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近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特朗普表示:“我當然愿意”。他補充道,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特朗普(資料圖)
雖然中美日內瓦會議聯合聲明已經生效,但美國顯然不甘心就此對華讓步,還在尋求進行第二波交鋒。美國施壓全球其他國家,聲稱如果使用了中企華為的AI芯片,就是違反了出口管制,這會帶來“嚴重后果”。不過,美國現在對全球施壓,效果已經不如以往,甚至自己的“核心盟友”也不聽從“指令”了。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就公開表示,現在美國挑起了全球經濟戰,還想讓澳大利亞站在美國這邊,對中國展開圍堵,但這是“異想天開”。
但是此時中國也有自己的方式進行反制。美國財政部發布了一項數據,稱截止3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又減持了189億美元,目前總持有量為7654億美元。也正是因此,中國直接讓出了美國第二大債主的地位,美債總持有量為7793的英國頂上,日本依舊是美債的最大持有國,并且還在持續增持。很明顯,不管是日本還是英國,這都是為了討美國的歡心。但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增持美債無異于吃“慢性毒藥”。對此咱們看的很清楚,在拋售美債的同時還在增持黃金。
特朗普(資料圖)
長期以來,中國都是美債的重要持有國,曾一度排名全球第一。自從2019年被日本超越之后,近年來中國在逐步減持美債,整體趨勢非常明顯,不過,這一次是自2023年2月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月長期美債拋售,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投資行為。事實上,其原因也不難理解,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風險規避。換句話說,就是該收的收,該放的放,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畢竟,中方清楚,美國當前的財政狀況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反而是美國自己。一方面,美國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印鈔和債務無處不在,而美國的實際債務已經突破36萬億美元,在過去20年里,歷屆美國政府都對飆升的美債毫無辦法,都是拖到最后時刻簽署提升債務上限的法案了事,這也為現在的美債暴雷埋下伏筆。畢竟當年的美國的確強大,但時代是會變的,現在美國持有債務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比美國全年軍費還多,而美國政府的財政嚴重赤字,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特朗普(資料圖)
回到特朗普想要訪華這個話題上,中美日內瓦會談后,雙方關稅有所調整,特朗普的態度也逐漸軟化,從渴望等待中方的電話,到如今釋放愿意主動來北京一趟的信號,可以看出,他放棄了高高在上的姿態,那他想和中方談什么呢?在關稅方面,特朗普大概還是再在進一步和中方面談的,最主要的當是中國對美的稀土管制,美方一直希望我們能取消對美的稀土管制措施,不過,中方的這道紅線始終不變。
特朗普屢屢對華加征關稅,最終目的無非就是逼迫我國主動找美國談判,如此一來美方就能在談判期間對我國施壓讓我國退讓。特朗普對我國征稅之后,他就一直在苦等我國的電話,但我國并未讓他如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