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科學黑洞,今天我們要聊一個有趣的話題: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之久,為何沒能進化成高等智慧生命?
說到遠古生物,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即使三五歲的孩童都能清晰說出自己喜歡的幾種恐龍。科學家最開始發現恐龍化石的時候,感覺到非常不可思議,但又無法完全幻想出它們的模樣,最終命名為恐龍,說白了指的就是“恐怖的蜥蜴”。
其實恐龍是一大類生物,包括很多不同的物種,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指鳥臀目以及蜥臀目下的成員。這類生物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算是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之后的佼佼者,占據了有力的資源,快速發展崛起。
直到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表面,才導致恐龍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當然也有些幸存者發展到今天,也就是鳥類!
從恐龍發展崛起到成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主角,這期間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之久,這個時間跨度是非常之久的。
對比一下人類這個物種的發展崛起之路,你一定會發出一種感慨:恐龍這個呆頭呆腦的家伙,這1.6億年的時光了到底都干了一點啥?
從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其實是給了哺乳動物發展崛起的時機,首先是生存空間有了很大的提升,生存壓力上也減少很多,畢竟很多天敵都不見了,再有就是生存資源絕對充足。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哺乳動物進入了進化的快車道,很快就遍布了世界上的各個角落。
就是海洋生態系統中也首次迎來了哺乳動物,在那之后一切都變得不同了!哺乳動物抓住了機遇崛起,其實也給人類智慧文明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人類文明的崛起之路可謂是在轉瞬之間就完成了,只用了數百萬年的光陰,這個時候就有人發出疑問了,恐龍在地球上發展繁衍1.6億年之久,到滅絕的時候還是呆頭呆腦,為何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
其實很多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智慧文明才是生物進化的方向或者說是終點,從最開始的簡單單細胞生命,到最后的星際文明,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算是徹底終結了生物來源于神的說法,但地球生物的發展進化之路核心驅動力是基因突變,這種基因上的變化是沒有方向并且也是不受限的。
基因突變的存在,給地球生物的發展進化提供了無限可能性,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其實說白了最核心的就是兩個字“適應”!
從幾十億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最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一路升級打怪變成了今天地球生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智慧文明并非是終點!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講,人類智慧文明的出現才算是極特殊的情況。
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繁衍,尋找食物填飽肚子就是最原始的驅動力。拿恐龍來說,肉食性恐龍的尖牙利爪就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本領,可以幫助它們填飽肚子,因此并不需要聰明的大腦殼。各種生物其實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技能,只不過人類靠的是聰明的大腦殼,其它物種靠的是尖牙利爪、靠的是偽裝,甚至于靠的是種群個體的數量,大家都有自己的生存小技巧,并沒有優劣之分!
因此說問題也就變得很簡單了,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并非是攀登,誰先登頂誰發展出智慧文明誰就成功了,一切都是在適應者地球生存環境,或者說是被環境所選擇,可以適應下來的自然就是最優解!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