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于波用260萬買下雍和宮旁邊的兩座四合院,幾年后,朋友對他說:“我出6個億,買你一個院。”于波笑著搖了搖頭:“不賣,我對錢沒有興趣。”
“你看看我這房子,一磚一瓦都快被我翻新過一遍了,都是我的心血呀,不舍得。”
于波當即便婉拒了這提議,完全沒有想過,六個億他要拍多少年的戲才能賺到,即使是在他拍完《水月洞天》之后的事業黃金期,他這個數字他都不敢肖想。
但這時候的于波,已經開始向往“我心歸處是故鄉”的生活了,他不在乎自己能掙多少錢,只要能慢悠悠的過日子就好。
于波是東北人,小時候,他就不同于其他人,別人都在外面光膀子賽跑,他卻愛上了養鴿子的恬淡生活。
相較于外面動如脫兔的孩子們,他似乎從小就有能沉下心來享受生活的特質。
看著這些雛鳥漸漸羽翼豐滿,他就好像在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一件又一件靈動的藝術品,可能他的性格如此,所以在之后才會選擇自己改造四合院吧。
等他長大之后,無比幸運的遇上了一些音樂人,不僅學習到了技能,還收獲了人生的一條明路,那便是報考北電。
他不僅考上了,還靠著人生的第一部主角戲大火,這部戲便是《蕭十一郎》,有了這樣的起點,他的男主戲越來越多,觀眾緣越來越好。
這么看來,他的人生還真是一帆風順,可事實證明,幸運女神不會一直眷顧一個人。
2004年,他不僅迎來了自己事業的花期,還買下了魂牽夢縈的四合院。
這座坐落于雍和宮旁邊的“老破小”被他當做寶一樣的收入囊中,并悉心打理。
那時候,其實很多朋友還是不理解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投資房地產的收益很高,但是,他身邊的朋友還是傾向于別的地方。
那會兒他花了260萬,這錢很多人都拿不出來,而他當時買下的四合院實在破舊不堪,后續的投資不會在少數,周圍人才覺得不劃算。
但他站在布滿石粒的破舊院落中,聞著空氣中似有若無的檀香,聽著不遠處音樂傳來的誦經聲,他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最正確的。
于是,他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改造房子,外面事業鼎盛,家里他也干的紅火,大張旗鼓的將這些老舊脫落的灰磚清理過后,又開始倒騰起房梁家具了。
別看那段時間他的片酬不斷,可他花錢更是像流水一樣,跑幾次潘家園,他的片酬就全換成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沉甸甸的家具和擺件。
掙得不如花得快,中間他朋友來到他家中,看著這院子越來像回事,也開始動心了,想要花高價向他買。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他也舍不得,之后,他仍然致力于改造房子,但他的動作卻越來越吃力了,因為,他事業的花期已經過了,他開始慢慢演配角,而且是掀不起浪花的那種。
這跟他公司也有很大的關系,慢慢大眾根本就想不起來這人的存在了。
可他不在意,因為他從牙縫中省出來的錢已經將房子改造完畢了,庭院豁達敞亮,游廊將院子隔成幾個部分,每一個分開的院落都別有一番風味。
院子中隨處可見的綠植在,在紅色的門框映照下顯得格外大氣明艷,屋門上高高懸起的大紅燈籠也頗有古樸的生活氣息。
即使他的事業受阻,但閑來無事的時候,他就愛待在家里逗貓,澆花,打理院落。
別說如今這二環內的四合院已經賣到了什么樣的天價,就說這里面的一磚一瓦,都是他的心血,這房子對他來說就是無價的,誰來都買不走。
他打算在這房子里養老,細數時間的流動,躺在院中曬太陽的日子,想想就幸福。
信息來源:于波:我做過最正確的事,就是當年花光260萬積蓄買下兩座四合院——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