發力,推出更多契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好的享受。”
王生陶的心得也是眾多花卉從業者的一致體會。近年來,云南一手抓國外引進,一手抓自主培育,通過科研院所+企業創新,打造中國花卉新品種研發的創新高地。如今,全球約三分之一的觀賞類花卉種質資源來源于云南,截至2024年年底,云南全省申請新品種1100余個,獲得國家授權800余個,品種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一。
飛雪梅同樣有感于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她看來,在推動“云花”更好服務國內外消費者的同時,也要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2017年,我們在甘肅省渭源縣啟動了‘黃土高坡上的一畝花田’現代鮮切花種植項目。”自項目啟動以來,已有270名女性員工參與了鮮花種植的培訓和生產工作。通過種植花卉,這些留守婦女獲得了持續穩定的收入。此外,公司從農場工人中選拔出10名優秀代表,支持她們創辦家庭農場,旨在為更多留守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新策略。
“今后,我們將持續推動鄉村振興項目穩步進行,為花農們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增收機遇。”飛雪梅堅定地表示。
此外,飛雪梅還表示,品牌建設亦是推動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希望在品牌賦能下,云南鮮花能夠擁有更多附加值,從而更好保護花農們的積極性,推動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云南花香與茶香和咖啡香一同漂洋過海,飄香世界。”
來源:國際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