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的電話,中方還是接了,可這一次,特朗普又做出了一個重大選擇,那就是放棄和中方見面的機會。要知道在此前,特朗普還多次釋放了,想來中國訪問的信號,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中美高層的一通電話,讓國際社會嗅到了一絲緩和的氣息。5月2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蘭多通電話,雖然雙方公布的內容都很簡短,但這標志著雙方一致認為,保持溝通至關重要。
這次通話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細節。首先,這是近期中美一系列互動的最新動作。在此之前,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也開始了工作,兩國金融、商務等領域的交流逐漸增多。其次,通話后雙方都提到要保持溝通渠道暢通,這說明盡管存在分歧,但誰都不想徹底"斷聯"。
不過,事情的發展總是充滿戲劇性。就在外界猜測這可能是兩國關系回暖的信號時,美方突然宣布特朗普將缺席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理由是南非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讓美國不滿。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中美高層失去了一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其實這反映了當前中美關系的復雜性。打個比方,這就像兩個鄰居,雖然經常吵架,但都知道不能徹底撕破臉,所以偶爾還會打個招呼。可要坐下來好好吃頓飯,又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可能有3個原因:一是國內政治需要,特別是明年的中期選舉,這對特朗普來說,對華強硬是爭取選票的"常規操作";二是談判策略,想通過這種"忽冷忽熱"的方式,爭取到更多的籌碼;三是對南非等國的立場,確實存在嚴重分歧。
對中國來說,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是明智之舉。這就好比下棋,保持對話就等于保持棋盤不被打翻,才有繼續對弈的可能。近期中國在科技、金融等領域的開放舉措,也顯示出愿意與美西方國家,保持經貿往來的誠意。
當前中美關系就像一輛行駛在崎嶇山路上的汽車:發動機還在運轉(經貿往來),但剎車系統時不時會被踩一下(科技限制);方向盤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政策搖擺)。這種情況下,老司機都知道要控制好車速,既不能太快導致失控,也不能太慢影響行程。
其實國際社會,對中美關系的期待很明確:兩個經濟大國最好能找到相處之道。畢竟全球貿易、氣候變化、地區安全等重大問題,都需要中美這兩個"大塊頭"的合作。這就像小區里兩個大戶人家,他們關系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小區的氛圍。
展望未來,中美關系可能會繼續這種"進兩步、退一步"的節奏。可能短期內很難期待重大突破,但完全脫軌的可能性也不大。說到底,大國的相處之道在于找到平衡點。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保持對話,永遠比互相喊話更有建設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