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時間里,因為特朗普和普京的互動,讓外界一度以為,烏克蘭局勢最終會走向美俄共同瓜分的結局。然而,從最近特朗普情緒失控,并在社交媒體不顧外交禮節,點著普京的名字罵街,烏克蘭問題似乎又有些不太一樣了。這事背后的水很深,大家可能都猜錯了一件事。
從事件表面來看,特朗普似乎是在為俄烏和談徹底破裂、導致自己的戰略受損,進而導致的情緒失控。一方面,特朗普曾高調宣布將“終結俄烏沖突”,甚至聲稱與普京達成“和平協議框架”。然而,俄方在談判中步步緊逼,澤連斯基也陽奉陰違,俄烏談判始終無法有效推進。另一方面,是即便在和談期間,俄烏雙方依舊沒有放棄軍事行動,相互展開“無人機大戰”。這樣的現狀,直接摧毀了特朗普引以為傲的“交易藝術”,將自己外交努力的徹底失敗,公開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所以罵普京“瘋了”,又罵澤連斯基“每句話都在搗亂”。
但在這其中,如果將俄烏沖突幕后真正的攫取利益者,軍工集團,加入分析。那么,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反復,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美國內部集團爭奪利益。此前,特朗普抱怨過,說那幫“深層政府”,利用俄烏沖突發財,賺得盆滿缽滿。而沖突的繼續,代表著3件事情。
第一“深層政府”又有錢賺了,內部一些一度動搖的人士,又重新堅定站在特朗普對立面;第二,給民眾的“調停俄烏沖突”承諾無法達成,直接沖擊選民支持度;第三,沖突的繼續,開始波及到了美國、乃至特朗普一系勢力集團在烏克蘭的利益。比如黑海糧食走廊中斷導致美國農業出口受阻,特朗普家族企業參與的基輔地產項目也因戰火“擱淺”。前者沖擊了特朗普選民的基本盤,后者沖擊了特朗普政壇盟友和家族利益。換而言之,沖突的繼續,很可能讓特朗普失去大量的擁護者和支持者。那么在接下來的美國內斗里,特朗普恐怕會“死得很難看”。一前一后,特朗普就情緒失控了。
當然了,就像我們過去說的,“調解失敗”的本質,其實是美國單極霸權衰落的縮影。當“美國優先”遭遇“俄羅斯反擊”與“歐洲覺醒”,華盛頓既無力調和矛盾,也無法承擔沖突代價。
說完了這些,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個話題。大家可能都猜錯了一件事情。當時外界猜測,烏克蘭會低頭讓步,是因為美國不跟了,而歐洲耗不動。可從現在的事態發展來看,歐洲恐怕是還想“擠一擠海綿”,繼續和俄羅斯打下去。那么,這個因素的改變,事情的未來發展可就不一樣了。當前,俄烏沖突已從陸地戰向能源戰、金融戰蔓延。那么未來,俄烏沖突恐怕真的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乃至是“三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