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榆
初夏的云南麗江,溫暖的陽光透過敞亮的大棚,映照在一壟壟整齊劃一的玫瑰上。作為云南省5家農業創新示范園之一,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建有35萬平方米高標準智能溫室。園區海拔2300米,占地約1100畝,毗鄰麗江機場和火車站,在藍天雪山映襯下,宛如一片絢爛盛開的花之海洋。
據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技術負責人介紹,產業園目前年產值約為1億元,種植了48種玫瑰鮮切花和18種彩色馬蹄蓮,年產量分別為3956萬枝和90萬枝,從業人員數量約4400人。產業園集成智能溫室大棚、水肥一體化、無土綠色栽培、全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及預冷儲藏等先進技術,通過全自動環境控制系統對生產環節實施全程控制,生產周期精確到天,實現了生產管理自動化、智能化。
目前,園區量產的彩色馬蹄蓮鮮切花有白、黃、粉、紫、橙等18個色系品種,作為全國規模較大的溫室馬蹄蓮種植基地,年產量約90萬枝,畝產值達50萬元。種植的48個玫瑰品種,年產量3956萬枝。近年來,麗江鮮切花依托麗江機場,花兒“乘著”飛機,“綻放”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憑借優良品質在海外市場走俏,出口率超四成,遠銷日本、越南、俄羅斯等國家。
自2020年8月投產以來,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鮮花銷售總量突破1億枝。產業發展不僅讓“麗花”香飄海外,還成為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花卉產業的落地推動了連農帶農工作,通過土地流轉,當地農戶有了租金收入,已支付第一個10年租金1333萬元,受益群眾142戶528人。社區成立勞務輸出公司,為園區輸出人才資源,通過園區建設、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就近就業300人,人均月收入達3500元,實現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同時花卉產業輻射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貴峰社區大力發展食用玫瑰、菊花種植,種植食用玫瑰370畝、貢菊600畝,村民累計分紅150萬元。數據顯示,園區所在的開南街道貴峰社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不足1萬元增至2024年的近3萬元;村集體收入從2019年的3.8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36.4萬元。
在麗江,花卉經濟正從古城區向周邊縣域延伸。其他縣域因地制宜發展花卉產業,以花為媒、以美為鏈,深挖花卉在觀賞、加工、文旅等價值,推動“美麗資源”轉化為富民增收的“金色產業”,實現“顏值”與“產值”雙提升。當地依托花卉園區2號溫室,通過場景打造、設施投入、業態布局、人員引流、宣發推廣等措施,推出花園探秘、花市淘寶、花食體驗、花藝工坊等旅游項目,通過與旅行社、客棧、客運單位合作,不斷加強花卉觀光游宣傳。2024年8月至今接待游客2.5萬人次,單一團隊游客數量突破500人。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對外合作,打造玫瑰系列產品體驗中心不斷延伸玫瑰精油、香料香薰、鮮花食品等產品加工鏈條,現有玫瑰伴手禮24類126個單品。實施郁金香、大麗花花海項目建設,依托國慶節、勞動節、520等節日舉辦活動,持續推進宣傳推廣、人員引流。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